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
李赞华一般指耶律倍。耶律倍(899年―936年),小字图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自幼聪颖好学,深得耶律阿保机的喜爱和器重,916年被立为皇太子。926年,封为东丹国王、称“人皇王”。926年太祖病逝后,耶律德光继位为帝。天显三年(928年)东丹国南迁,升东平为南京。同时耶律德光对耶律倍施以控制和监视。930年耶律倍弃国投奔后唐。936年后唐发生政变,耶律倍遇害,葬显陵。947年,耶律德光去世。耶律倍长子耶律阮最终夺回了皇位,追谥耶律倍为让国皇帝。
朝代:(唐)
李嶷(约公元七四一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末前后在世。工诗,有侠气。开元十五年,(公元七二七年)登进士第。官左武卫录事。嶷诗今仅存六首,《全唐诗》殷墦称其鲜洁有规矩。
朝代:(唐)
李瀚,后唐天成中,擢进士第。仕晋,为翰林学士。《丁年集》若干卷,今存诗一首。 李瀚,后唐天成中,擢进士第,仕晋,为翰林学士。丁年集若干卷,今存诗一首。
朝代:(唐)
李夔(1047—1121)c,其先无锡人,唐末避乱迁福建邵武。南宋名臣李纲父。神宗元丰三年(1080)进士,调秀州华亭尉,移松溪尉,池州军事推官。历知钱塘县,鄜延经略安抚司勾当公事,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大观四年(1110),知邓州,兼京西南路安抚使。改知颍州。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五。事见《龟山集》卷三二《李修撰墓志铭》。
朝代:(唐)
瓘,高宗第四子许王素节之少子。神龙初,封嗣许王。开元十一年为卫尉卿,因事被讉为鄂州别驾。累迁邠州刺史、秘书监、守太子詹事。天宝六载卒,赠蜀郡大都督。诗一首。(《全唐诗》无李瓘诗。传据《旧唐书》卷八六本传。原传有误文,以《新唐书》卷八一本传参校)
朝代:(唐)
李衢(1210-1261),宋参知政事庄简公李光曾孙,陆州知府李孟坚之孙,刑部侍郎李知退次子,绍定五(1232)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景定中任淮西路转运判官,宝祐中官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见《宝庆会稽续志》卷六,《宋史》卷四四、九七、四一七。
朝代:(唐)
杜之松,博陵曲阿人,隋起居舍人。贞观中,为河中刺史,尝荅王绩书云:“康成道重,不许太守称官;老莱家居,羞与诸侯为伍。仆岂不能正平公之坐,敬养亥唐,屈文侯之膝,恭师子夏,其雅尚可知矣。”诗一首。
朝代:(唐)
[唐](公元775-838年)字君,京兆杜陵人,如晦之叔父杜淹的第六世孙(祥见新唐书.宰相世系.杜氏)。晚唐大臣。穆宗朝宰相。 父佐,官卑。元颖,贞元十六年登第,又擢宏词,累官司勋员外。穆宗时,拜中书舍人。不阅岁,至宰相,再期,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太和中,贬循州司马。元和中为左拾遗、右补阙,召入翰林,充学士。手笔敏速,宪宗称之。吴元济平,以书诏之勤,赐绯鱼袋。转司勋员外郎,知制诰。穆宗即位,召对思政殿,赐金紫,超拜中书舍人。其年冬,拜户部侍郎承旨。长庆元年三月,以本官同平章事, 加上柱国、建安男。元颖自穆宗登极,自补阙至侍郎,不周岁居辅相之地。辞臣速达,未有如元颖之比也。
朝代:(唐)
伟,京兆人。开元二十二年自殿中侍御史谪为宣州司户。诗一首。(详附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