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赵嘏

朝代:(唐)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更 多

轶闻故事

  江苏山阳人赵嘏,字承祐,他在武宗会昌二年(842年)考取进士。①事实上,他的诗名早就满天下了;许多王公大臣也时常邀请赵嘏到他们府衙里作客,以表示对他的尊敬和推崇,但只是他所担任的官职却一直很低。

  那年秋天,心中不无懊恼的赵嘏在登览了京城长安后,写了一首七律,其中有“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被大诗人杜牧看到,②杜当即大为欣赏,并称赵嘏为“赵倚楼”。要知道,这可是一个极高的评价呵!

  后来赵的诗名越发响了,就连身居皇宫中的宣宗也都知道他。一次退朝后,宣宗便问宰相:“诗人赵嘏现在担任了好官吗?爱卿可把他的诗作拿来我看。”本身也是诗人的宣宗把赵嘏的诗集一打开,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那首《题秦诗》,其中有句子云:

  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

  自身同时也算是政治家的宣宗当即便愣住了,他很不高兴诗人赵嘏对时局作出这样的解释和拥有如此的看法,尽管那都已属于陈年老帐了;因此,赵诗人升官愿望也就泡汤了。

  这无疑是悲哀的;但更为悲哀的,赵诗人的家事居然也陷入了令人惆怅不已的境地呢。

  早些时候,曾经把家安顿在浙西的赵嘏,为了只身西上京城求取功名,便跟他的爱妾商量好,让她在家奉养他母亲;待功名一旦有了眉目,他便来接取她和母亲到长安去。

  只是许多事情往往难以预料。中元节那天,鹤林寺里人山人海,远近的善男信女都来进香,以希企自身的愿望能够实现;而赵嘏家里那容貌美丽异常的爱妾也来随喜这场法会。

  正当大家虔诚叩拜神佛之际,一位大官骑着高头大马从远处过来,一时间,众人走避不及。这大官一进来,一眼便瞥见了夹杂在众人堆里的赵嘏爱妾,随即吩咐手下兵士把她强行拉走。方丈见对方是权势极大的浙帅,竟也不敢去多嘴了。而众人更因不知就里,刹那间便都傻愣在了那里,呆立着不敢吱声。

  到了第二年,业已考取进士的赵嘏在获悉这不幸消息后,自忖他还难以跟这浙帅的威权较量,就只有自怨自艾的份儿了。面对眼前这越发黑暗下来的天色,他一边含泪喝着苦涩的烈酒,一边低声吟道:

  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云。

  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蛾属使君。③

  由于该诗关系到赵诗人这么一个令人凄惨欲绝的身世,它很快便传开了。而此时,浙帅也听到了该诗,觉得自己也真是太过分了,遂派人把她送还给寓居在长安城里的赵嘏,并捎寄一封书信以表自己那深切的歉意。赵嘏当时正好有事要到关外去,在途经横水驿之际,骑在马上的他凑巧跟这爱妾邂逅了;夫妻两人便抱头痛哭起来。然而谁能料到,这整整哭了一夜的赵嘏爱妾,第二天天一亮,她竟香魂渺渺,玉魄悠悠,再也没能醒过来了。遭此骤然变故,赵嘏当即悲痛欲绝,并把她埋葬在横水北面容易被太阳照射到的高旷之地。

  但赵嘏对爱妾的思念却越发深沉了,白天里他便觉得她那美丽的身影不时在眼前晃动。不久,尚处在盛年的赵嘏终因悲痛过度而去世。这可真是一桩令人为之悲哀不已的情事啊!

  按:① 此据《北梦琐言》卷七及《唐诗纪事》卷五十六;而《郡斋读书志》及《唐诗三百首续选》等则以为会昌四年中进士。至于《唐才子传》则前后龃龉,在赵本传称二年,而在《马戴传》则又称四年。② 此七律诗题作《长安秋望》,《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续选》同之;而《全唐诗》则作《长安晚秋》,一作《长安秋夕》。几,一作“数”。诗中另有异字不再出校。③ 关于沙吒利之事,具见拙著《唐诗故事余录·章台柳下感情深》,兹不赘。

【展开内容】
  • 天上高高月桂丛,分明三十一枝风。满怀春色向人动, 遮路乱花迎马红。鹤驭回飘云雨外,兰亭不在管弦中。 居然自是前贤事,何必青楼倚翠空。
  • 晚树疎蝉起别愁,远人回首忆沧洲。|江连故国无穷恨,日带残云一片秋。|久客转谙时态薄,多情只共酒淹留。|到头生长烟霞者,须向烟霞老始休。
  • 炀帝都城春水边,笙歌夜上木兰船。三千宫女自涂地, 十万人家如洞天。焰焰花枝官舍晚,重重云影寺墙连。 少年作尉须矜慎,莫向楼前坠马鞭。
  • 妙尽戎机佐上台,少年清苦自霜台。|马嘶深竹闲宜贵,花拂朱衣美称才。|早入半缘分务重,晚吟多是看山回。|名高渐少翻飞伴,几度烟霄独去来。
  • 路遶秋塘首独搔,背群燕雁正呼号。|故关何处重相失,碧落有云终自高。|旅宿去缄他日恨,单飞谁见此生劳。|行衣湿尽千山雪,肠断金笼好羽毛。
  • 得路逢津更俊才,可怜鞍马照春来。|残花几日小斋闭,大笑一声幽抱开。|袖拂碧溪寒缭绕,冠欹红树晚裴回。|相逢少别更堪恨,何必秋风江上台。
  • 五十年天子,离宫仰峻墙。登封时正泰,御宇日何长。 上位先名实,中兴事宪章。起戎轻甲胄,馀地复河湟。 道帝玄元祖,儒封孔子王。因缘百司署,丛会一人汤。 渭水波摇绿,秦郊草半黄。马驯金勒细,鹰健玉铃锵。 下箭朱弓满,鸣鞭皓腕攘。畋思获吕望,谏只避周昌。 兔迹贪前逐,枭心不早防。几添鹦鹉劝,先赐荔枝尝。 月锁千门静,天吹一笛凉。细音摇羽珮,轻步宛霓裳。 祸乱基潜结,升平意遽忘。衣冠逃犬虏,鼙鼓动渔阳。 外戚心殊迫,中途事可量。血埋妃子艳,创断禄儿肠。 近侍烟尘隔,前踪辇路荒。益知迷宠佞,遗恨丧贤良。 北阙尊明主,南宫逊上皇。禁清馀凤吹,池冷睡龙光。 祝寿山犹在,流年水共伤。杜鹃魂厌蜀,蝴蝶梦悲庄。 雀卵遗雕栱,虫丝罥画梁。紫苔侵壁润,红树闭门芳。 守吏齐鸳瓦,耕民得翠珰。登年齐酺乐,讲武旧兵场。 暮草深岩翠,幽花坠径香。不堪垂白叟,行折御沟杨。
  • 琴酒曾将风月须,谢公名迹满江湖。 不知贵拥旌旗后,犹暇怜诗爱酒无。 东省南宫兴不孤,几因诗酒谬招呼。 一从开署芙蓉幕,曾向风前记得无。 遥闻桂水绕城隅,城上江山满画图。 为问訾家洲畔月,清秋拟许醉狂无。 日暮江边一小儒,空怜未有白髭须。 马融已贵诸生老,犹自容窥绛帐无。 一种吟诗号孔徒,沧江有客独疏愚。 初筵尽辟知名士,许到风前月下无。 望断南云日已晡,便应凭梦过重湖。 不知自古登龙者,曾有因诗泥得无。 早游门馆一樵夫,只爱吟诗傍药炉。 旌旆满江身不见,思言记得颍川无。 孔融襟抱称名儒,爱物怜才与世殊。 今日宾阶忘姓字,当时省记荐雄无。 僻爱江山俯坐隅,人间不是便为图。 尊前为问神仙伴,肯向三清慰荐无。 膺门不避额逢珠,绝境由来卷轴须。 早忝阿戎诗友契,趋庭曾荐祢生无。
  • 东省南宫兴不孤,几因诗酒谬招呼。|一从开署芙蓉幕,曾向风前记得无。
  • 早游门馆一樵夫,祗爱吟诗傍药炉。|旌斾满江身不见,思言记得颖川无。
影相集珍
  • 飞天神马金带
  • 鎏金卧犬兽雕
  • 母子象尊
  • 上古雕纹玉环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