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高观国

朝代:(宋)

  高观国,南宋词人。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更 多

作品特点

  高观国的词作,句琢字炼,格律谨严。继承了周邦彦的传统,同时也受到"体制高雅"的姜夔词风的影响,所以又被称为姜夔的羽翼(汪森《词综》序)。他同史达祖交谊厚密,叠相唱和。竹屋、梅溪,一时并称。陈造在高观国的词集《竹屋痴语》序中说:"其与史邦卿皆周秦之词,所作要是不经人道语。其妙处少游(秦观)、美成(周邦彦),若唐诸公亦未及也。"(《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张炎在《词源》中也说:"秦少游、高竹屋、姜白石、史邦卿、吴梦窗此数家格律不侔,句法挺异。俱能特立清新之意,删削靡曼之词,自成一家,各名于世。"可见对高观国的词历来评价甚高。其词如"岸花香到舞衣边,汀草色分歌扇底"(〔玉楼春〕),有柳欹花□的风致。又如"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吟思怯,暮云重"(〔贺新郎〕《赋梅》),亦清隽可喜。不过他有的作品,如"古驿烟寒,幽垣梦冷,应念秦楼十二"(〔齐天乐〕《中秋夜怀梅溪》),未免勾勒太露,失于浅薄。冯煦所云"竹屋精实有余,超逸不足"的情况,也确实是存在的。
【展开内容】
  • 燕脂染出春风锦。生怕黄昏人有恨。雨难揩泪玉环娇,烟不遮愁红袖冷。 醉魂吹断香魂静。拂拂翠眉羞带粉。最怜新燕识风流,只为春寒消瘦损。
  • 多时不踏章台路。依旧东风芳草渡。莺声唤起水边情,日影炙开花上雾。 谢娘不信佳期误。认得马嘶迎绣户。今宵翠被不春寒,只恐香秾春又去。
  • 几双海燕来金屋。春满离宫三十六。春风翦草碧纤纤,春雨浥花红扑扑。 卫姬郑女腰如束。齐唱阳春新制曲。曲终移宴起笙箫,花下晚寒生翠谷。
  • 唤起一襟凉思,未成晚雨,先做秋阴。楚客悲残,谁解此意登临。古台荒、断霞斜照,新梦黯、微月疏砧。总难禁。尽将幽恨,分付孤斟。 从今。倦看青镜,既迟勋业,可负烟林。断梗无凭,岁华摇落又惊心。想莼汀、水云愁凝,闲蕙帐、猿鹤悲吟。信沈沈。故园归计,休更侵寻。
  • 芙蓉羞粉香,倚竹窥烟霁。眼带楚波寒,骨艳春风醉。 谁传侧帽情,想解遗鞭意。红叶可怜秋,不寄相思字。
  • 春笼云润香,露湿青蛟瘦。偷学汉宫妆,舞彻霓裳后。 酥胸紫领巾,冰翦柔荑手。有意入罗囊,不肯成春酒。
  • 野泉春吐芽,泥湿随飞燕。碧涧一杯羹,夜韭无人翦。 玉钗和露香,鹅管随春软。野意重殷勤,持以君王献。
  • 飞花澹澹风,破暖疏疏雨。香润玉阶尘,翠湿纱窗雾。 钿筝离雁行,宝箧留钗股。惟有凤楼魂,夜夜江南路。
  • 香惊楚驿寒,瘦倚湘筠暮。一笛已黄昏,片月尤清楚。 沈沈冰玉魂,漠漠烟云浦。酸泪不成弹,又向春心聚。
  • 蓬莱一捻云,彻骨龙涎染。风味韵而芳,笑语柔而婉。 花娇绿鬓寒,酒凝清歌怨。翠幄已烟秾,银烛重休翦。

1 2 3 4 5 6 >

影相集珍
  • 青铜飞天神兽
  • 上古雕纹玉环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母子象尊
  • 鎏金卧犬兽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