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钥
个人成就
藏书
楼钥学宗朱熹,性喜藏书,祖父楼郁家中藏书万余卷,筑东楼于月湖畔,藏书楼名“东楼”。好书不倦,自六经至百家传记,无所不读,家藏书万卷,手抄居半。贯通经史,酷嗜典籍,如诸子百家、音训小学诸书,悉究其渊奥。聚书逾万卷。凡精椠著本、刻本、抄本,必一一收藏,皆手自校雠,甚至动员奴婢亦参与校书之事,称善本者颇多。至晚年为得潘景宪的八十二篇《春秋繁露》一书,仍转辗访求,得而后快,是当今传世的唯一之本,《崇文总目》中所载只30篇。历几十年之聚集,东楼藏书逾万卷。内有楼钥随使金时所撰《北行日录》和深得世人推崇的楼钥名著《攻媿集》一百二十卷。时东楼经常接待读者:“客有愿传者,辄欣然启帙以授。”(光绪《鄞县志》)。“门前莫约频来客,坐上见观未见书。”(楼钥诗句,王应麟札)。藏书乐于出借给他人观览,有愿抄录者,则欣然启帙以授。其“东楼”藏书,与同邑藏书家史守之称为“南楼北史”。藏书印有“四明楼钥”。到了南宋末年,元兵南下,东楼藏书终随改朝换代而渐渐散失。至明末更全数败落,旧宅多归王家墩汤氏所有。
文学
楼钥因长期供职于内廷,擅长内外制及书奏启札之类应用文字。他博通经史,讲求实学,在训诂小学诸方面能纵贯古今,论述大多可信。其题跋文字尤以原原本本、证据分明而为后世所重。《北行日录》为其早年作品,按日记叙使金时行程见闻,反映了中原残破及人民生活的状况,表现了伤时忧国的情绪。
他的诗中也有这种感情的流露,如“中原陆沉久,任责岂无人”(《泗洲道中》)、“膏腴满荆棘,伤甚黍离离”(《灵壁道中》)。其写景咏怀之佳作,古体诗多雄奇壮美,如《大龙湫》、《连云亭望海中诸山》等,而近体诗则工于声偶,往往流丽,如“行尽杉松三十里,看来楼阁几由旬”(《同王原庆知道游天童》)、“一百五日麦秋冷,二十四番花信风”(《山行》)之句,皆为后人激赏。但饯送酬答,与人唱和而风格平庸的作品,为数也不少。
所著《攻媿集》,原为120卷,流传中有所散佚,清四库馆臣复删去“青词”数卷,编定为今本112卷。前14卷为古、今体诗,以下为状札、表笺、奏议、外内制、序记书启、墓志等应用文,末两卷为《北行日录》。有武英殿聚珍版本,《四部丛刊》影印聚珍本及《丛书集成》本。
-
顷尝假守向中川,公在黄扉已数年。|每念夔龙容接武,自期鸡犬亦登仙。|入朝终叹一交臂,问道几思偏祖肩。|数仞宫墙天样远,此心何日遂亲传。
-
舅甥相与老鄞川,况值慈亲九十年。|画舫时追唐贺监,笋舆联访汉梅仙。|官名自媿偶同辙,才望如何敢并肩。|误辱品题称酷似,此声梁楚更堪传。
-
天将间气孕山川,名世还当五百年。|已是有官居鼎鼐,不妨平地作神仙。|书林尚欲校三豕,笔力犹能驱两肩。|前日勋名身既退,斯文留与后人传。
-
别驾归来自赣川,相迎方叹别经年。|为言相国珠玑语,寄问祠庭山泽僊。|妙句耸观亲盥手,满城争玩日骈肩。|退怜母子方偕隠,却恐虚名似此传。
-
中有桃源天地宽,杳然溪照武陵寒。|莫言洞府无由入,试向桃花背后看。
-
箫鼓声中醉九旬,落红万点正愁人。|眼明忽见倾城色,更向尊前作好春。
-
乍观泉石分新种,想为黟山忆旧葩。|病后不妨风韵在,此花之外更无花。
-
琴弈心偏好,丹铅手自磨。|衰翁会同社,吾子揖余波。|歌动玉条脱,酒倾金叵罗。|好为文字饮,行乐未宜多。
-
方剪栏干第四花,玉人联袂过吾家。|捻红玉翼皆名品,醉眼相看到日斜。
-
山色蓝初染,湖光镜始磨。|竹梢轻坠雨,花片乱随波。|麈尾挥东晋,龙舟吊汨罗。|莫愁春易老,畅饮一春多。
-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
- 与严二郎奉礼别
- 题盛彦光少府丘壑轩
- 颂古一○一首 其九十六
- 西斋杂咏六首 其四 冬青
- 仲嘉分题得诗分韵得经字是日仲嘉以事先归代作一首
- 送林定国赴秋试
- 和易岩木犀韵
- 至荷湖二首
- 慕容簿送题宝峰石刻并中秋词以诗谢之
- 后天易吟三十首 其十六
- 张克修见访
- 独坐
- 再渡渭河
- 数畴兄以病阻看花之约作诗见遗次韵答之 其二
- 省坐无赖阅杂册花草禽鸟凡十六色各成一绝漫题其后 其六 虞美人草
-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 其二十二
- 夏日即事
- 卜算子 其一 夜忆
- 阳春曲 春江题梦
- 百字令 题朱竹垞静志居琴趣后
- 题焦山书藏曝书图五首 其三
- 徐沟道中遇雨同刘翼若南旋 其二
- 燕子图三首 其二
- 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