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昌祺
文学成就
永乐十七年,谪役房山期间,昌祺仿拟瞿佑《剪灯新话》创作了《剪灯馀话》,借以抒写胸臆。胡广、曾棨、李时勉等人都曾为此书作序跋。《剪灯馀话》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今整理本均为5卷22篇(增入《还魂记》、《至正妓人行》两篇),成书于永乐
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作者以此表达他“善可法,恶可戒,表节义,砺风俗”之义。其中《长安夜行录》、《鸾鸾传》、《琼奴传》等篇,一方面揭露了封建权要、强暴势力以及封建礼教的罪恶,一方面赞扬了男女青年自由的爱情,但最后总给人物加上“节义”之名。《田洙遇薛涛联句记》、《江庙泥神记》是写人与鬼神相爱。其他如《青城舞剑录》,颂扬了隐居的侠士正直豪侠的气质;《泰山御史传》通过对阴间作官者的议论,抨击官场的黑暗;而《何思明游酆都录》写阴间地府事,以图对世人起到“惩恶扬善”之效。
《剪灯馀话》“缛丽丰蔚,文采烂然”(曾棨序),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艺术性较高。如《芙蓉屏记》、《秋千会记》、《还魂记》等篇均被明末凌□初等人改为拟话本。惟作者自炫文才,作品中插入不少诗词,嫌累赘。 昌祺本人也写了序言,叙述了《剪灯余话》成书的原委。《余话》序云:“矧余两涉忧患,饱食之日少,且性不好博奕,非籍楮墨吟弄,则何以豁怀抱,宣郁闷乎?”又云“若余者,则负谴无聊,姑假此以自遣,初非平居有意为之,以取讥之大雅。”由于文艺在当时是文人雅士不屑为的,昌祺亦因此颇受讥议。他死后“议祭于社,乡人以此短之。”都穆《都公谈纂》也说:“景泰间,韩都宪雍巡抚江西,以庐陵乡贤祀学宫,昌祺独以作《余话》不得入,著述可不慎欤!”
李昌祺另著有《运甓漫稿》7卷。
-
华屋山丘事已非,先朝遗老近来稀。徒令过客题新冢,犹有行人款旧扉。衰柳谩馀陶令宅,荒苔空没子陵矶。故园朋好凋零尽,暮雨寒云吊鹤飞。
-
寂寂空林长薜萝,集芳园里落花多。幽堂有石铭先泐,旧宅无人客独过。海内生刍惭古道,淮南丛桂想遗歌。山阳回首悲邻笛,欲赋招魂奈尔何。
-
客里登高思欲飞,乾坤但觉此生微。关河迢递亲垂老,松菊荒凉人未归。六代空台馀古塔,几家新冢对斜晖。寒烟蔓草西风外,惟有秋荷好制衣。
-
久忘轩盖身将老,高卧云林事总抛。酒熟只知留客醉,家贫惟喜借书抄。云迷高树猿窥果,叶坠空林鹤缉巢。试问白驹空谷里,几人黄发在衡茅。
-
都门秋树叶纷纷,惆怅西风袂忍分。头戴铁冠辞魏阙,手持玉斧过吴门。孤村远磬敲残月,极浦归帆没断云。为报霜台骢马使,南宫倦客久离群。
-
白下相逢政早秋,异乡还喜暂淹留。关河远道同为客,风雪残年独宦游。冒雨归鸿投极浦,经霜落叶在扁舟。尊前谩遣离情散,醉后翻成别泪流。
-
劳歌一曲黯离忧,酒尽人分不可留。独树斜阳回夕鸟,孤舟残雪溯寒流。行临湍水潇泷险,家在圆塘别业幽。欲折疏麻采衡杜,秋风零落满沧洲。
-
明时自笑离群久,中岁仍伤送别频。暮雪梅花残臈酒,东风杨柳上京人。仲容年少青云早,杜牧才衰白发新。西抹东涂成昨梦,天涯空忆杏园春。
-
下方无计避浮名,且向空门话道情。久废琴书缘性懒,乍抛章绶觉身轻。山僧腊共双松古,野客心同片月清。亦欲断缘依法住,经函茗椀了馀生。
-
东溪不减浣溪名,竹径柴门事事清。只与渔樵长混迹,自缘轩冕久忘情。夕阳晒翅鸬鹚饱,秋水浮滩舴艋轻。肯使身名入城府,沧浪日日濯尘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