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陈宓

朝代:(宋)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复,学者称复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干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历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展开内容】
  • 三年八日登高集,喜趁衰年尚健身。不为黄华浮白酒,世间难得是闲人。闻君欲作三山客,且约先衔九日杯。莫道隔年方再会,芙蓉恰恰绕湖开。
  • 马蹄千里踏春风,为爱河阳制锦工。首重儒宗新像设,不妨特地拜文公。宝剑韬藏久未伸,天生南浦一文人。好将玉匣呈岩电,洗出寒光万丈新。
  • 少年文学已精深,更向周程一派寻。千里求师宁惮远,殷勤要识圣贤心。我恨逢师较已迟,羡君早岁独先知。归时剩把遗书读,莫道□峰永别离。
  • 武陵佳处是桃源,谬说伊谁为探原。会得桃花流水意,归来休向俗人言。当年好礼一河间,今日躬行倍誉难。三百威仪皆曲中,胸中冰雪照人寒。
  • 艾轩门第多诸父,尚想高斋讲诵时。谁道风流今已泯,亲篇三复起予诗。读书岂但资闻见,穷理方能识重轻。孔孟格言如日月,更须师友与详评。剑津初筮著能名,大府今看佐属城。愧我赠行无好语,祇将戒惧与明诚。
  • 往时吾里有师儒,受业穷年邹鲁如。今日喜君求益友,萤窗共究圣贤书。赣上贫民最可怜,唯凭令佐予安全。正人况值为侯牧,抚字催科审后先。
  • 版舆当日到莆阳,盛事于今语未央。教子延师如学校,挥金提路作康庄。已登椿柏七旬算,终锡花钗九树妆。懿行在人今已矣,西风笳鼓助凄凉。
  • 使轺三度破胡尘,祇为忠谋不为身。后辈金缯能不吝,却嗤木强是前人。半生与士共饥寒,百万浑将一掷看。四十世官持簜节,活人无数奉亲欢。淮南草木旧知名,胡骑应愁水偃成。自是人豪长不死,如何肠断些歌声。
  • 周党不受禄,严光不为公。皆当建武圣,固守空山穷。丈夫各有志,未必不合中。所以二百载,鸿基系清风。彼浅者若人,一羽重于躬。向长不愿富,折像患不贫。奇祸伏所慕,藏身有馀珍。向来东陵侯,岂似种瓜人。茫茫宇宙间,不得自由身。
  • 作者去千载,心事如相期。嗟我苦生晚,昼想夜梦之。杨君妙古学,挥毫满乌丝。今人有如此,可不结新知。昧者不自觉,役役尘土中。丈夫意有在,肯与儿辈同。毫锥可济世,不论汗马功。得君起予句,使我铭诸胸。后生若无闻,诸老久矣衰。西蜀惜子云,南闽见孙枝。文章擅妍丽,草木春葳蕤。从君授真诀,恐我无仙姿。君诗企风雅,圣处同天工。笔阵有前敌,一战可勒功。夜光谢牛斗,耿耿崔嵬凶。肯顾马千驷,甘心因诗穷。下帷抱遗经,比邻窥半面。万里上鹏程,九秋骞鹗荐。君乎真可人,我实未几见。请为金石交,功名期铁研。
影相集珍
  • 青铜飞天神兽
  • 斗彩鸣凤盘
  • 上古雕纹玉环
  • 明清雕字古玉
  • 人兽互戏盘云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