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颂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为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为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台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复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为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为第十五卷。
已阅 92312 次 |
喜欢 6703 次 ❤
-
十里湖山绕四门,游人朝暮隘重闉。楼台远近连郊郭,到处皆为水石邻。
-
四百僧居胜沃洲,北连高岭万松稠。似将天下江湖景,都作云屏置一州。
-
石径萦纡甚七盘,披榛策马上烟峦。回头却见临潢境,千里犹如指掌看。
-
湖上归时暮气侵,松香花露拂巾簪。万家灯火沙河里,月色相和廓暝阴。
-
鄞江东望水连空,越峤明峰几万重。谁识此行多乐事,挥毫一曲饮千钟。
-
南山到处待挥毫,逸似凌云羽翮飘。好著碧纱笼寺壁,更将金刻置岩标。
-
偶陪嘉约出重闉,自觉超然隔世尘。若欲遍游山下寺,直须经岁驻征轮。
-
乱枝轇轕翠阴圆,倚岫垂崖尽偃然。不为深根生触石,定应高干上摩天。
-
孤村四望百重山,使节相陪北度关。休叹光阴怀往昔,且看岩石自斓斑。
-
边城射猎取麑麛,夭䴠仁心所不为。鸣角秋山少閒日,标名邮馆客慵窥。
人物链接
- 望蓬莱
- 仲明父至宿明日遂行
- 谢刘判院
- 生女
- 饷馌歌
- 句 其九
- 送襄阳冯主簿
- 湖上杂诗
- 春兴 其二
- 题逸庵卷送王封君还庐陵
- 文渊阁大学士彭先生哀挽
- 太史萧宗乐半间园八咏 其五 橘乐山
- 赤城吕徽之博闻强识宋亡遂晦不仕一日大雪中至巨家易谷立堂下久之堂东偏众客方咏雪有分韵得蝶字者艾思不就徽之不觉失笑咸诘之曰汝何笑曰吾欲用滕王蛱蝶事耳众客皆惊阴知其为徽之也延之坐不可欲赒以谷辞既去使人尾之至其居地极幽阻及雪霁候焉荆扉竹屋不蔽风雨见桶中坐一妇人盖其妻也问徽之所在曰出捕鱼矣得于溪上具言所以来之意曰诸子可少留乃换酒共饮返宿道傍大楼下主人怪舆马之盛因言其状主人亦不知有徽之也明日求之则已迁居矣徽之
- 同烟客登太白酒楼次黄泰泉宫詹韵
- 山中八景为友人赋 其三 冈尾朝阳
- 答李明府椷遗葛履兼贶六韵问病二首
- 风中柳
- 点绛唇
- 南塘诗三首并序
- 同陆太祝鸿渐崔法曹载华见萧侍御留后说得卫抚州报推事使张侍御却回前刺史戴员外无事喜而有作三首 一
- 灵源清禅师赞五首 其一
- 观大洪淳公送觉上人颂演为四首 其四
- 过唐兴寺 其一
- 别张君玉二首 其二
- 重到霅陇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