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徐俯

朝代:(宋)

  徐俯(1075~1141)宋代官员,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人,后迁居德兴天门村。徐禧之子,黄庭坚之甥。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参知政事。后以事提举洞霄宫。工诗词,著有《东湖集》,不传。
更 多

生平

  徐俯7岁能作诗,为舅父黄庭坚所器重。因父亲徐禧死于国事,承袭父爵被授任通直郎,后升司门郎。靖康元年(1126),金军围攻汴京(今河南开封),次年攻陷东京,张邦昌僭位称帝,建立傀儡政权。徐俯不屑与奸佞为伍,愤而辞官回家。当时朝廷有的官员为避张邦昌讳,连自己的名字都改掉了。徐俯听说这件事,气愤难忍。他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将家里的婢女取名“昌奴”,遇有客人来访,就大声呼唤昌奴前来驱使,以此表示对张邦昌的鄙夷。张邦昌和他的傀儡政权很快就消失了。建炎(1127—1130)初,内侍郑谌赏识徐俯的品行和文才,向宋高宗荐举,胡直儒、汪藻等当朝大臣也极力推荐,徐俯因而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中书舍人。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后因与宰相赵鼎政见不合,贬为洞霄宫提举。绍兴九年(1139),知信州。不久因病辞官返乡,终老德兴。

文学创作

  徐俯是宋代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著有《东湖居士集》6卷。早期诗风受黄庭坚影响,崇尚疲硬,强调活法,要求“字字有来处”,提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晚年的徐俯,在诗歌创作中力求创新,诗风趋向平实自然,清新淡雅,别具一格。歌咏德兴故园的《春游湖》(一名《新营市》)是徐俯晚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七言绝句以明快的风格、富有动感的语言描绘出一幅雨后山乡春景图。诗云:“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水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1]”《全宋诗》、《宋诗三百首》等诗集都不约而同将此诗收入其中。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徐俯病逝德兴家中。数百年后,人们还记着这位做人、作诗都别具一格的先贤。清代谢启昆《读全宋诗仿之遗山论诗绝句》一诗赞道:“横塘春绿满东湖,不肯因人作步趋。风节谓阳真不愧,闺中有婢唤唱奴。”诗的前二句说的是作诗,后二句说的是为人,短短四句,对徐俯的诗风人品作出了极为精当的评价。

【展开内容】
  • 履霜颇强健,晨兴恣所适。两儿休篮舆,呼客同蜡屐。危桥出隘巷,凭高聊物色。蒿然但林莽,芜废长荆棘。井灶那复移,江山依旧碧。要知千载下,怀贤求所历。
  • 人言春事已,我言未遽央。试向后湖去,菰叶如许长。
  • 十年不复上南楼,直为干戈作远游。满地江湖春入望,连天章贡水争流。青云聊尔居金马,紫气还应射斗牛。公是主人身是客,举觞登望得无愁。
  • 正言邹子独留名,法从梅公尚有亭。药是苦言能治瘴,竹生屈曲坐看经。风前云似秋前赤,雨后山能烧后青。恋土怀乡频作恶,怀贤感旧叹飘零。
  • 五日十日一水石,此言虽工盖其迹。请看天地开辟初,炼就日魂镕月魄。贵人费尽数寸管,中有江湖万里客。
  • 君过秋浦正逢秋,亦到枞阳皖水头。九派先将明月去,三峰少为白云留。
  • 君家近市,所见天咫。庭户之间,容光能几。莼蒲之中,江湖之涘。云碧万顷,长空千里。
  • 便风击鼓太平州,斜日落帆大信口。二年两见黄山塔,平生不饮姑孰酒。
  • 南人北人朝暮船,东梁西梁今古天。兹地何时复回首,溯流千里到家园。
  • 云洞看云坐,月岩和月留。元来是野老,强唤作知州。

2 3 4 5 6 7 8 >

影相集珍
  • 青铜飞天神兽
  • 斗彩鸣凤盘
  • 雕花银镜精品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
  • 双龙戏首对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