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陈恭尹

朝代:(明末清初)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更 多

生平

  陈恭尹“修髯伟貌,气局深沉”,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与陈子壮、张家玉一起,被尊为“岭南三忠”。隆武二年(1646)清军陷广州,其父陈邦彦举兵抗清,兵败被俘,被清军寸磔于市,全家除陈恭尹侥幸逃走外均同时遇难。丧亲之痛,延续到陈恭尹晚年,仍无法释怀。他晚号“独漉子”,取自古乐府:“独漉独漉,水深泥触。……父冤不报,欲活何为!”南明时,陈恭尹进朝泣陈其父为国殉难情状,永历帝授以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之职。

  其父陈邦彦是明末清初广东抗清斗争的发起人之一,也是一位享有声誉的宿儒。他自小受父亲的思想影响颇深,并在父亲的指教下攻读诗书,擅长写诗作赋。永历元年(1647),他的父亲于战败后被清军俘获并处死,全家除陈恭尹侥幸逃走外均同时遇难。其后,他为报家仇而参加反清斗争,并往返于福建、浙江、江苏等地联系抗清的各地义军。永历十二年(1658),他赴云贵一带欲投奔南明永历帝,未遇,遂返回增城定居。至永历十六年(1662),南明永历帝被清廷俘获处死,陈恭尹中止了联络反清志士的活动,潜居家乡专致读书达十几年之久。其间,与名诗人屈大均结交甚深,并一度与平南王尚可喜有诗词唱酬的交往。永历三十二年(1678),因与尚可喜有旧交而被指涉嫌参与“三藩之乱”遭官府逮捕下狱。被关押半年后始出狱,定居在广州城南。自此后他的意志较消沉,移志于诗词歌赋的创作,与友人结成诗社相互唱和,被时人称为“岭南七子”。陈恭尹的诗尤擅七律诗。他的诗大多以感怀身世,矢志抗清、反映民疾及描述岭南风物为主题。晚年虽多与清廷权贵唱酬,但始终不肯出任新朝的官职。他为其居所取名“独漉堂”,以暗喻家仇未报,匡复之志未灭之意。他的隶书书法为清初独步广东的第一人。遗著有《独漉堂集》。

  南明亡后,陈恭尹定居广州,与友人何衡、何绛、陶窳、梁梿相与砥砺名节,发愤读书,世称“北田五子”。 后“三藩之乱”爆发,屈大均从吴军于桂。陈恭尹与屈相交甚深,又“以名重为时所指目”,永历三十二年(1678),陈恭尹被捕下狱,关押二百日后始得解脱。从此心怀畏惧,壮志渐消,避迹隐居,自称“罗浮布衣”。晚年寄情诗酒,曾与清廷权贵唱酬,曾被梁梿当面叱问“何事而仆仆走风尘?”又被讥讽“可怜一代夷齐志,错认侯门是首阳”。但陈恭尹并非改弦更张,他终其一生仍不仕清。冯奉初在其传记中解释,与权贵唱酬是陈求自保之策:“及得脱,自念身历沧桑,恐终不为世所容,乃筑室羊城之南,以诗文自娱;贵人有折节下交者,无不礼接。“于是冠盖往来,人人得其欢心。议者或疑其前后易辙,不知其避祸既深,迹弥近而心弥苦矣。” 这也是为什么陈恭尹之前自号“半峰”,表示初老山林的志向,晚年把号改为“独漉”,身世之痛反而隐含更深。晚年,陈恭尹在广州育贤坊建小禺山舍,以遗民身份终老。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病逝于广州,葬于市郊祥云岭南麓。


人物年表

明崇祯四年(1631)九月二十五日(10月20日),在广东省顺德县出生。

崇祯十六年(1643)(12岁),丧母。

永历元年(1647)(16岁),父陈邦彦抗清战败,被俘获处死。家人或被清兵杀害,或死于战乱;出逃南海弼唐,后被湛粹接到增城新塘。

永历五年至八年(1651-1654)(20-23岁),在福建、江西、浙江、江苏一带,避难,访友,进行反清复明活动。

永历八年(1654)春,增城新塘,与湛粹次女湛银成婚。

永历十二年(1658)(27岁),前往云贵,欲投奔南明永历帝,因清军封锁,行至湖南湘潭,改道北上,转徒湖北、江苏、河南,继续进行复明活动。

永历十三年(1659)(28岁),探听永历帝逃至缅甸,失望返回增城新塘。

永历十五年(1661)(30岁),闻永历帝被俘,携眷隐居顺德羊额。

永历二十二年(1668)(37岁),湛氏夫人病逝。移居增城新塘。

永历三十二年(1678)(47岁),被指涉嫌参与“三藩之乱”,遭官府逮捕下狱,被关押半年多,出狱后定居广州城南。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四月十三日(5月30日)(69岁),病逝于广州。


诗作特色

  陈恭尹的诗前后内容有所不同,然而眷怀故国之思,未尝消释。七言律诗对仗工整,又多巧思,绵丽中仍多哀感苍凉之慨。如“猛士不带剑,威武岂得申?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拟古》之三)。“西湖歌舞春无价,南宋楼台暮有云。休恨议和口相国,大江犹得百年分”(《西湖》)。此外如《西湖杂兴》、《虎丘题壁》、《崖门谒三忠祠》、《九日登镇海楼》等篇,也都寄托遥深。五古《感怀》及七古《耕田歌》等篇,则反映了人民所受的苦难。他的诗抒写性情而自成风格,尤擅七律诗,为诗坛所推崇。他提出诗歌贵在创新,求新于性情而不必求新于字句,求妙于立言而不必专斯于解脱的见解,反对盲目崇古与拟古。《三编清代稿钞本》收录有其诗作达54首,多为长诗,主体兼擅,手触肩倚,莫不中音。

【展开内容】
  • 密云自西郊,良苗望膏泽。长虹久不散,小雨滋蟊贼。日月煎本根,青黄变生色。结发为老农,终年不一穫。高门纵杯酒,大笑糟糠客。感念愚公言,子孙世其力。努力饰镃基,春明候南陌。
  • 往者不可追,来者不可期。俯首为今人,举体无一宜。有目厌兵革,有耳闻号啼。有腹饱糠覈,有足履祸枢。赤舌有如火,更以焚其躯。
  • 高台临广池,梧桐百馀尺。上有一尊酒,可以永今夕。明月生东隅,浩荡无拘迫。君子多暇豫,小人聊燕息。人生有如影,终始为形役。拔箭射虚空,箭尽弓亦折。步出城北门,垒垒山上石。下有忘忧人,千秋托松柏。
  • 荷丝织为衣,禦寒终不温。章句小儒生,安识经与纶。高冠带金玉,端坐如鬼神。轻车从肥马,游宴无冬春。志士沈下僚,能智岂获伸。大盗从西来,击钟召群臣。空复见异类,何以张吾军。大者为鸡狗,鸣吠从他人。小者如蛹蚕,只自营其身。
  • 九月悲风始,边土何惨慄。积雪齐高城,惊沙蔽寒日。斧冰持饮马,凿地求鼠实。月盛角弓强,三军夜恒出。合战阴山下,矢尽归途失。手斩郅支头,献俘凤凰阙。阙庭侍从士,卧起佳人侧。日晏下朝归,酌酒弹鸣瑟。十年为汉将,甲胄行虮虱。一语不相能,投身对刀笔。
  • 事君如四时,成功者为客。君子慎其言,只以求忠益。小人躁于名,噭噭沽其直。疾疢卒不除,上下成乖隔。为臣固当戒,为君独宜择。曲突弗先图,头额为焦灼。忠言有如鸦,佞言有如鹊。鹊鸣人所喜,鸦鸣人所唶。
  • 海滨何遥遥,遥遥三千里。一里一千家,家家生荆杞。空房乳狐兔,荒沼游蛇虺。居人去何之,散作他乡鬼。新鬼无人葬,旧鬼无人祀。相逢尽一哭,万事今如此。国家启封疆,尺地千弧矢。人民古所贵,弃之若泥滓。大风断松根,小风落松子。松根尚不惜,松子亦何有。
  • 番禺古都会,佳哉郁嵯峨。三江交洪流,海水扬清波。刘项争帝业,闭关自秦佗。黄屋与左纛,老夫聊自娱。山川足霸气,往往开雄图。中原鼎沸日,肝脑涂干戈。光岳气虽分,生齿存亦多。海国诚富强,金铁兼盐鹾。百货走天下,五兵雄诸华。盛朝为外府,乱政求金车。使者道相望,下民方荐瘥。北临汉台上,怅望伤如何。
  • 野犬吠行人,深巷闻荒鸡。荡子今何之,有司在门闾。朝出伏草间,夜起匍匐归。有亲谁当养,有田莫耘耔。岂敢负公家,有罪诚当治。甘瓜生井傍,百尺蔓其枝。祸来常无根,免身为令谋。
  • 梦登首阳山,郁哉何巍巍。上有二子坟,下有蕨与薇。宁从白鹤巢,不从凤鸟飞。白鹤来有常,凤鸟来无时。子胥耕吴野,少伯困会稽。一旦先埃尘,千秋有馀悲。
影相集珍
  • 精品猴面古玉饰
  • 人兽互戏盘云古玉
  • 斗彩鸣凤盘
  • 精美青花瓷珍品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