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方回

朝代:(宋[宋末元初])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𫐐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展开内容】
  • 李长庚愿识荆州,马伏波今愧少游。|古道直能胶凤觜,官身焉取烂羊头。|苦心文字雕奇劂,遁世林峦擅僻幽。|鹤竹蜂花有家法,唐瓢更向外人求。
  • 梅熟枇杷肥,山寒更衲衣。|爨童锄菜去,饥雀入厨飞。|湖海归来晚,亲朋乱后稀。|可容无定力,事事与心违。
  • 后生可畏古云然,斗大荒城得两贤。|句眼端能敲一字,吟肠何啻著千年。|淡中滋味参须透,圣处工夫语不传。|我有长明古灯在,未妨三绝少陵编。
  • 程君骨骼鼎钟古,杨子精神霜月明。|学海一针元自正,词场百喙不能鸣。|文潜雄浑开前路,无己深幽助晚成。|老我苦心知己解,相逢差足慰平生。
  • 茂密逾千树,深幽仅一家。|新蝉初蜕壳,穉菊始分桠。|润气青阴石,晴光白湿沙。|晚凉督园叟,添竹引篱瓜。
  • 窗皎日穿纸,巾凉风透纱。|捕虫怜鬬雀,蚀果去馋蜗。|肠滑嫌灰酒,脾虚已未茶。|暑天仍老境,强饭庶无他。
  • 一叟西郊至,农谈半日闲。|但容身少健,未觉世多艰。|役倚淘金免,逋期获麦还。|苦辛仍节俭,聊得老田闲。
  • 客言乱时事,可骇不堪闻。|田主戕凶佃,民妻掠乱军。|草高城里屋,树赭垅头坟。|降盗多珍贿,人传大将分。
  • 高不至元恺,下不为庶顽。|木雁有不幸,雾豹藏其斑。|天衢龙凤翔,万一冀附攀。|未若颂我酒,善闭刘伶关。|岁寒昆虫蛰,日暮飞鸟还。|小侯大者王,焉识商颜山。
  • 书贵有容德,曰无嫉于顽。|凤鸣鸷其翰,貍首于菟斑。|楚楚夸毗子,自谓高难攀。|焉能凂我哉,冰炭何相关。|君欲遂胜彼,只轮俾无还。|不见古战场,暴骨堆如山。
影相集珍
  • 青铜飞天神兽
  • 斗彩鸣凤盘
  • 精品猴面古玉饰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飞天神马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