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顾况

朝代:(唐)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著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谑,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著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谑,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更 多

故事:红叶传情

  唐朝大诗人顾况的诗句“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里断肠时。君畴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被后人归纳一句著名的成语“红叶传情”,然而这却是诗人亲身经历的一段佳话轶事。相传在唐天宝年间的一个秋天,身在洛阳的年轻诗人顾况拾得从皇家宫女所居上阳宫水道流向下水池(今洛阳市西下池村)的一片红叶,叶面上有宫女题写的哀怨诗句“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天宝宫人《题洛苑梧叶上》)。萌动爱意的诗人也赋诗一首写于红叶之上,并将这片红叶从上水池传进宫内,竟然真的和那位哀怨的宫女取得联系。此后顾况和这位宫女二人经常凭借红叶传送爱恋的心声。不久发生唐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官兵为抵挡叛军安禄山进行为期60天的“洛阳保卫战”最终失败,顾况趁战乱找到那位与他传诗的宫女逃出上阳宫,二人结为连理白头到老。从此红叶被视作坚贞不渝的爱情象征传咏至今。这段甜美的爱情故事也被称作“下池轶事”在洛阳古城流传。


诗作特色

  顾况在《悲歌》序中说,诗乃“理乱之所经,王化之所兴。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耶?” 强调诗歌的思想内容,注重教化。他曾模仿《诗经》作《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并效法《诗经》“小序”,取诗中首句一二字为题,标明主题。如“囝,哀闽也”,“采蜡,怨奢也”,开白居易《新乐府》“首句标其目”的先例。他的乐府诗不避俚俗,不乏尖刻,直接反映现实。《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是他的代表作,其中以《囝》最著名。唐代闽中官吏常取幼童作阉奴,诗中揭发闽吏这一残害人民的罪行,写得极其沉痛。

  顾况七言歌行中《公子行》﹑《行路难三首》,揭露贵族子弟的豪侈生活﹐讽刺封建帝王追求长生的愚昧行为,颇有现实意义。又如《李供奉弹箜篌歌》、《刘禅奴弹琵琶歌》、《李湖州孺人弹筝歌》等,通过丰富生动的比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对音乐的描绘相当出色。这些诗想象丰富,意境奇特,色彩浓郁,是后来李贺歌行的漤觞。皇甫湜《顾况诗集序》称其“偏于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唐末诗僧贯休有《读顾况歌行》一诗,对他的七言歌行也极为推崇。

  顾况的七绝清新自然,饶有佳作。如《宿昭应》讽刺玄宗求仙。《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宫词》写出被禁闭深宫宫女的哀怨。《竹枝词》是学习江南民歌之作。

  顾况有《文论》一篇,立论与中唐时期的一些古文家相似,可以看出当时文学思想的趋势。他为当时诗人所撰的诗序,分别记述了陶翰、刘太真、朱放、储光羲的事迹及诗文编集的情况,为后世提供了文学研究的资料。他的《戴氏广异记序》,论述了唐人志怪传奇作品如唐临《冥报记》,王度《古镜记》等,说明他对当时传奇这一新体也很重视。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曾记述顾况善画。《新唐书‧艺文志》子部杂艺术类著录有顾况《画评》1卷,今佚。

  有《顾逋翁诗集》4卷,辑入《唐诗百名家全集》,《华阳集》3卷,辑入《四库全书》。《全唐诗》编录其诗4卷,《全唐文》编录其文3卷。事迹见《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和《唐才子传》。


生平

  顾况于至德二载(757年)登进士第。建中二年(781年)至贞元二年(786年),韩滉为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时,曾召为幕府判官。贞元三年,他为李泌所荐引,得以入朝担任著作佐郎。贞元五年,李泌去世,他也于此年三、四月间贬饶州司户参军。他被贬的原因据说是“傲毁朝列”(李肇《唐国史补》),“不能慕顺﹐为众所排”(皇甫湜《顾况诗集序》)。在贬途经苏州时,与韦应物有诗酬唱。约于贞元十年离饶州,晚年定居茅山。贞元十六年,皇甫湜曾在扬州见到过他(《顾况诗集序》)。大历六年(771年),任永嘉监盐官,曾著有《仙游记》,描述飞云江上游李庭寻上山砍树,迷不知路,逢见祭水,内有农田、泉竹、果莱、连栋架险、300余家。

  顾况的生卒年,传世的《瘗鹤铭》定为开元十三年(725年)至元和九年(814年),但据宋代董逌﹑黄伯思和清人顾炎武考证,《瘗鹤铭》非顾况所作。今从顾况《送宣歙李衙推八郎使东都序》考订,顾况于757年登第后约50年,即大致在806年前后尚在人世。

【展开内容】
  • 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为臧为获,致金满屋。 为髡为钳,如视草木。天道无知,我罹其毒。神道无知。 彼受其福。郎罢别囝,吾悔生汝。及汝既生,人劝不举。 不从人言,果获是苦,囝别郎罢,心摧血下。隔地绝天, 乃至黄泉,不得在郎罢前。
  • 燕燕于巢,缀葺维戊。甲兮乙兮,不宜有谬。飞龙在天, 云掩于斗。曷日于雨,乃曰庚午。彼日之差,亦孔斯丑。 昔在羲和,湎淫不修。我筮我龟,莫我告繇。胤乃征之, 彝伦九畴。君子授律,是祃是禷.三五不备, 罔克攸遂。惠此蒸人,毋废尔事。尔莫我从,维来者是冀。
  • 十月之郊,群木肇生。阳潜地中,舒达句萌。曀其蔚兮, 不可以游息。乃熂蒺藜,乃夷荆棘,乃繇彼曲直, 匠氏度思。登斧以时,泽梁蓁蓁。无或夭枝,有巨根蒂。 生混茫际,呼吸群籁。万人挥斤,坎坎有厉。陆迁水济, 百力殚弊。审方面势,姑博其制,作为公室。公室既成, 御燥湿风日。栋之斯厚,榱之斯密。如翼于飞, 如鳞栉比。缭以周墉。墄以崇阶。俯而望之, 矗与云齐。eF砆碔砆,藻井旋题。丹素之燝兮, 椒桂之馥兮。高阁高阁,珠缀结络。金铺烂若, 不集于鸟雀。绘事告毕,宾筵秩秩,乃命旨酒琴瑟。 琴瑟在堂,莫不静谧。周环掩辟,仰不漏日。冬日严凝。 言纳其阳,和风载升。夏日郁蒸,言用于阴,凉风飒兴。 有匪君子,自贤不已,乃梦乘舟,乃梦乘车。梦人占之, 更爽其居。炎炎则移,皎皎则亏。木实之繁兮, 明年息枝。爰处若思,胡宁不尔思。
  • 筑城登登,于以作固。咨尔寺兮,发郊外冢墓。 死而无知,犹或不可;若其有知,惟上帝是愬。 筑城奕奕,于以固敌。咨尔寺兮,发郊外冢甓。 死而无知,犹或不可。若其有知,惟上帝是谪。
  • 一别二十年,依依过故辙。湖上非往态,梦想频虚结。 二子伴我行,我行感徂节。后人应不识,前事寒泉咽。 一别二十年,人堪几回别。
  • 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
  • 谷鸟犹呼儿,山人夕沾襟。怀哉隔生死,怅矣徒登临。 东门忧不入,西河遇亦深。古来失中道,偶向经中寻。 大象无停轮,倏忽成古今。其夭非不幸,炼形由太阴。 凡欲攀云阶,譬如火铸金。虚室留旧札,洞房掩闲琴。 泉源登方诸,上有空青林。仿佛通寤寐,萧寥邈微音。 软草被汀洲,鲜云略浮沈。赪景宣叠丽,绀波响飘淋。 石窟含云巢,迢迢耿南岑。悲恨自兹断,情尘讵能侵。 真静一时变,坐起唯从心。
  • 何草乏灵姿,无山不孤绝。我行虽云蹇,偶胜聊换节。 上界浮中流,光响洞明灭。晚禽曝霜羽,寒鱼依石发。 自有无还心,隔波望松雪。
  • 玉房掣锁声翻叶,银箭添泉绕霜堞。毕逋拨剌月衔城, 八九雏飞其母惊。此是天上老鸦鸣,人间老鸦无此声。 摇风杂佩耿华烛,夜听羽人弹此曲。东方曈曈赤日旭。 月出江林西,江林寂寂城鸦啼。昔人何处为此曲, 今人何处听不足。城寒月晓驰思深,江上青草为谁绿。
  • 月出江林西,江林寂寂城鸦啼。昔人何处为此曲,今人何处听不足。城寒月晓驰思深,江上青草为谁绿。
影相集珍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青铜飞天神兽
  • 母子象尊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