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钥
个人成就
藏书
楼钥学宗朱熹,性喜藏书,祖父楼郁家中藏书万余卷,筑东楼于月湖畔,藏书楼名“东楼”。好书不倦,自六经至百家传记,无所不读,家藏书万卷,手抄居半。贯通经史,酷嗜典籍,如诸子百家、音训小学诸书,悉究其渊奥。聚书逾万卷。凡精椠著本、刻本、抄本,必一一收藏,皆手自校雠,甚至动员奴婢亦参与校书之事,称善本者颇多。至晚年为得潘景宪的八十二篇《春秋繁露》一书,仍转辗访求,得而后快,是当今传世的唯一之本,《崇文总目》中所载只30篇。历几十年之聚集,东楼藏书逾万卷。内有楼钥随使金时所撰《北行日录》和深得世人推崇的楼钥名著《攻媿集》一百二十卷。时东楼经常接待读者:“客有愿传者,辄欣然启帙以授。”(光绪《鄞县志》)。“门前莫约频来客,坐上见观未见书。”(楼钥诗句,王应麟札)。藏书乐于出借给他人观览,有愿抄录者,则欣然启帙以授。其“东楼”藏书,与同邑藏书家史守之称为“南楼北史”。藏书印有“四明楼钥”。到了南宋末年,元兵南下,东楼藏书终随改朝换代而渐渐散失。至明末更全数败落,旧宅多归王家墩汤氏所有。
文学
楼钥因长期供职于内廷,擅长内外制及书奏启札之类应用文字。他博通经史,讲求实学,在训诂小学诸方面能纵贯古今,论述大多可信。其题跋文字尤以原原本本、证据分明而为后世所重。《北行日录》为其早年作品,按日记叙使金时行程见闻,反映了中原残破及人民生活的状况,表现了伤时忧国的情绪。
他的诗中也有这种感情的流露,如“中原陆沉久,任责岂无人”(《泗洲道中》)、“膏腴满荆棘,伤甚黍离离”(《灵壁道中》)。其写景咏怀之佳作,古体诗多雄奇壮美,如《大龙湫》、《连云亭望海中诸山》等,而近体诗则工于声偶,往往流丽,如“行尽杉松三十里,看来楼阁几由旬”(《同王原庆知道游天童》)、“一百五日麦秋冷,二十四番花信风”(《山行》)之句,皆为后人激赏。但饯送酬答,与人唱和而风格平庸的作品,为数也不少。
所著《攻媿集》,原为120卷,流传中有所散佚,清四库馆臣复删去“青词”数卷,编定为今本112卷。前14卷为古、今体诗,以下为状札、表笺、奏议、外内制、序记书启、墓志等应用文,末两卷为《北行日录》。有武英殿聚珍版本,《四部丛刊》影印聚珍本及《丛书集成》本。
-
山藏佳处竹藏庐,见说离家百里余。|已矣空求真学士,伤哉闲杀老尚书。|后生自恨登门晚,壮岁宁忘跪履初。|怅望九京那可作,此心徒切慕相如。
-
望郎三度到长安,垂上青云作好官。|暂向江东一澄按,却归径著侍臣冠。
-
自说嵇康七不堪,上教持节向江南。|江南父老应相贺,见说清明似晦庵。
-
光尧三纪焕文章,宝阁岧嶤谨秘藏。|寓直到君才第四,皇华礼乐远增光。
-
殿庐官烛对风帘,郎舍修篁共一簷。|别日苦多良晤少,掺袪不耐雨纤纤。
-
通泰牢盆亘海滨,宅家专欲用儒臣。|淮南草木生颜色,又见龙头第一人。
-
虎榜先登到凤池,前良多以十年期。|虽知勇退急流去,壮岁功名会及时。
-
汉庭早已冠群僊,阔步登瀛最少年。|窃叹岂惟年叵及,人门才业总翘然。
-
屡从樽酒接从容,叔宝风姿照座中。|他日相逢年益老,棋坛尚可角雌雄。
-
羡君持节拜庭闱,未老双亲看彩衣。|若过盖公烦问信,坐曹日念旧游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