名人轶事

卢照邻

朝代:(唐)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更 多

轶事典故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获得赏识,获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风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痳疯病),因此不得不退职。

  孙思邈曾悉心为卢照邻调治风疾,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雨霜,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虽然他还试图做门客,但后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他买了几十亩地来养老,但终因疾病的痛苦,决定与亲属道别,投颍水自杀。由于卢照邻投江自尽的同一年,他的师父孙思邈逝世,于是也有人认为,卢照邻是为了追随他的师傅而去的。


生平

  卢照邻,唐初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约635-约689年,一说约636-695年后”;《唐诗大辞典.修订本》称:“634-686年,一说635-689年”;《唐诗汇评》则记:“约630-约680年后”。都各有说法。

  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

  654年(唐高宗永徽五年),为邓王李裕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甚受器重,李裕曾经对别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即是将卢照邻视为西汉文学大家司马相如看待。李元裕是唐高宗李渊的第十七子,是当时皇帝李治的叔父,藏书甚丰,卢照邻利用工作之便(注:唐初典签掌书册簿疏,类似于文书工作),得以博览群书,获益不少。

  663年(唐高宗龙朔末)初,卢照邻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另一说,卢照邻任益州新都渭时间为668年(唐高宗乾封三年)。

  669年(唐总章二年)底,卢照邻二考秩满去官。

  卢照邻离开蜀地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因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入山时间一说是674年(上元元年)秋冬,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又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卢照邻最后自投颍水而死。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有卢照邻墓位,尚存高大的墓冢。


主要作品

  卢照邻的文学作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后者最为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展开内容】
  • 陇坂高无极,征人一望乡。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 马系千年树,旌悬九月霜。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
  • 倡楼启曙扉,园柳正依依。鸟鸣知岁隔,条变识春归。 露叶疑啼脸,风花乱舞衣。攀折聊将寄,军中书信稀。
  • 刘生气不平,抱剑欲专征。报恩为豪侠,死难在横行。 翠羽装剑鞘,黄金饰马缨。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
  • 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汉宫草应绿,胡庭沙正飞。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 公业负奇志,交结尽才雄。|良田四百顷,所食常不充。|一为侍御史,慷慨说何公。|何公何为败,吾谋适不同。|仲颕恣残忍,废兴良在躬。|死人如乱麻,天子如转蓬。|干戈及黄屋,荆棘生紫宫。|郑生运其谋,将以清国戎。|时来命不遂,脱身归山东。|凛凛千载下,穆然怀春风。
  • 昔有平陵男,姓朱名阿游。|直发上冲冠,壮气横三秋。|愿得斩马劒,先断佞臣头。|天子玉槛折,将军丹血流。|捐生不肯拜,视死其若休。|归来教乡里,童蒙远相求。|弟子数百人,散在十二州。|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名与日月悬,义与天壤俦。|何必疲执戟,区区在封侯。|伟哉旷达士,知命固不忧。
  • 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髡钳为台隶,灌园变姓名。 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汉祖广招纳,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轻。廷议斩樊哙,群公寂无声。 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丈夫当如此,唯唯何足荣。 大汉昔云季,小人道遂振。玉帛委奄尹,斧锧婴缙绅。 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真。雍容谢朝廷,谈笑奖人伦。 在晦不绝俗,处乱不为亲。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 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 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 公业负奇志,交结尽才雄。良田四百顷,所食常不充。 一为侍御史,慷慨说何公。何公何为败,吾谋适不同。 仲颖恣残忍,废兴良在躬。死人如乱麻,天子如转蓬。 干戈及黄屋,荆棘生紫宫。郑生运其谋,将以清国戎。 时来命不遂,脱身归山东。凛凛千载下,穆然怀清风。 昔有平陵男,姓朱名阿游。直发上冲冠,壮气横三秋。 愿得斩马剑,先断佞臣头。天子玉槛折,将军丹血流。 捐生不肯拜,视死其若休。归来教乡里,童蒙远相求。 弟子数百人,散在十二州。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 名与日月悬,义与天壤俦。何必疲执戟,区区在封侯。 伟哉旷达士,知命固不忧。
  • 大汉昔云季,小人道遂振。|玉帛委奄尹,斧锧婴缙绅。|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真。|雍容谢朝廷,谈笑奖人伦。|在晦不绝俗,处乱不为亲。|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
  • 岁将暮兮欢不再,时已晚兮忧来多。东郊绝此麒麟笔, 西山秘此凤凰柯。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 岁去忧来兮东流水,地久天长兮人共死。 明镜羞窥兮向十年,骏马停驱兮几千里。 麟兮凤兮,自古吞恨无已。 茨山有薇兮颍水有漪,夷为柏兮秋有实。 叔为柳兮春向飞。倏尔而笑,泛沧浪兮不归。
  • 岁去忧来兮东流水,地久天长兮人共死。|明镜羞窥兮向十年,骏马停驱兮几千里。|麟兮凤兮,自古吞恨无已。
影相集珍
  • 飞天神马金带
  • 上古雕纹玉环
  • 精美青花瓷珍品
  • 青铜飞天神兽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