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
崔邠(754—815),字处仁,清河武城人。祖佶,父陲,官卑。邠少举进士,又登贤良方正科。贞元中授渭南尉。迁拾遗、补阙。常疏论裴延龄,为时所知。以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至中书舍人,凡七年。又权知吏部选事。明年,为礼部侍郎,转吏部侍郎,赐以金紫。邠温裕沉密,尤敦清俭。上亦器重之。裴垍将引为相,病难于承答,事竟寝。兄弟同时奉朝请者四人,颇以孝敬怡睦闻。后改太常卿,知吏部尚书铨事。故事,太常卿初上,大阅《四部乐》于署,观者纵焉。邠自私第去帽,亲导母舆,公卿逢者回骑避之,衢路以为荣。居母忧,岁余卒,元和十年三月也,时年六十二。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简。
朝代:(唐)
岐,齐州全节人。进士,官江阴主簿。(《全唐诗》无崔岐诗,传据《新唐书》卷七二《宰相世系表》及下引杜牧文)
朝代:(唐)
崔希逸,字里不详,开元九年任万年县尉,宇文融奏为劝农判官,迁监察御史。曾任吏部郎中。二十二年自郑州刺史改任江淮河南转运副使。二十四年秋,以右散骑常侍知河西节度事。二十六年,改河南尹,不久即卒。封博陵县公,谥成。诗二首。(《全唐诗》无崔希逸诗,传据《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三、《唐刺史考》卷四九)
朝代:(唐)
崔怀宝,玄宗天宝十三载(七五四)路遇教坊第一筝手薛琼琼,一见倾心。因乐供奉杨羔引见,琼琼随其私奔。后怀宝调补荆南司录。事发,被收赴阙。因杨贵妃求情获赦,制赐琼琼与怀宝为妻。见《岁时广记》卷一七引《丽情集》。
朝代:(唐)
崔护,唐代诗人。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大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朝代:(唐)
崔沔,字善冲,京兆长安人。事亲至孝,应制举,高第,俄被黜落者所援。则天令所司重试,沔对策又工于前,为天下第一。岑羲器之曰:“今之郄诜也。”特荐为左补阙。开元中,拜中书侍郎,出为魏州刺史。征还,分掌十铨,以清直历秘书监,太子宾客。沔深明礼经,详定宗庙笾豆之数及六亲服纪,多所建议。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