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唐庚

朝代:(宋)

  唐庚,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人。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更 多

评价

  宋刘克庄说:“子西诗文皆高,不独诗也。其出稍晚,使及坡门,当不在秦(观)、晁(补之)之下。”(《后村诗话》)不足之处,在于稍乏变化,炼字琢句也间有弄巧成拙处。虽学东坡,其成就则不可同日而语。其文长于议论,所作如《名治》、《察言》、《悯俗》、《存旧》、《正友》、《议赏》诸篇,亦颇为时人所称。

  苏轼说:“某生平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唐庚的话恰好相反:“诗最难事也!吾……作诗甚苦,悲吟累日,然后成篇……明日取读,瑕疵百出,辄复悲吟累日,返复改正……复数日取出读之,病复出,凡如此数四”。唐庚还有句名言:“诗律伤严似寡恩言”,若用朱熹的生动的话来引申,就是:“看文字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不恕他,用法深刻,都没人情”。因此,他在当时可能是最简练、最紧凑的诗人,虽然也搬弄故典,还不算厉害,只是炼字炼句常有弄巧成拙的地方。——钱钟书《宋诗选注》

  唐庚虽然不是苏门弟子,但文学思想深受苏轼影响,在诗文创作方面也有意向苏轼学习。他的诗歌师承苏轼而自成一家,刻意锻炼而不失气格,形成了细密工致的独特风格。散文创作上,他以为文精悍简练、议论缜密而著称,成为太学生推崇的文章典范,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唐庚不仅是北宋末年蜀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即使在两宋,也是数得着的名家。

【展开内容】
  • 鲁人酒薄邯郸围,西河渡桥南越悲。岁调红藤百万计,此古一作无穷时。去年采藤藤已乏,今年采藤藤转竭。入山十日脱身归,新藤出土拳如蕨。淇园取竹况有年,越山采藤输不前。今年输藤指黄犊,明年输藤波及屋。吾皇养民如养儿,凿空为此谋者谁。
  • 百虫蛰处安如家,阿香夜起推雷车。一时技痒不忍爬,撼动尺蠖掀龙蛇。龙蛇尺蠖踞已久,亦欲奋迅舒顽麻。梦中一震忽惊跃,发破墐户排泥沙。泥沙已出雷遽止,错愕欲去难藏遮。虫蛇狼狈莫知数,间有伏龙吁可嗟。
  • 去年弦歌程水滨,甑中生尘范史云。今年讲学鹅城里,关西孔子杨伯起。昔人论士观心期,时人论士看目皮。只知黄鹞矜嘴爪,不识驺虞避生草。
  • 大游落落如长松,说易妙合韦编翁。胸中蕴藉入眉宇,笔下言语驱头风。少游濯濯如春柳,十八书生过秦手。已将文举呼大儿,更举长源为小友。是家诸郎都几人,传闻一一连城珍。未识龙川五裤守,端似当年万石君。
  • 归心如跃马,奋迅不可驻。别情如故猿,已去犹返顾。三年孺子社,数借柱史书。好在五噫孙,善保千金躯。旧来谈天口,老去尽地力。万里不相忘,寄声问眠食。
  • 去去宽乡托此踪,闹中无地顿衰翁。未诛绮语犹轻典,更赐罗浮有底功。虾菜贱时皆丙穴,茅柴美处即郫筒。著鞭要及春前到,趁赋梅花庾岭东。
  • 鹤归辽海悲人世,猿入巴山叫月明。惟有沙虫今好在,往来休并水边行。
  • 朝持汉使节,暮作楚囚奔。路入离骚国,江通欸乃村。垣墙知地湿,草木验冬温。寂寞桃源路,行人祗断魂。
  • 古古今今路,朝朝暮暮行。橘林香处饭,杉木翠边程。山带湘灵惨,川含楚些清。江湖无限句,迁客要才情。
  • 伏波江面瑩如磨,忽尔崩腾作沸涡。横笛未终平似板,此中端有万蛟鼍。

1 2 3 4 5 6 7 >

影相集珍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
  • 雕花银镜精品
  • 青铜飞天神兽
  • 精美青花瓷珍品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