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陈恭尹

朝代:(明末清初)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更 多

生平

  陈恭尹“修髯伟貌,气局深沉”,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与陈子壮、张家玉一起,被尊为“岭南三忠”。隆武二年(1646)清军陷广州,其父陈邦彦举兵抗清,兵败被俘,被清军寸磔于市,全家除陈恭尹侥幸逃走外均同时遇难。丧亲之痛,延续到陈恭尹晚年,仍无法释怀。他晚号“独漉子”,取自古乐府:“独漉独漉,水深泥触。……父冤不报,欲活何为!”南明时,陈恭尹进朝泣陈其父为国殉难情状,永历帝授以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之职。

  其父陈邦彦是明末清初广东抗清斗争的发起人之一,也是一位享有声誉的宿儒。他自小受父亲的思想影响颇深,并在父亲的指教下攻读诗书,擅长写诗作赋。永历元年(1647),他的父亲于战败后被清军俘获并处死,全家除陈恭尹侥幸逃走外均同时遇难。其后,他为报家仇而参加反清斗争,并往返于福建、浙江、江苏等地联系抗清的各地义军。永历十二年(1658),他赴云贵一带欲投奔南明永历帝,未遇,遂返回增城定居。至永历十六年(1662),南明永历帝被清廷俘获处死,陈恭尹中止了联络反清志士的活动,潜居家乡专致读书达十几年之久。其间,与名诗人屈大均结交甚深,并一度与平南王尚可喜有诗词唱酬的交往。永历三十二年(1678),因与尚可喜有旧交而被指涉嫌参与“三藩之乱”遭官府逮捕下狱。被关押半年后始出狱,定居在广州城南。自此后他的意志较消沉,移志于诗词歌赋的创作,与友人结成诗社相互唱和,被时人称为“岭南七子”。陈恭尹的诗尤擅七律诗。他的诗大多以感怀身世,矢志抗清、反映民疾及描述岭南风物为主题。晚年虽多与清廷权贵唱酬,但始终不肯出任新朝的官职。他为其居所取名“独漉堂”,以暗喻家仇未报,匡复之志未灭之意。他的隶书书法为清初独步广东的第一人。遗著有《独漉堂集》。

  南明亡后,陈恭尹定居广州,与友人何衡、何绛、陶窳、梁梿相与砥砺名节,发愤读书,世称“北田五子”。 后“三藩之乱”爆发,屈大均从吴军于桂。陈恭尹与屈相交甚深,又“以名重为时所指目”,永历三十二年(1678),陈恭尹被捕下狱,关押二百日后始得解脱。从此心怀畏惧,壮志渐消,避迹隐居,自称“罗浮布衣”。晚年寄情诗酒,曾与清廷权贵唱酬,曾被梁梿当面叱问“何事而仆仆走风尘?”又被讥讽“可怜一代夷齐志,错认侯门是首阳”。但陈恭尹并非改弦更张,他终其一生仍不仕清。冯奉初在其传记中解释,与权贵唱酬是陈求自保之策:“及得脱,自念身历沧桑,恐终不为世所容,乃筑室羊城之南,以诗文自娱;贵人有折节下交者,无不礼接。“于是冠盖往来,人人得其欢心。议者或疑其前后易辙,不知其避祸既深,迹弥近而心弥苦矣。” 这也是为什么陈恭尹之前自号“半峰”,表示初老山林的志向,晚年把号改为“独漉”,身世之痛反而隐含更深。晚年,陈恭尹在广州育贤坊建小禺山舍,以遗民身份终老。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病逝于广州,葬于市郊祥云岭南麓。


人物年表

明崇祯四年(1631)九月二十五日(10月20日),在广东省顺德县出生。

崇祯十六年(1643)(12岁),丧母。

永历元年(1647)(16岁),父陈邦彦抗清战败,被俘获处死。家人或被清兵杀害,或死于战乱;出逃南海弼唐,后被湛粹接到增城新塘。

永历五年至八年(1651-1654)(20-23岁),在福建、江西、浙江、江苏一带,避难,访友,进行反清复明活动。

永历八年(1654)春,增城新塘,与湛粹次女湛银成婚。

永历十二年(1658)(27岁),前往云贵,欲投奔南明永历帝,因清军封锁,行至湖南湘潭,改道北上,转徒湖北、江苏、河南,继续进行复明活动。

永历十三年(1659)(28岁),探听永历帝逃至缅甸,失望返回增城新塘。

永历十五年(1661)(30岁),闻永历帝被俘,携眷隐居顺德羊额。

永历二十二年(1668)(37岁),湛氏夫人病逝。移居增城新塘。

永历三十二年(1678)(47岁),被指涉嫌参与“三藩之乱”,遭官府逮捕下狱,被关押半年多,出狱后定居广州城南。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四月十三日(5月30日)(69岁),病逝于广州。


诗作特色

  陈恭尹的诗前后内容有所不同,然而眷怀故国之思,未尝消释。七言律诗对仗工整,又多巧思,绵丽中仍多哀感苍凉之慨。如“猛士不带剑,威武岂得申?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拟古》之三)。“西湖歌舞春无价,南宋楼台暮有云。休恨议和口相国,大江犹得百年分”(《西湖》)。此外如《西湖杂兴》、《虎丘题壁》、《崖门谒三忠祠》、《九日登镇海楼》等篇,也都寄托遥深。五古《感怀》及七古《耕田歌》等篇,则反映了人民所受的苦难。他的诗抒写性情而自成风格,尤擅七律诗,为诗坛所推崇。他提出诗歌贵在创新,求新于性情而不必求新于字句,求妙于立言而不必专斯于解脱的见解,反对盲目崇古与拟古。《三编清代稿钞本》收录有其诗作达54首,多为长诗,主体兼擅,手触肩倚,莫不中音。

【展开内容】
  • 自得传心印,年来出院稀。苦吟诗体瘦,蔬食病身肥。地静风吹竹,池凉水溅衣。空江相忆处,白鸟夕东飞。
  • 仙山终古少行踪,绝顶良宵不易逢。暗积落花归上界,倒悬明月照西峰。江潮应瀑声千里,海气成霞色万重。一线日轮天已晓,远鸡才报下方钟。
  • 碧削群峰列四垣,仙宫高坐不知寒。春前萤火明丹灶,夜静流星落斗坛。几穴雕梁巢白蚁,一家衰草住黄冠。山尊对语梅花下,福地而今路亦难。
  • 竹窗虚掩读书堂,远近游踪日已黄。舍瑟定偕童子去,采芝还入老人行。苔侵旧绿缘金井,花散高红点石床。一度不留君未惜,年年归路属春阳。
  • 江楼频约落花间,乱世幽期岂待闲。几度莺声逢旧国,二年春色各柴关。新虹映日收残雨,积水浮天出断山。目极故人居可见,布帆无恙夕空还。
  • 落日临大河,游子有叹声。与君结交初,十五侍亲庭。中间一杯酒,各有万里行。飘飖沅湘水,迢递辽阳城。归来何所得,白发三四茎。云中有哀鸟,遗我一尺缯。上言所相思,乘龙冉遐征。呜呼永决绝,况当别良朋。踟蹰欲有言,泪下先承缨。丈夫射桑弧,岂曰期一身。大耻且不雪,独善有何称。
  • 画布作鸿鹄,天下齐张弓。哀哉晚世士,不幸有其心。有心尚可容,有口能兴戎。愿君为坚金,不愿为贞松。松高风飕飕,众草难为秋。
  • 潜鱼脱于渊,濡沫犹相依。何况双鹓雏,羽翼当未飞。别子未经旬,中心恒苦饥。析我园中薪,言烹菽与葵。小子从外来,有客缁其衣。披衣急出户,果谐心所思。相携历堂阶,欢极无文仪。素琴为君弦,浊酒为君开。
  • 酒浊不可饮,弦悲难重陈。平生废蓼莪,念子有老亲。虽无爵与禄,色养逾八珍。胡风自西来,四海同其尘。枭獍言大孝,乌哺为不仁。勉哉反古道,独立如披榛。葵花虽不实,犹能安其根。君子垂令名,所以扬二人。
  • 海中何所有,有树名三珠。上有同巢鸟,分飞从鹓雏。西飞黑水头,北飞越黄河。远者啄玉门,戛戛鸣天都。路长羽翼短,力尽归其居。上天天有弧,入地地无涂。口饥不谋食,终日衔枯芦。人情有独嗜,此鸟宁谓愚。解纷不以拳,吊死不以乌。凤凰其不来,吾衰已矣夫。
影相集珍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
  • 母子象尊
  • 明清雕字古玉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鎏金卧犬兽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