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叶梦得

朝代:(宋)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展开内容】
更 多

文学成就

  叶梦得的创作活动,以南渡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词不出传统题材,作风婉丽。其词集第一首〔贺新郎〕词,相传为应真州妓女之请而写,播于歌者之口,正代表他早期词作的格调。但这类词在《石林词》中为数甚少。关注说他“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合处不减靖节、东坡之妙”(《题石林词》)集中所存,大抵属此,如毛晋所说“不作柔语□人”(《石林词跋》)。可见他随着社会的巨变而学习苏轼词风,用词抒发家国之恨和抗敌之志。如〔念奴娇〕“云峰横起”就完全模仿苏轼“大江东去”,并用原韵。〔鹧鸪天〕“一曲青山映小池”更将苏诗组织入词。他写景是“汹涌三江,银涛无际,遥带五湖深”(〔念奴娇〕),咏怀是“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水调歌头〕),与张元干、张孝祥等词人一样,都是辛派词的先驱。苏轼词的豪放,原本包括沉雄与清旷两个方面,叶梦得也有不少清旷之作,如“生涯何有但青山,,小溪湾,转潺□;投老归来,终寄此山间”(〔江城子〕),“柳絮尚飘庭下雪,梨花空作梦中云,竹间篱落水边门”(〔浣溪沙〕)。当然他的成就尚不能与苏轼比肩。恰如王灼所言,在苏派词人中晁补之、黄庭坚是学苏而得其七八分者,而叶梦得则得六七分(《碧鸡漫志》卷二)。

  叶梦得兼善诗文。其诗如翁方纲所评:“深厚清隽,不失元□诸贤矩□。”(《石洲诗话》卷四)他学问博洽,精熟掌故,藏书又富,于《春秋》、《礼记》、《论语》、《孟子》诸书,均有辨释著述。《石林燕语》10卷与《避暑录话》2卷,记叙朝章国典、旧闻时事,足以资考证,补史缺。又有《石林诗话》2卷。方回说它“专主半山,阴抑苏黄”(《瀛奎律髓》卷二十四),实则“其所评论,往往深中□会,终非他家听声之见、随人以为是非者比”(《四库全书总目》)。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石林总集》100卷,《建康集》10卷,《审是集》8卷。今仅存《建康集》8卷。其词当时即单集刻行。《直斋书录解题》著录《石林词》1卷。流传有吴讷《百家词》本,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叶德辉《石林遗书》本。《全宋词》据紫芝漫抄本 增补,共辑存词102首。


生平

家庭背景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吴县(今江苏省苏州)人。叶梦得出身文人世家,其从祖父为北宋名臣叶清臣(《避暑录话·卷下》:“曾从叔祖司空道卿,庆历中受知仁祖,为翰林学士。”)四世祖叶参为咸平四年进士,官至广禄卿。母亲晁氏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之妹。

仕宦生涯
  叶梦得“嗜学蚤成,多识前言往行,谈论亹癖不穷”,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调丹徒尉。徽宗时官翰林学士。高宗建炎二年(1128)授户部尚书,迁尚书左丞。绍兴元年(1131)起为江东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八年授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总管四路漕计。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十二年移知福州。陈振孙说他“平生所历州镇,皆有能声。”十二年移知福州。晚年隐居家乡湖州卞山石林谷,自号石林居士,以读书吟咏自乐。
  宋徽宗即位后,先后任婺州教授,议礼武选编修等官。入京后与当权丞相蔡京交往密切,用蔡京荐,召对,言:“自古帝王为治,广狭大小,规模各不同,然必自先治其心者始。今国势有安危,法度有利害,人材有邪正,民情有休戚,四者,治之大也。若不先治其心,或诱之以货利,或陷之以声色,则所谓安危、利害、邪正、休戚者,未尝不颠倒易位,而况求其功乎?”上异其言,特迁祠部郎官,累迁翰林学士。
  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以读书吟咏自乐,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宋史有传。


藏书故实

  绍兴十年(1140)为资政殿学士、兼福建安抚使。后辞官归,退居湖州光山石林别馆。学问洽博,工文词,间有感怀国事之作。其文词风格接近苏轼。好蓄书,宣和五年(1123)筑别馆于石林谷,建藏书楼以贮书,藏书总量逾10万卷以上,史称“极为华焕”,与宋宣献同称两大藏书家。皇统七年(1147),其家遇火,藏书楼荡为瓦砾,10万卷藏书化为灰烬。次年遂忧病卒。他提倡建公共藏书楼,以供众人阅读。他建“紬书阁”,取太史公金匮石室之意,以藏公用之书,列藏书目录于左方,具有公共藏书馆之性质。作有《紬书阁记》,专记其藏书之故实。
【展开内容】
  • 密覆荒茅已数重,中开别户更相容。苦无公事妨人乐,多有清闲借客慵。南浦潮平分剩水,北山路近得青松。怪翁归意何能缓,新筑高台见卧龙。
  • 四年身不到吾庐,底处仍堪话左符。闭阁漫怜公事少,投簪敢说宦情无。军声早已吞穷寨,使指何时返旧都。故作茅堂开水槛,要知心自在江湖。
  • 茅斋一曲傍寒湾,邂逅终年伴我閒。契阔易惊成岁月,追寻空复望江山。暂留客枕听疏雨,遥想吾庐掩旧关。落莫归心谁与话,坐谈聊为起衰颜。
  • 我居在城府,再至俄二年。岂无山水心,可奈簿领缠。今晨偶乘兴,适此宾从贤。零雨洗骄阳,谷中听流泉。凭高快远览,正见江浮天。至人本无心,与我常周旋。谁云唤不应,汝意自不虔。麦陇稍已滋,横水涨微涟。佳城倚华表,拱木埋貂蝉。暮过草堂寺,借榻聊暂眠。不复闻怨鹤,茅檐但连延。归路践落日,群峰郁相先。回风送远响,墟里生晚烟。吾庐怅何许,东望良慨然。
  • 大江汹西来,故国今几年。我衰倦登临,坐愧双行缠。忽惊山阴集,邂逅来群贤。俛仰吊前古,高谈注渊泉。千岩过宿雨,馀润滋麦天。颓檐翳崖壁,过午不得旋。像佛再经始,此邦心亦虔。稍欣台殿新,废沼依沦涟。坐怀马化龙,仅作螂捕蝉。相倾走掣电,讵暇安枕眠。六飞暂东巡,恨尔不少延。单于久凋残,屈已今我先。衰惫乘一障,无功记凌烟。乞身自兹始,此计君傥然。
  • 言经朱雀桁,复度白鸡年。谢公不可见,废垒蔓草缠。三日瞰坰牧,所怀多昔贤。陂陀北城墩,谁可作九泉。石头控峥嵘,目尽西南天。定都记孔明,赤壁方凯旋。惟初鼎足计,用意良已虔。更作长干行,秦淮乱清涟。残春扫馀花,密叶未有蝉。高台略四远,绿野浮芊眠。午阴久未移,幽景为我延。使君固不凡,况有嘉客先。老大百念息,爨馀岂遗烟。了知尘外心,本自无间然。
  • 有山不能归,坐愧三十年。冠服岂不荣,狙猿强包缠。惟馀缁衣心,未敢忘贤贤。他日得吾子,匣藏骇龙泉。衰颓为兴起,此肠宁非天。羯胡玩兵久,亦悟终好旋。叩关复请吏,企颈志颇虔。休兵固有期,抚事犹涕涟。投怀幸倾泻,知子非寒蝉。十日对榻语,夜窗了无眠。贾生侍宣室,趣席方招延。愿上治安策,何者今当先。我行返故庐,趺坐看炉烟。功名会及时,伫子论燕然。
  • 畏作亲友别,况复非中年。身如三眠蚕,已老翻自缠。朅来守江关,从事宁独贤。经年两大入,爟火通甘泉。石林岂壶中,亦自有一天。采薇敢言勤,谁与歌劳旋。上书苦哀祈,倾写志已虔。坐怀北山岩,未见西溪涟。人言抟风鹏,不及翳叶蝉。共挽携手客,可忘曲肱眠。首鼠信秃翁,胡为尚迁延。子来幸暖热,愧我一饭先。清诗似鸣玉,想见蓝田烟。索去何乃遽,临分重依然。
  • 瘦石聊我伴,遥山更尔瞻。泉声分寂历,草色借廉纤。玉粒时能饱,霜毛日更添。平生疏懒意,况与病同兼。
  • 他年落笔坐生风,下舍诸郎敢长雄。操缦不能陪众手,斲轮终自付良工。镜湖漫忆归狂客,汉上谁从过德公。会向南溪寻旧约,别开小径共相通。
影相集珍
  • 斗彩鸣凤盘
  • 雕花银镜精品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母子象尊
  • 明清雕字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