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况周颐

朝代:(清)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更 多

文学创作

词作特色
  况周颐以词为专业,致力50年,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季四大家。20岁前,词作主“性灵”,“好为侧艳语”,“固无所谓感事”(赵尊岳《蕙风词史》)。光绪十四年(1888)入京后,与当时词坛名家同里前辈王鹏运同官,以词学相请益,得所谓重、拙、大之说,词格为之一变。稍尚体格,词情也较沉郁,如〔齐天乐〕《秋雨》等。中日甲午(1894)战争时,愤于外敌入侵,写下一些伤时感事、声情激越的篇什,如〔唐多令〕《甲午生日感赋》、〔苏武慢〕《寒夜闻角》、〔水龙吟〕《二月十八日大雪中作》、〔摸鱼儿〕《咏虫》、〔水龙吟〕“声声只在街南”等,反映“嘶骑还骄,栖鸦难稳”的现实和“壮怀空付,龙沙万里”的感慨。有一些作品则是对清室的兴衰、君臣的酣嬉、深致忧思,如〔三姝媚〕的“红楼依然,玉容歌舞”、〔莺啼序〕的“有恨江山,那能禁泪”等。
  辛亥革命后,况周颐与朱孝臧唱和,受朱影响,严于守律,于词益工,但大都是“故国”之思,抒写封建遗老情绪。如〔倾杯〕《丙辰自寿》,以“老圃寒花”自比;〔水调歌头〕《壬戌六月十一日集海日楼为寐叟金婚贺》中,更明显地表露出“指顾光华复旦,仙仗御香深处,比翼更朝天”的复辟幻想。

词学主张
  况周颐尤精词评。著有《蕙风词话》 5卷,325则。是近代词坛上一部有较大影响的重要著作。1936年,《艺文》月刊又载《续编》2卷,凡136则,系辑自况氏各种杂著。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取正续两编为一集,统名《蕙风词话》,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合刊出版。况周颐的词学理论,本于常州词派而又有所发挥。他强调常州词派推尊词体的“意内言外”之说,乃“词家之恒言”(《蕙风词话》卷四),指出“意内为先,言外为后,尤毋庸以小疵累大醇”(《蕙风词话》卷一),即词必须注重思想内容,讲究寄托。又吸收王鹏运之说,标明“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他论词突出性灵,以为作词应当“有万不得已者在”,即“词心”,“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此万不得已者,由吾心酝酿而出,即吾词之真”。强调“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以必佳”。但亦不废学力,讲求“性灵流露”与“书卷酝酿”。有其自具特色的词论体系。此外,论词境、词笔、词与诗及曲之区别、 词律、 学词途径、读词之法、词之代变以及评论历代词人及其名篇警句都剖析入微,往往发前人所未发。朱孝臧曾称誉这部词话、认为它是“自有词话以来,无此有功词学之作”(龙榆生《词学讲义附记》引)。

著述名录
  况周颐著作,有词9种,合刊为《第一生修梅花馆词》。晚年删定为《蕙风词》2卷。又有《秀道人修梅清课》1卷,与张祥龄、王鹏运联句词作《和珠玉词》1卷。又辑有《薇省词抄》11卷,《粤西词见》2卷,《词话丛钞》10卷。
  此外,尚著有《词学讲义》、《玉栖述雅》、《餐樱庑词话》、《历代词人考略》、《宋人词话》、《漱玉词笺》、《选巷丛谭》、《西底丛谈》、《兰云菱梦楼笔记》、《蕙风簃随笔》、《蕙风簃二笔》、《香东漫笔》、《眉庐丛话》、《餐樱庑随笔》等。


生平

  况周颐,咸丰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岁补弟子员,11岁中秀才,18岁中拔贡,21岁以优贡生中光绪五年(1879)乡试举人,援例授内阁中书,任会典馆绘图处协修、国史馆校对。叙劳以知府用,分发浙江。在京师为官期间,与同乡王鹏运友善,结词社,朝夕唱和,钻研词学,人称“王况”,共创临桂词派。1895年,入两江总督张之洞府,领衔江楚编译官书局总纂。戊戌变法后,离京南下,掌教常州龙城书院,讲学南京师范学堂,受聘端方幕中,治理金石文字。后充任安徽宁国府盐厘督办。其间,复执教于武进龙城书院和南京师范学堂。民国年间寓居上海,卖文为生,穷困潦倒,以至无米下锅。曾为刘承干嘉业堂校书。民国十五年(1926)七月十八日卒,年六十八,葬湖州道场山。

家世详介

  况周颐祖原籍湖南宝庆府,为宝庆府开基祖况奎琳之后,远祖来自明代江西高安科举豪族老屋况氏。由于墓志铭一般为吹捧之作,而况周颐的墓志铭就被吹捧为封建社会三大官吏楷模之一的况青天--苏州知府况钟之后。但是对照江西靖安况氏、江西高安况氏及湖南宝庆况氏族谱,临桂况周颐先祖出自湖南宝庆府况氏,远祖为江西高安况氏。墓志铭对况周颐先祖的源流叙述上有攀附倾向,对况周颐的一生经历的叙述还是正确的。

  明末,其七世祖况一几由湖南宝庆迁广西,生太高祖况成武。而高祖况宏刚任广西抚标右营把总,升千总,恩荫一子,应授忠显校尉,敕赠奋武郎,桂林营把总。曾祖况世荣,字缨传,荫七品太学生,赐赠中宪大夫。

  祖父祥麟,字皆知,号葵杠,嘉庆庚申(1800)恩科举人,诰封奉政大夫,晋封中宪大夫。是个文学家,也是文字学,音韵学家,著有《红葵斋诗草附词》,《葵杠笔记》,《六书管见》。况祥麟为人和善,善启迪后进,对晚辈的学识品行影响很大。祖母朱镇,字静媛,名门闺秀,敕封太孺人,诰封太恭人。能诗能词,号称“临桂女史”,著有《澹如轩诗草》。

  父亲况洵,字云衢,号瑜卿,邑廪贡生,候选训导,历署河池州学学正,西林县学训导,敕授修职郎,赐封文林郎,钦加内阁中书衔,诰封奉政大夫。母氏许,敕封孺人,赐封正七品太孺人,诰封太宜人。生母氏李,诰封太宜人。

  大伯况澍,字雨人,道光乙酉年(1825)举人,己丑年(1829)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武英殿协修《康熙字典》,改刑部贵州司主事,升福建司员外郎,诰授奉直大夫。著有《东斋杂著》,《东斋诗集》。

  二伯况澄,字少吴,郡廪生,嘉庆戊寅恩科举人,道光壬午(1822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授户部云南司主事,则例馆提调,官江西司员外郎,福建司郎中,山东道,贵州道监察御史,兵科,刑科给事中,工科掌印给事中,巡视西城。简放河南粮盐道两署,河南按察使。曾任道光甲午陕甘乡试主考官,道光癸巳会试,道光辛卯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庚子河南乡试提调官。诰授中宪大夫。有《春秋属辞比事记补》,《西舍诗文》《使秦记程集》,《杂体诗钞》行世。

  三伯况诠,字怡卿,廪贡生,候选训导,例授修职郎,敕赠文林郎,钦加内阁中书衔。

  胞兄吉生。胞姊三,长适灵川周廷揆,诰封正一品夫人;二姊适同邑黄俊熙,例赠正七品孺人;三姊适同邑周德溥,例封宜人。

  长子况维琦,字又韩,画家。长女况绵初(维琚),嫁篆刻名家陈巨来。

【展开内容】
  • 又匆匆、一回重九,菊萸总随愁新。恁悲哉秋气,惯萧瑟、隔年人。最是无风无雨,费遥山眉翠,镇日合颦。念东篱、俊约迹往越成尘。渺过雁、几重冷云。黄昏。忍对清尊。持薄酒,与谁温。甚青娥皓齿,檀痕掐损,毕竟声吞。总然夕阳如醉,算多事、怨浓氛。强登临、自怜衰鬓,故人不见,寥落客里佳辰,霜重闭门。
  • 万里移春海亦香。五云扶舰渡花王。从教綵笔费平章。萼绿华尤标俊赏,藐姑射不竞浓妆。遍翻芳谱只寻常。
  • 虫边安枕簟,雁外梦山河。不成双泪落、为闻歌。浮生何益,尽意付消磨。见说寰中秀,漫睩修蛾。旧家风度无过。凤城丝管,回首惜铜驼。看花馀老眼、重摩挲。香尘人海,唱彻定风波。点鬓霜如雨,未比愁多。问天还问嫦娥。
  • 有约无风雨,不分冷落歌尘。几愁里,掩重门。黯烛泪襟痕。逢花拌酒年时梦,何处暂许温存。绣隐幕,麝飘茵。为说与消魂。冰轮。凭阑见、嫦娥自昔,浑未肯、多情向人。便真个、闻声对影,也无望、点拍霓裳,驻得浮云。相如倦也,只有纤阿,来照黄昏。
  • 歌扇舞衣,早悽断、倦游心目。艳千里秋尘,多恐破愁未足。茂陵病损,意最感、霓裳新曲。悄梦云不度,咫尺天涯丝竹。玉雪伊人,星辰昨夜,总付枨触。问能几消磨,何止鬓难再绿。垂鞭侧帽,坠欢忍续。招素娥、来话广寒幽独。
  • 向天涯、丝管已难听,何堪恁伤春。算怜卿怜我,无双倾国,第一愁人。仿佛妒花风雨,逐梦入行云。芳约啼鹃外,回首成尘。占取人天红紫,早颓圆断井,分付消魂。拌随波未肯,何计更飘茵。便三生,愿为香土,费怨歌,谁惜翠眉颦。肠回处,只青衫泪,得似红巾。
  • 蛾蕊颦深,翠茵蹴浅,暗省韶光迟暮。断无情种不能痴,替消魂、乱红多处。飘零信苦。只逐水、沾泥太误。送春归、费粉娥心眼,低徊香土。娇随步。著意怜花,又怕花欲妒。莫辞身化作微云,傍落英、已歌犹驻。哀筝似诉。最肠断、红楼前度。恋寒枝、昨梦惊残怨宇。
  • 不分群芳首尽低。海棠文杏也肩齐。东风万一尚能西。见说墨江江上路,绿云红雪绣双堤。梅儿冢畔惜香泥。
  • 闻歌向来易感,倚孤琴倦语。记曾几、花月因循,自别何事凝伫。费遥夜、红牙按拍,湖天可有痴云驻。为伤春蹙遍,双蛾似怜迟暮。芳约燕兰,梦里事往,剩沧洲卧雨。渭城唱、禁得何堪,茂陵诗鬓将素。忍重寻、旗亭败壁,最枨触、新腔金谱。翠禽边、昨夜星辰,缟衣仙路。惊鸿片霎,怨宇三生,此情定念否。人去也、一声双泪,便抵河满,慧业愁根,更谁侬汝。玉珰盼断,青衫湿遍,何郎诗笔犹萧瑟,再休提、旧曲霓裳序。人天几劫,何曾换却华鬟,葬花怕无香土。离魂化蝶,到得西泠,要柳丝繫住。尚仿佛、江山金粉,未尽消磨,几见娉婷,旧家风度。云涯恨远,霜华愁重,相思休管鹤更瘦。便瑶台、从此迷烟雾。淞潮待剪还慵,自拨湘弦,断肠诉与。
  • 何止神州无此花。西方为问美人家。也应惆怅望云涯。风味斯闻樱饭好,天台容易恋胡麻。一春香梦逐浮槎。

4 5 6 7 8 9 10 >

影相集珍
  • 精品猴面古玉饰
  • 精美青花瓷珍品
  • 人兽互戏盘云古玉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上古雕纹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