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浑
生平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晚年归润州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之讽。文学评价
从总体上说,许浑缺乏对现实的自觉关注与刚健高朗的性格,追寻旷逸闲适、逃避社会的思想在他诗中显得更特出。所以,尽管他也写过不少咏史诗,如“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鹜占浅莎”(《姑苏怀古》),“行殿有基荒荠合,陵园无主野棠开”(《凌歊台》)之类,但他在叹息的同时并没有批判意味,而是情绪更偏于消沉,一味哀叹岁华变迁,给人以灰暗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他更大量地写的是消极恬退的闲适诗。
从艺术角度来看,正因为他反复咏叹个人境遇和描写闲适的生活,诗的内容很单调,虽然技巧娴熟,意境却容易重复。像“扣舷滩鸟没,移棹草虫鸣”(《送同年崔先辈》),“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忆长洲》),这种以鸟禽虫鱼来点缀的句子单独地看还不错,写多了就成了俗套,后人所谓“许浑千首湿”(《苕溪渔隐丛话》引《桐江诗话》)的说法,就是对他总是重复地用“水”、“雨”之类景物构成诗境的讽刺。
诗作特色
许浑以登临怀古见长。名篇如《咸阳城东楼》、《金陵怀古》、《故洛城》、《途中寒食》、《凌□台》,追抚山河陈迹,俯仰古今兴废,颇有苍凉悲慨之致。但往往限于伤今吊古,别无深意,读多难免有落套之感。其宦游、寄酬、伤逝诸作,亦时有佳句,如“马上折残江北柳,舟中开尽岭南花”(《暮宿东溪》),“两岩花落夜风急,一径草荒春雨多”(《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都能在写景中托寓情思,婉丽可讽。而意境浅狭,气格卑弱,是其通病。另外,许浑是《清明》一诗的作者,由于南唐编《千家诗》时出错,导致《清明》一诗的作者至今仍误传为杜牧,在此改正。
其诗现存 500首左右,无一首古体。近体以五、七言律诗居多,圆稳工整,属对精切,致有“声律之熟,无如浑者”(田雯《古欢堂集·杂著》)的赞语。 但也有人批评他“专对偶”、“工有余而味不足”(方回《瀛奎律髓》)。一般说来,他的警句常出现在第二联,如“溪云初起日沉阁(一作“谷”),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故洛城》),而到后半篇往往流于平沓,各首间句意也时见复出。他喜欢将律句三字尾的声调改为“仄平仄”对“平仄平”,以显示拗峭变化,为后人所仿效,称作“丁卯句法”。
《丁卯集》2卷,有明汲古阁刻本及《四部丛刊》影印的影宋写本。涵芬楼影印宋蜀刻本,题名《许用晦文集》,多拾遗2卷。《唐诗百名家全集》本所收,则于正集2卷外,有续集1卷,续补1卷、集外遗诗1卷,较为完备。《全唐诗》析为11卷,有相当数量诗篇与杜牧及他人诗作重见互出。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
高揭鸡竿辟帝阍,祥风微暖瑞云屯。千官共削奸臣迹, 万国初衔圣主恩。宫殿雪华齐紫阁,关河春色到青门。 华夷一轨人方泰,莫学论兵误至尊。
-
心慕知音命自拘,画堂闻欲试吹竽。茂陵罢酒惭中圣, 漳浦题诗怯大巫。鬐鬣几年伤在藻,羽毛终日羡栖梧。 还愁旅棹空归去,枫叶荷花钓五湖。
-
白笔南征变二毛,越山愁瘴海惊涛。才归龙尾含鸡舌, 更立螭头运兔毫。阊阖欲开宫漏尽,冕旒初坐御香高。 吴中旧侣君先贵,曾忆王祥与佩刀。
-
待月西楼卷翠罗,玉杯瑶瑟近星河。帘前碧树穷秋密, 窗外青山薄暮多。鸲鹆未知狂客醉,鹧鸪先让美人歌。 使君莫惜通宵饮,刀笔初从马伏波。
-
曾醉笙歌日正迟,醉中相送易前期。橘花满地人亡后, 菰叶连天雁过时。琴倚旧窗尘漠漠,剑埋新冢草离离。 河桥酒熟平生事,更向东流奠一厄。
-
碧树苍苍茂苑东,佳期迢递路何穷。一声山鸟曙云外, 万点水萤秋草中。门掩竹斋微有月,棹移兰渚淡无风。 欲知此路堪惆怅,菱叶蓼花连故宫。
-
待月东林月正圆,广庭无树草无烟。中秋云尽出沧海, 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莫辞达曙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
-
西风渺渺月连天,同醉兰舟未十年。鵩鸟赋成人已没, 嘉鱼诗在世空传。荣枯尽寄浮云外,哀乐犹惊逝水前。 日暮长堤更回首,一声邻笛旧山川。
-
一官唯买昼公堂,但得身闲日自长。琴曲少声重勘谱, 药丸多忌更寻方。溪浮箬叶添醅绿,泉绕松根助茗香。 明日鳜鱼何处钓,门前春水似沧浪。
-
小隐西亭为客开,翠萝深处遍苍苔。林间扫石安棋局, 岩下分泉递酒杯。兰叶露光秋月上,芦花风起夜潮来。 云山绕屋犹嫌浅,欲棹渔舟近钓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