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方岳

朝代:(宋)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更 多

介绍

  方岳(1199--1262)字巨山,号秋崖,新安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1232)进士,曾为文学掌教,后任袁州太守,官至吏部侍郎。因忤权要史嵩之、丁大全,贾似道诸人,终生仕途失意。工于诗,多描写农村生活与田园风光,质朴自然。其词多抒发爱国忧时之情,风格清健。著有《秋崖集》四十卷,词集有《秋崖词》。方岳故居在城北何家坞,坞内原有君子亭、归来馆等建筑,山上有梅,池中有荷,风光迷人,因方岳见池中荷花茂盛,改名为荷嘉坞。

  方岳出身于一个世代耕读之家,七岁能赋诗,时人称为神童,南宋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中进士。因他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敢于斗争,多次遭到权奸贪吏的诬陷和打击,仕途坎坷。洪焱祖说他"诗文四六,不用古律,以意为之,语或天出"(《秋崖先生传》)。他议政论事的文章,流畅平易,且颇有见地。如《轮对第一□子》指斥当时"二三大臣远避嫌疑之时多,而经纶政事之时少,共济艰难之意浅,而计较利害之意深",被洪焱祖赞为深切之论。在淮南所作《与赵端明书》指责赵葵治军之失,真切直率。他也是南宋后期的骈文名家,所作表、奏、启、策,用典精切,文气纡徐畅达,为当时人所称道。


评价

  洪焱祖说他“诗文四六,不用古律,以意为之,语或天出”(《秋崖先生传》)。南宋後期,他的诗名很大,差不多比得上刘克庄。看来他本来从江西派入手,後来很受杨万里、范成大的影响。他有把典故成语组织为新巧对偶的习惯,例如元明以来戏曲和小说里常见的“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这一联,就是他的诗《别子才司令》。(钱钟书《宋诗选注》)

文学风格

  他议政论事的文章,流畅平易,且颇有见地。如《轮对第一□子》指斥当时“二三大臣远避嫌疑之时多,而经纶政事之时少,共济艰难之意浅,而计较利害之意深”,被洪焱祖赞为深切之论。在淮南所作《与赵端明书》指责赵葵治军之失,真切直率。他也是南宋后期的骈文名家,所作表、奏、启、策,用典精切,文气纡徐畅达,为当时人所称道。

  方岳的诗多反映他罢职乡居时的心情和感慨,如在《感怀》诗中写道:“宦情已矣随流去,老色苍然上面来。已惯山居无历日,不知人世有公台。”由此可见其心境之一斑。他曾在《次韵别元可》诗中说过,“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他的诗也以疏朗淡远见长。所以清吴焯评其诗“不失温厚和平之旨,力矫江西派艰涩一路,学者当知之”(《绣谷亭薰习录·集部》“秋崖小稿”条)。不过他也有不少诗作“工于琢镂”(陈□《宋十五家诗选》),尤其注意对仗的流丽熨贴、新颖工巧。如《山中》:“白练带随红练带,木夫容并水夫容。宁消几两生前屐,忽忆当年饭后钟”;《感怀》:“敲月不知僧某甲,锄烟赖有老畦丁”等。

  方岳的词作属辛弃疾派。善用长调抒写国仇家恨。如《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君莫道,怎乾坤许大,英雄能少。谈笑。鸣镝处,生缚胡雏,烽火传音耗”等。词集中还有不少寿人与自寿之词,往往能于祝寿或自励之中抒发爱国情怀。他的词风慨慷悲壮,豪气不减辛弃疾与刘过,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也与辛、刘相近。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说他的词不在叶梦得、刘克庄之下,亦是比较中肯的评价。

  所著《秋崖先生小稿》,明嘉靖本为83卷。其中文45卷,诗38卷(包括词4卷),四库馆臣因其分卷太小,改编为40卷。

【展开内容】
  • 周有说爱莲,陶有诗爱菊。吾居则谁与,其诸子猷竹。
  • 事有俄顷间,遗臭及万代。吾观于斯人,不过一字爱。
  • 玉虹横吾腰,金貂直吾首。宁知千载名,不如一杯酒。
  • 秋云七尺藤,夜雨一卷书。寂寞空山人,微此谁与居。
  • 家贫近市常喧啾,灯夕无灯冷于水。罢参法喜深炷香,示疾维摩低隐几。梅花相亲不余负,酒盏成疏竟谁使。一生甘作痴冻蝇,百方莫趁追奔蚁。颇闻捷奏箭飞书,想见升平花作市。醉吹笙篴舞蛾眉,春入鼓鼙腾马耳。落钗敖荡少年事,弹铗悲歌游侠子。宁种松风眠隐居,自斸芝田餐角里。掉头尘土谁枉尺,过眼纷华不盈咫。吾生如月浪中翻,人情得蜜刀头舐。内观各自普光明,顿悟中生大驩喜。紞如三鼓雨声寒,睡思正浓姑舍是。
  • 糟床夜压真珠红,摩挲醉面迎春风。春来春去无终极,能费几箸蔓菁菘。既无长绳可以系白日,又无大药可以玄双蓬。何怪乎玉雪可怜之孺子,忽颓然风霜不贷之衰翁。百年长短一丘貉,曾不芥蒂崔嵬胸。若夫塞翁失马,楚人亡弓,此事细甚焦螟同。使吾冠冕佩玉于庙廊之上,吾不见其为泰。使吾披裘带索于嵌岩之下,亦不见其为穷。诸贤自作世俗眼,此老日饮亡何中。春秋获麟夫子没,本草不自医神农。著书万古知何用,况复起草明光宫。我今并欲焚老砚,一蓑鸣雨东皋东。
  • 归欤我亦耦耕人,麦陇桑畦意自亲。才出郭收连日雨,已拚花负一年春。农安用劝村村急,文不须工字字真。自是非材头白尽,不缘方寸在吾民。
  • 夷齐首阳饿,宇宙难弟兄。同心倚雪厓,世外一羽轻。紫茎孕双茁,岂有儿女情。贤哉二丈夫,万古离骚情。
  • 炎蒸官屋如樊笼,安得雪嚼郎官红。海山仙人隔千里,忽到眼中宗派同。
  • 老桂枯寒出奇怪,知几何年如许大。枝枝浑是好西风,粒粒中藏香世界。幽人高卧崖藓边,野僧肯寄溪云外。兔惊玉杵夜丁当,鸟嗽辟寒金琐碎。并令满屋书传香,唤起多生酒诗债。我今回向语一则,云何赞叹花三昧。月光童子妙庄严,金粟如来殊胜解。
影相集珍
  • 上古雕纹玉环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飞天神马金带
  • 青铜飞天神兽
  • 母子象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