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陈文蔚

朝代:(宋)

  陈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儿七十”推定),字才卿,学者称克斋先生,上饶(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从朱熹学。后聚徒讲学,与徐昭然等创为豫章学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著《尚书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传记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据)。有《克斋集》十七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明刻本附张时雨《陈克斋先生记述》,明嘉靖《广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六九有传。 陈文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张时雨崇祯十七年刻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展开内容】
  • 心兮如太虚,何恶亦何爱。吾庐寄吾兴,妙处端有在。于中忘岁时,畴觉屡迁代。但知曲肱眠,居然乐其内。无事户不出,此意谁能会。更约素心交,携书静相对。
  • 书阁高几寻,其高不可知。但见读书人,心与千古期。藉此閒旷地,端坐穷轩羲。世尘飞不到,月霁光风吹。况复揭扁榜,字画天下奇。妙有指南处,世人那易窥。昔闻堂上声,斲轮尝笑之。而子得深省,不觉糟粕遗。终日几案乐,舍此归其谁。
  • 岩筑无外求,莘耕有馀乐。既为尧舜民,自抱羲农朴。
  • 羞逐纷纷世所趋,东溪风月未尝孤。闭门蒿藋从渠长,堆案简编聊自娱。机括要须明活法,箪瓢非但守枯株。不观点也风雩意,洒落胸中一累无。
  • 曾参一唯外,相顾了无言。颜渊但如愚,永谢枝叶繁。后人谓二子,独得道之原。脱落章句卑,统宗而会元。谁知圣门教,入道固有门。非博奚反约,溯流乃求源。颜曾日用功,如海众水吞。及其成功后,木落归本根。固非求捷径,大学废讲论。李君敞高阁,驾言避俗喧。藏书比邺侯,日夕手自翻。百家期贯穿,目击万里存。上下洞今古,高深察乾坤。一旦忽融会,豁然破篱籓。笑彼习忘子,读书尝惮烦。
  • 饱食无馀事,逍遥散步行。清晖人不见,鸥鹭自相迎。
  • 小似武夷深更幽,地盘九曲一溪流。诛茆结屋虽成左,赢得青山自在游。
  • 没晓园林玉万株,最宜梅竹与茅庐。高人想见诗肩耸,乘兴还能访戴无。
  • 家家趁寒食,看花雒城里。孰知我辈人,屐去登山齿。千峰据其高,一览无馀美。小溪山下来,青烟林末起。俯瞰阛阓居,总在尘埃底。洒樽遽移下,诗兴良未已。因念读书人,故事为重纪。
  • 郭外多佳士,溪南好结庐。因君爱泉石,令我想风雩。既有琴书乐,应无世俗拘。谁能厌朝市,来此共须臾。
影相集珍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青铜飞天神兽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
  • 雕花银镜精品
  • 飞天神马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