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
太子名范,睿宗第四子。好学工书,爱儒士,无贵贱为尽礼,与阎朝隐、刘廷琦、张谔、郑繇等善,常饮酒赋诗相娱乐。初王郑,改封卫,俄降封巴陵。从诛太平公主,以功赐封岐,薨。册书赠太子及谥。
朝代:(唐)
敬括,男,河东人也。少以文词称。乡举进士,出生于771,又应制登科,再迁右拾遗、内供奉、殿中侍御史。天宝末,宰臣杨国忠出不附己者,括以例为果州刺史。累迁给事中、兵部侍郎、大理卿。性深厚。志尚简淡,在职不务求名,因循而已。大历初,叛臣周智光伏诛,诏选循良为近辅,以括为同州刺史。岁余,入为御史大夫。迟重推诚于下,未尝以私害公,士颇称焉;而从容养望,不举纲纪,士亦以此少之。大历六年三月卒。
朝代:(唐)
普化和尚,嗣盘山宝积禅师,在镇来,与临济和尚同时。诗二首。(《全唐诗》无普化诗)
朝代:(唐)
普愿,姓王,郑州新郑人。至德二年依大隗山大慧禅师,后师马祖道一。贞元十一年后,住池州南泉山,世称南泉和尚。大和八年卒,年八十七。诗一首。(《全唐诗》无普愿诗)
朝代:(唐)
景云,唐朝僧人,幼通经纶,性识超悟,尤喜草书,初学张旭,久而精熟,有意外之妙。观其所书《将箴》,左盘右蹴,若浓云之兴,迅雷之发,使见者惊骇。斯盖不独形于字画之间,抑又见其写胸中之寄也。昔王羲之作《笔阵图》,以纸为阵,以笔为刀稍,以墨为鍪甲,以水砚为城池,本领为副将,结构为谋略,出入为号令,特以心意为将军者,真知其要也。景云之书《将箴》,殆有旨焉。尤擅长诗文,留诗三首。
朝代:(唐)
景审,唐代诗人,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宪宗元和中,任太常寺奉礼郎。穆宗长庆年间尚在朝,后不详。曾为<<一切经音义>>作序。又工诗善书。《全唐诗》收其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