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已阅 112031 次 |
喜欢 3493 次 ❤
-
非本韩国诸公子,胡乃人形心蝮虺。身既入秦而媚秦,肆无忌惮浮商李。狂言著书三十篇,读者能无污唇齿。且言仁义不足用,唯有严刑堪致治。斯言岂足称人言,反悖经常灭天理。助秦为虐犹庶几,名教不容良可耻。昔者韩虔尝篡晋,远溯其源固应尔。吾欲火书而人人,周孔之道不如是。
-
悠悠涉长途,西日照禾黍。回首睇关山,故乡在何许。秋风吹栎林,忧思莫能禁。同怀不可见,日暮空沈吟。方矜美少年,倏忽伤丑老。百年能几何,况复不长保。存者日已少,逝者日已多。荣华亦难恃,薤露有遗歌。
-
逝水向东流,前后浪相续。尼父达机兆,川上叹不足。人生天地间,百年诚短促。菁华草头露,光景风中烛。两鬓成枯蓬,萧萧不再绿。那知今日欢,不是明朝哭。所仰唯圣贤,亦复归鬼录。而况顽冥者,厥身沈利欲。随流不知返,终世常仆仆。大化一朝尽,腐灭同草木。岂若黄绮徒,居然在空谷。于焉自逍遥,其人美如玉。吾生千载馀,犹知慕遐躅。寤寐斯不忘,耿耿在心目。
-
偶泛扁舟向海埏,初非有意访神仙。蓬莱方丈不可问,汉武秦皇空复然。水上楼台皆蜃气,石间膏馥是龙涎。麻姑曾共方平说,行复扬尘变土田。
-
清修二师持远徒,麻衣草座深山居。心如莲花不著水,身似孤云行太虚。记得茅堂明月夕,同汲寒泉煮白石。多年不见拟相寻,秋风落叶迷行迹。
-
故人相别去,岁月良已深。人皆寄音书,我唯寄其心。心真无转移,音书有浮湛。所寄匪有它,但愿保斯谌。毋为威武屈,毋为富贵淫。与其常戚戚,不如自愔愔。但使吾道存,何伤贫病侵。难与昧者言,托之于长吟。
-
疏索复疏索,世道今难托。骥騄筋力残,鸾凰羽毛落。林公古人徒,风期谅如昨。归来乎山中,携手共行乐。
-
夜来有清梦,梦见山阴客。宛然过兰亭,分吟坐苔石。晓闻在湖寺,挥麈论经席。会面安可期,相思春草碧。
-
居士性无染,栽莲遍芳洲。宛在东林社,如乘太一舟。清香入书帷,净色涵衣篝。尚友千载间,宗雷亦君俦。
-
四海寥寥孰可宗,唯知溪上有溪翁。乾坤尽入文心里,今古同归醉眼中。梅子熟时明祖意,竹君多处振清风。野人祇是空相忆,浙水闽山信不通。
人物链接
- 华不注行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一
- 送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
- 再答 其一
- 梦归
- 大水次友人韵
- 汪圣权自开寿域作小亭其前植桂环之谒予作扁有诗云不分桂籍一毫月枉踏槐花十八秋其志亦可悲也已为题曰桂穴而系之诗
- 忆昔乡居十一月二十日醉书四首 其四
- 海棠春 海棠花
- 题坦腹江亭图
- 寄蘧行素
- 题扇赠林亨大以字起韵
- 送谢郎中彦奎回春晓曲
- 自仪真入大江
- 次祝大参别韵
- 访钱塘袁简斋太史于金陵之随园太史有诗赠行并题梅花诗话夜宿小仓山房赋
- 风入松 丁韬汝雨中过访曾波阁
- 代寿山东中丞朱母程太夫人八秩有四初度三首
- 落花有感
- 咏冬瑰花(奉和中书李舍人昆季咏寄徐郎中之作)
- 句 其二
- 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 其二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其四○
- 梅花 其二
- 句 其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