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回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𫐐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已阅 374108 次 |
喜欢 9600 次 ❤
-
朝衣已当酒家钱,更卖山中二顷田。尽听小姬辞别院,单留老马伴残年。假令埋骨终无地,断许知心独有天。一事差强今晚辈,桐江续集又千篇。
-
寒暖违时节,于民有弗堪。岂应今腊八,恰似旧春三。夜□蒸肤汗,朝壶溢唾痰。浑疑北风雪,不肯到江南。
-
九日侵寻蜡日徂,金钿尚可泛屠苏。凿冰池畔枝尤劲,栽竹林边蕊不枯。同味迟生新枸杞,齐名久谢旧茱萸。土龙弃我登高侣,端肯趋时媚我无。
-
山水清音屡见招,经丘寻壑尚逍遥。宅门南北双桐木,篱径高低万菊苗。特创小亭观藓石,待穿枯沼架茅桥。忽思万事皆虚幻,何苦空将百虑焦。
-
爽气横空阔,清谈绝辈流。嘶骢能枉顾,漫刺肯轻投。敢谓官无冷,其如学更优。荣途未须捷,恐隔旧交游。
-
曩读登科记,高标我已惊。名如程子字,字是后山名。可但于诗妙,终当以道鸣。将无嫌落殖,亦许定交盟。
-
身是空中一点尘,心包天地却无垠。随缘任运勤收敛,补过知几暗省循。孰料百年登七帙,深惭白发对青春。江梅欲结枝头子,合放馀花次第新。
-
两年梦寐记冰姿,再挹丰标胜旧时。形秽自怜吾更老,味同乃幸独相知。幽花野竹频移座,薄酒清茶共说诗。晚色柴门挂新月,玉骢欲上步犹迟。
-
政是黄梅欲近时,山城云滃雨垂垂。断桥没碓惊新涨,湿藁泥蔬续晚炊。乞米已惭颜氏帖,卖书还笑杜陵诗。广文绝少充枵甑,更肯芸签借一鸱。
-
妙年曾到凤凰池,五马能临六枳篱。量浅最难胜满酒,著低何敢抗高棋。森严法度蚕头字,瘦硬丰标鹤膝诗。自笑书痴了无得,文章太守是吾师。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