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昌祺
文学成就
永乐十七年,谪役房山期间,昌祺仿拟瞿佑《剪灯新话》创作了《剪灯馀话》,借以抒写胸臆。胡广、曾棨、李时勉等人都曾为此书作序跋。《剪灯馀话》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今整理本均为5卷22篇(增入《还魂记》、《至正妓人行》两篇),成书于永乐
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作者以此表达他“善可法,恶可戒,表节义,砺风俗”之义。其中《长安夜行录》、《鸾鸾传》、《琼奴传》等篇,一方面揭露了封建权要、强暴势力以及封建礼教的罪恶,一方面赞扬了男女青年自由的爱情,但最后总给人物加上“节义”之名。《田洙遇薛涛联句记》、《江庙泥神记》是写人与鬼神相爱。其他如《青城舞剑录》,颂扬了隐居的侠士正直豪侠的气质;《泰山御史传》通过对阴间作官者的议论,抨击官场的黑暗;而《何思明游酆都录》写阴间地府事,以图对世人起到“惩恶扬善”之效。
《剪灯馀话》“缛丽丰蔚,文采烂然”(曾棨序),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艺术性较高。如《芙蓉屏记》、《秋千会记》、《还魂记》等篇均被明末凌□初等人改为拟话本。惟作者自炫文才,作品中插入不少诗词,嫌累赘。 昌祺本人也写了序言,叙述了《剪灯余话》成书的原委。《余话》序云:“矧余两涉忧患,饱食之日少,且性不好博奕,非籍楮墨吟弄,则何以豁怀抱,宣郁闷乎?”又云“若余者,则负谴无聊,姑假此以自遣,初非平居有意为之,以取讥之大雅。”由于文艺在当时是文人雅士不屑为的,昌祺亦因此颇受讥议。他死后“议祭于社,乡人以此短之。”都穆《都公谈纂》也说:“景泰间,韩都宪雍巡抚江西,以庐陵乡贤祀学宫,昌祺独以作《余话》不得入,著述可不慎欤!”
李昌祺另著有《运甓漫稿》7卷。
-
名品擅维扬,嫣然共颉颃。总专倾国艳,难辨是谁香。窈窕千般态,娉婷一种妆。螽斯端有兆,宜尔预呈祥。
-
楼子花王副,根同蒂亦连。固知皆雅淡,孰敢别蚩妍。绣阁云鬟并,妆台月貌联。暖风香雾里,向背总堪怜。
-
南北两峰前,逢春物物妍。露桃临水岸,烟柳隔江船。古庙寻嘉泽,幽亭访冷泉。游人都载酒,来往六桥边。
-
芳树垂岩暗,丛篁傍石低。虹流双涧远,笏卓数峰齐。棋许高人对,琴教小竖携。湖山皆秀丽,无处不堪题。
-
窈窕洞无门,寥寥隔世氛。板桥穿竹筱,苔壁缀松根。孤嶂摩云秀,飞泉触石喧。不知何道士,收露点玄文。
-
积素晃溪山,人家尽掩关。客舟寒尚挽,渔桨暝初还。老树高低岸,残芦曲折湾。欲投峰顶寺,冰滑路难攀。
-
山暗云霾树,潮生水到门。野航乘一苇,村酿醉孤尊。夜火燃松节,晨餐煮芋根。自谙栖遁志,富贵不须论。
-
荷衣兰作佩,药槛席为门。淡泊幽情远,真淳古道尊。花飘仁在核,叶落液归根。消息盈虚理,当从达者论。
-
地险过牛渚,林幽类鹿门。恋兹耕钓乐,忘却缙绅尊。扫石安茶灶,携书坐竹根。衰荣相倚伏,天道妙难论。
-
杖屦归田日,山林养病时。缶无陶令粟,笈有杜陵诗。蒲柳身空老,松筠性不移。何由重会面,相与话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