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钥
个人成就
藏书
楼钥学宗朱熹,性喜藏书,祖父楼郁家中藏书万余卷,筑东楼于月湖畔,藏书楼名“东楼”。好书不倦,自六经至百家传记,无所不读,家藏书万卷,手抄居半。贯通经史,酷嗜典籍,如诸子百家、音训小学诸书,悉究其渊奥。聚书逾万卷。凡精椠著本、刻本、抄本,必一一收藏,皆手自校雠,甚至动员奴婢亦参与校书之事,称善本者颇多。至晚年为得潘景宪的八十二篇《春秋繁露》一书,仍转辗访求,得而后快,是当今传世的唯一之本,《崇文总目》中所载只30篇。历几十年之聚集,东楼藏书逾万卷。内有楼钥随使金时所撰《北行日录》和深得世人推崇的楼钥名著《攻媿集》一百二十卷。时东楼经常接待读者:“客有愿传者,辄欣然启帙以授。”(光绪《鄞县志》)。“门前莫约频来客,坐上见观未见书。”(楼钥诗句,王应麟札)。藏书乐于出借给他人观览,有愿抄录者,则欣然启帙以授。其“东楼”藏书,与同邑藏书家史守之称为“南楼北史”。藏书印有“四明楼钥”。到了南宋末年,元兵南下,东楼藏书终随改朝换代而渐渐散失。至明末更全数败落,旧宅多归王家墩汤氏所有。
文学
楼钥因长期供职于内廷,擅长内外制及书奏启札之类应用文字。他博通经史,讲求实学,在训诂小学诸方面能纵贯古今,论述大多可信。其题跋文字尤以原原本本、证据分明而为后世所重。《北行日录》为其早年作品,按日记叙使金时行程见闻,反映了中原残破及人民生活的状况,表现了伤时忧国的情绪。
他的诗中也有这种感情的流露,如“中原陆沉久,任责岂无人”(《泗洲道中》)、“膏腴满荆棘,伤甚黍离离”(《灵壁道中》)。其写景咏怀之佳作,古体诗多雄奇壮美,如《大龙湫》、《连云亭望海中诸山》等,而近体诗则工于声偶,往往流丽,如“行尽杉松三十里,看来楼阁几由旬”(《同王原庆知道游天童》)、“一百五日麦秋冷,二十四番花信风”(《山行》)之句,皆为后人激赏。但饯送酬答,与人唱和而风格平庸的作品,为数也不少。
所著《攻媿集》,原为120卷,流传中有所散佚,清四库馆臣复删去“青词”数卷,编定为今本112卷。前14卷为古、今体诗,以下为状札、表笺、奏议、外内制、序记书启、墓志等应用文,末两卷为《北行日录》。有武英殿聚珍版本,《四部丛刊》影印聚珍本及《丛书集成》本。
-
种德不在大,至诚天所亲。但能存一念,何用活千人。经笥儒风远,香山句法新。功名付儿辈,不必在吾身。
-
通地通天祇个中,千岐虽别大都同。两家偶尔流传盛,一贯临之内外融。欲境扫开心在我,浮云散尽月当空。感而通者从来话,不感须知自有通。
-
文献南丰裔,源流曲阜公。岩岩双法从,凛凛旧家风。金玉方交映,人琴忽并空。平生心地直,流庆尚无穷。
-
紫陌寻春日,惟公最少年。鳣堂惭隗始,熊轼愧卢前。寄我书犹湿,思君迹遽仙。同登今有几,挥泪抚遗编。
-
谢事不得去,趋朝愈更难。谁怜八旬老,日冒五更寒。指冻怯持笏,腰酸强踞鞍。细思谁缚汝,只合挂衣冠。
-
为忆西京梅子真,人言羽化匪沉沦。海濒古岙已无迹,山外高峰宁有神。鲠论至今光汉传,清风犹足荡秋旻。何须更说神仙事,终老市门良可人。
-
东风吹我上西冈,更觉僧房白昼长。草色已翻新岁碧,梅花祇是去年香。好山围绕屏三面,野竹萧森玉数行。千里同游逢范叔,绨袍他日未相忘。
-
起看海日晓团团,更挹神灯照夜阑。百万杉松双径杳,三千楼阁五峰寒。蛰龙何在渺难问,古井于今竟不眢。但觅灵泉归洗眼,谁能故把细书看。
-
宿雨顽云拨不开,紫霄佳处访楼台。青山九锁固奇甚,古洞一深如此哉。拔地千林俱秀润,擎天一柱最崔嵬。出山爽气尚相属,数里清溪送我回。
-
四山过雨翠光流,境胜心閒自点头。野鸟叫春多格磔,晚风吹鬓故飕飗。三年几作旧山梦,一笑喜成今日游。独叹寒泉本无意,强随机械走溪沟。
- 送刘道夫
- 泰定丁卯八月十二日崇天门传胪赐进士右榜第一人阿察赤左榜第一人李黼皆肄业国学日新斋余西厅授业生也是日京尹备鼓乐旗帜麾盖甚都导二状元入学谢师拜余明伦堂榜眼刘思诚探花郎徐容尝因同年黄晋卿彭幼元从予游亦拜其侧其馀进士以门生礼来拜谢杂遝不记姓名圜桥门而观者万计都人以为斯文盛事昔未有也同寅举酒相属偶成四绝以纪其事 其一
- 龙潭 其二
- 宴桃源/如梦令 其二
- 蝶恋花 其二 咏枕儿
- 次韵十绝 其十 修养
- 寄句辅元
- 赠桃源大师还剡
- 标指六偈 水月
- 玉山道中五首 其一
- 清明日偶成
- 浣溪沙平韵十四部 其一
- 沽头闸下歌
- 寄郜侍御郜时以按鹾山西有所论劾不合移疾归魏 其二
- 题徐惟得冲漠斋十二绝 其四 南郭隐几
- 郭公祠 其二
- 西王母哀十首 其一
- 赠朱明府仲开二首 其一
- 住石莲洞赠念庵先生四首 其四
- 送聂瑶峰进士知南陵
- 香柚
- 得须竹鄂渚信知李雨苍长逝遥望鱼山哭之五首
- 鹧鸪天·光明顶
- 江城子
- 偈颂九十三首 其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