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刘敞

朝代:(宋)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更 多

生平

  刘敞在朝为官时,敢于坚持原则,对于不合理的事,常常是切言直谏。嘉祐四年(1059)冬天,仁宗祭祖先,宰相按惯例率文武百官给仁宗加尊号。刘敞却认为,在灾荒之年加尊号,徒有虚名,接连四次上疏谏止,仁宗觉得刘敞言之有理,尊号就没有接受。另外,郭皇后死去二十年,仁宗命群臣合议皇后的祭礼事,刘敞又认为不合适,他的意见与执政者不合,而仁宗却采纳了刘敞的意见,免议此事。

  刘敞办事,不仅对上敢于直言切谏,而且不畏权贵。皇祐二年(1050)宰相夏竦死后,仁宗不经百官集议,赐谥号文正。刘敞认为夏竦虽有才智,但为人奸邪阴险,性贪婪,好弄权术,一生的言行与“文正”二字不合,议定谥号是臣下的事,人主不经百官讨论,便直接赐谥,是不妥当的。他三次上疏力争,夏竦终被改谥文庄。仁宗宠妃张贵妃死后,被追谥为温成皇后。有些善于逢迎者,要将温成皇后死日定为国忌日,刘敞认为不可,上书切谏,仁宗只好作罢。宦官石全彬因经营温成皇后坟墓有劳绩,迁宫苑使并代理观察使。石全彬因未能真授观察使,有怨言,三天之后,仁宗果然任命石全彬为观察使,去掉代理二字。命刘敞起草任命书,刘敞封还任命,拒绝草拟委任状。石全彬终于没有得到观察使的任命。

  刘敞任地方官时,关心百姓疾苦。注意发展生产。知郓州和永兴军期间,适逢大旱,民众外逃。刘敞采取很多措施进行治理,使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并有发展。于是流亡在外的灾民,便陆续返乡安居落业,使社会秩序安定,受到百姓的爱戴。同时为了农民的利益,刘敞不考虑个人利害,敢于得罪权贵,压抑豪强。他在知扬州时,发运使冒占雷塘民田数百顷,使许多农民没有田耕而失业。刘敞根据旧的田契,毅然将田地发还民户耕种。刘敞为官清正,曾为民平反冤狱。刘敞发现天长县富人陈氏,由于杀人被捕,暗中使用钱财贿赂官吏,不但得到释放,反而嫁祸于贫民王甲。审理者糊涂结案。王甲畏惧官吏,不敢自白其冤。刘敞另派官复审,不但不能平反,反而使王甲杀人案更不可破。于是刘敞亲自审理此案,才弄清原委,平反了冤狱。永兴军豪强范伟,在当地是大姓,冒占同姓官户户籍五十年,以此逃避徭役,把持官府,屡次犯法,当地官员不敢治其罪。刘敞知永兴军,穷治其事,范亦服罪,未及受刑,刘敞被召回京任职,范伟立即翻案,拒不认罪,继任官员不能决,最后由御史台复审,仍按刘敞的原判执行。

  刘敞是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学问渊博。翰林学士欧阳修每有疑问,就写成书信派人来向刘敞求教。他当即挥笔作答。欧阳修在《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中称刘敞“于学博,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

  有一次,刘敞奉命出使契丹,契丹人带着他出古北口,故意走了许多弯路,以显示路途的遥远。刘敞熟知地理。对道路了如指掌,就质问对方:“本来有大路可走,用不了几天就可抵达中京,为什么要这么走呢?”契丹人又惊又愧,只得认错。

  契丹山地中有一种怪兽,形状像马,却能猎食虎豹,契丹人不知其名,就向刘敞打听。刘敞回答说:“这种兽就是所谓的驳。”刘敞还描述了这种兽的叫声和模样,并且告诉契丹人,在古书《山海经》和《管子》中,都有这种兽的记载。契丹人听后,敬佩不已。

  刘敞对金文亦有研究,尝得先秦彝鼎数十,考青铜器铭文,辨识古文字。因以知夏、商、周三代之典章制度,补充史籍之不足。尤长于《春秋》三传,其解经说义,与传统的汉代学者不一样,开宋学者批评汉学者之先声。刘敞既精通经学,又熟悉史学。欧阳修撰写《新唐书》、《新五代史》时,亦求教于刘敞。王安石、曾巩(均为唐宋八大家成员)对刘敞也很钦佩,说他博学多才。熙宁元年(1068)刘敞病卒于官舍。门人私下称呼他“公是先生”。

  其弟刘攽曾协助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专任汉代部分,后人合称兄弟俩为“北宋二刘”。刘敞有四子,二子刘奉世最为优秀,他的文章文辞雅赡,在史学研究方面造诣很高,尤其精通汉书学,与“二刘”共同写有《三刘汉书标注》传世,因而后人又并称三人为“北宋三刘”。


个人成就

  他的文章颇有见解。例如《题魏太祖纪》说汉高帝哭项羽,魏武帝祭袁绍,都不是“匿怨矫情”,而是“慷慨英雄之风”;策问《孟轲教齐梁之君》说孟轲讥别人“言利”,而自己却讲“好货不害”,是“讥人甚详而自任太略”。这都是不同寻常的看法。此外,刘敞还有《疑礼》一文,说“今之礼,非醇经也”,乃“圣人之徒合百说而杂编之”。这也不是一般儒生的见解。关于文风,刘敞重实用而反虚浮。他的《杂说》写道:“今日之俗不矜节义而皆安于富贵,尚文章,文章济理者寡而为名者重”,他认为这是“将来之弊”。刘敞的文章比较质朴,自然流畅,近于韩(愈)、欧(阳修)。例如《送杨郁林序》说:“前世之所以能治也,为官择人;后世之所以不治也,为人择官”,写得慷慨激昂,很有情致。刘敞的诗流传也不少,五言、七言都不乏佳作。例如《圣俞挽词》:“孤宦众人后,空名三十年,交游一时绝,诗笔四方传。”简洁凝练,辞情相称。

  刘敞在经学方面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其对《春秋》的研究上。他的《春秋学》研究自出新意解经,颇多自得之处。著有《春秋权衡》、《春秋传》、《七经小传》、《春秋传说例》、《春秋意林》﹑《公是集》等,还与弟刘攽、子刘奉世合著《汉书标注》。在金石之学方面造诣深湛,是个金石学家,且是我国金石学的开山人。他开私人收藏著录之先例,把家藏的十一件古器物,使人摹其铭文,绘其绘画,刻之于石,名为《先秦古器图碑》。


诗作轶事

  刘敞在长安时结识了妓女茶娇,刘敞被召还朝,茶娇路上送别,刘敞赠诗云:“画堂银烛彻宵明,白玉佳人唱渭城。唱尽一杯须起舞,关河风月不胜情。”欧阳修笑说:“原父,非独酒能病人,茶亦能病人多矣。”

  刘敞晚年的时候,曾经再娶,欧阳修作了一首诗送给他:仙家千载一何长,浮世空惊日月忙。洞里桃花莫相笑,刘郎今是老刘郎。

【展开内容】
  • 险固非天意,承平怪主忧。三年劳将帅,万里问旃裘。尚记安西道,空悲定远侯。大河知所向,日夜正东流。忆昨传消息,羌来渭水旁。信知秦地险,未觉汉兵强。青海通西域,长城起朔方。分明见地里,怅望隔要荒。
  • 微风载云起,好雨与风俱。暝色经时合,凉声入夜疏。炎蒸暂洒埽,天事有驱除。倦客倚危枕,明灯照旧书。泱漭轻云湿,飘潇昼雨来。稍沾飞絮重,竞逼柳花开。江面春阴阔,天涯暮色催。郢中词客意,最识楚王台。漠漠云蒸柱,萧萧雨过城。不时变炎景,竟日度秋声。洒濯林光净,归飞燕羽轻。野夫学为圃,因欲事躬耕。春城频过雨,一望一增新。欲晓云成锦,初晴草似茵。和声散喧鸟,芳意属游人。向晚车马息,东风吹暗尘。
  • 春流抱城郭,暖色媚楼台。麦秀闻雉雊,鹳鸣知雨来。浮烟著垂柳,晴雪落新梅。此地春愁阔,无人共一杯。跃鱼依暖景,归雁逐轻风。隔水麦苗绿,入檐花萼红。郊原共郁郁,云日故融融。醉眼伤千里,非关江上风。
  • 惨惨霜天迥,纷纷风叶黄。须倾一樽酒,少浣九回肠。世事浑无定,秋容每自伤。登高何必赋,会使鬓毛苍。懰慄看秋尽,差池感岁穷。薄寒侵白罽,危叶陨青枫。零落茱萸佩,淹留桂树丛。年光不可玩,生意羡冥鸿。
  • 举酒惜春尽,缓歌伤别离。江山空发兴,鸡黍若为期。醉起疑千日,愁来独五噫。皋桥羁旅客,惆怅不同时。春日怀吾子,羁游各异方。况逢青眼绝,早识白眉良。树逐相思老,江回去路长。感时惟尚寐,终日醉无妨。
  • 筑榭因高柳,疏泉激浅沙。登临容展席,游泛足浮槎。露盌涵醇醴,冰盘饷美瓜。爱君难兴尽,未醉惜还家。菡萏千枝发,池塘五月秋。香繁初过雨,影密欲藏舟。鱼跃知琴乐,鸥飞为客留。江湖未成往,愧此意悠悠。吏隐由来事,郊居故自宜。池台随意定,泉石象天为。珍树移时语,清风竟日棋。市朝情久厌,野老不相疑。
  • 早悟出处际,同归羁旅间。从军差复乐,捧檄莫思还。百仞磻溪水,千岩大白山。异时曾想见,乘兴辄跻攀。百里异形影,况今殊楚秦。陇云虚引领,江月漫随人。愁恨西山雪,惊心绝塞尘。寄书悬胜梦,雁足莫嫌频。
  • 白露参差晚,丹枫点染深。高楼延远恨,嘶马动归心。留客小山桂,愁人思妇砧。昏鸦稍欲集,堑黑倒城阴。展步乘幽兴,登临当远游。凉轩不用扇,高树自知秋。月出潮声涌,云生岳色浮。旅怀虽易失,无奈角声愁。
  • 小雨何曾湿,轻云苦易开。蛟龙自喣沬,江汉欲飞埃。碧草寒仍短,喧禽去不回。楚山长对日,未信有阳台。白日丽江上,初晴风景饶。春愁来集眼,暖气起连宵。旷野苍茫合,饥鸢上下飘。长亭送行处,稍复柳垂条。巫峡空多雨,江南自有春。瘴排寒色早,晴发岁华新。地暖仍馀湿,风和欲起尘。旧伤千里目,巳复觉愁人。
  • 汉恩隆四世,商历盛三宗。与子孙能继,宁民户可封。云归疑厌代,鼎就莫攀龙。庙乐兼韶武,应传盛德容。措刑文武后,四十有馀年。几与华胥比,宁知帝力然。占龄无协梦,弃躧趣登山。后世称稽古,应参尧舜篇。不阵威逾远,无为俗自柔。诗书通月窟,箫勺靖炎陬。毕陌宫车晚,苍梧草露秋。定知千岁后,民尚是轩丘。讴歌归命启,遏密罄宗尧。陵寝略依汉,衣冠深葬桥。空看同轨至,非复总章朝。西望新宫柏,悲风亦后凋。
影相集珍
  • 飞天神马金带
  • 精品猴面古玉饰
  • 人兽互戏盘云古玉
  • 青铜飞天神兽
  • 鎏金卧犬兽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