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卢照邻

朝代:(唐)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更 多

轶事典故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获得赏识,获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风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痳疯病),因此不得不退职。

  孙思邈曾悉心为卢照邻调治风疾,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雨霜,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虽然他还试图做门客,但后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他买了几十亩地来养老,但终因疾病的痛苦,决定与亲属道别,投颍水自杀。由于卢照邻投江自尽的同一年,他的师父孙思邈逝世,于是也有人认为,卢照邻是为了追随他的师傅而去的。


生平

  卢照邻,唐初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约635-约689年,一说约636-695年后”;《唐诗大辞典.修订本》称:“634-686年,一说635-689年”;《唐诗汇评》则记:“约630-约680年后”。都各有说法。

  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

  654年(唐高宗永徽五年),为邓王李裕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甚受器重,李裕曾经对别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即是将卢照邻视为西汉文学大家司马相如看待。李元裕是唐高宗李渊的第十七子,是当时皇帝李治的叔父,藏书甚丰,卢照邻利用工作之便(注:唐初典签掌书册簿疏,类似于文书工作),得以博览群书,获益不少。

  663年(唐高宗龙朔末)初,卢照邻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另一说,卢照邻任益州新都渭时间为668年(唐高宗乾封三年)。

  669年(唐总章二年)底,卢照邻二考秩满去官。

  卢照邻离开蜀地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因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入山时间一说是674年(上元元年)秋冬,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又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卢照邻最后自投颍水而死。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有卢照邻墓位,尚存高大的墓冢。


主要作品

  卢照邻的文学作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后者最为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展开内容】
  • 风烟彭泽里,山水仲长园。由来弃铜墨,本自重琴尊。 高情邈不嗣,雅道今复存。有美光时彦,养德坐山樊。 门开芳杜径,室距桃花源。公子黄金勒,仙人紫气轩。 长怀去城市,高咏狎兰荪。连沙飞白鹭,孤屿啸玄猿。 日影岩前落,云花江上翻。兴阑车马散,林塘夕鸟喧。
  • 提琴一万里,负书三十年。晨攀偃蹇树,暮宿清泠泉。 翔禽鸣我侧,旅兽过我前。无人且无事,独酌还独眠。 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形骸寄文墨,意气托神仙。 我有壶中要,题为物外篇。将以贻好道,道远莫致旃。 相思劳日夜,相望阻风烟。坐惜春华晚,徒令客思悬。 水去东南地,气凝西北天。关山悲蜀道,花鸟忆秦川。 天子何时问,公卿本亦怜。自哀还自乐,归薮复归田。 海屋银为栋,云车电作鞭。倘遇鸾将鹤,谁论貂与蝉。 莱洲频度浅,桃实几成圆。寄言飞凫舄,岁晏同联翩。
  • 明明天子兮圣德扬,穆穆皇后兮阴化康。 登若木兮坐明堂,池濛汜兮家扶桑。 武化偃兮文化昌,礼乐昭兮股肱良。 君臣已定兮君永无疆,颜子更生兮徒皇皇。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餐白玉兮饮琼芳,心思荃兮路阻长。
  •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 三秋北地雪皑皑,万里南翔渡海来。欲随石燕沉湘水, 试逐铜乌绕帝台。帝台银阙距金塘,中间鹓鹭已成行。 先过上苑传书信,暂下中州戏稻粱。虞人负缴来相及, 齐客虚弓忽见伤。毛翎频顿飞无力,羽翮摧颓君不识。 唯有庄周解爱鸣,复道郊哥重奇色。惆怅惊思悲未已, 裴回自怜中罔极。传闻有鸟集朝阳,讵胜仙凫迩帝乡。 云间海上应鸣舞,远得鹍弦犹独抚。金龟全写中牟印, 玉鹄当变莱芜釜。愿君弄影凤凰池,时忆笼中摧折羽。
  • 刘生气不平,抱剑欲专征。报恩为豪侠,死难在横行。 翠羽装刀鞘,黄金饰马铃。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
  • 丁年游蜀道,班鬓向长安。徒费周王粟,空弹汉吏冠。 马蹄穿欲尽,貂裘敝转寒。层冰横九折,积石凌七盘。 重溪既下漱,峻峰亦上干。陇头闻戍鼓,岭外咽飞湍。 瑟瑟松风急,苍苍山月团。传语后来者,斯路诚独难。
  •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玉剑浮云骑,金鞍明月弓。 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 不受千金爵,谁论万里功。将军下天上,虏骑入云中。 烽火夜似月,兵气晓成虹。横行徇知己,负羽远从戎。 龙旌昏朔雾,鸟阵卷寒风。追奔瀚海咽,战罢阴山空。 归来谢天子,何如马上翁。
  •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娼家不来折。娼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黄莺一一向花娇,青鸟双双将子戏。千尺长条百尺枝,月桂星榆相蔽亏。珊瑚叶上鸳鸯鸟,凤皇巢里雏鹓儿。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任风吹。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尽哀怜。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不见朱唇将白貌,唯闻素棘与黄泉。金貂有时换美酒,玉麈但摇莫计钱。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处。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
  • 若有人兮山之曲,驾青虬兮乘白鹿,往从之游愿心足。 披涧户,访岩轩,石濑潺湲横石径,松萝幂zx掩松门。 下空濛而无鸟,上巉岩而有猿。怀飞阁,度飞梁。 休余马于幽谷,挂余冠于夕阳。曲复曲兮烟庄邃, 行复行兮天路长。修途杳其未半,飞雨忽以茫茫。 山坱轧,磴连褰。攀旧壁而无据,溯泥溪而不前。 向无情之白日,窃有恨于皇天。回行遵故道, 通川遍流潦。回首望群峰,白云正溶溶。 珠为阙兮玉为楼,青云盖兮紫霜裘。 天长地久时相忆,千龄万代一来游。

5 6 7 8 9 10 11

影相集珍
  • 精品猴面古玉饰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青铜飞天神兽
  • 明清雕字古玉
  • 精美青花瓷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