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
韦迢,唐朝京兆人,为都官郎,历岭南节度行军司马,卒赠同州刺史。与杜甫友善,其出牧韶州,甫有诗送之。存诗二首。
朝代:(唐)
韦述,京兆人。家有书二千卷,儿时记览皆徧,缀文,操牍便就。举进士时甚少,仪形渺小,考功郎宋之问曰:“韦学士童年有何事业?”对曰:“性好著书。”之问曰:“本求异才,果得迁固。”开元中,诏马怀素编次图书,乃奏用元行冲、齐澣、王珣、吴兢并述等二十六人,同于秘阁详录四部书,五年而成。述好谱学,又于《柳冲姓族系录》外,撰《开元谱》二十卷。张说引为集贤院直学士,累迁尚书工部侍郎。在书府四十年,居史职二十年,勒成国史,事简记详,萧颖士以为谯周、陈寿之流。后陷贼,流渝州卒。诗四首。
朝代:(唐)
韦济(生卒年不详)唐代大臣、诗人。唐郑州阳武(今原阳县)人。韦思谦孙,宰相韦嗣立第三子,少以能文知名。开元初为鄄城令,三迁库部员外郎。又历任户部侍郎,河南尹,尚书左丞,冯翊太守等职。史评其“从容雅度,以简易为政”。韦济早年以文辞扬名,与大诗人杜甫、高适有交往。开元四年(716年)任鄄城令。唐玄宗亲召新授县令,殿试安民策一道,韦济得第一名,因而擢为礼泉令。累迁库部员外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任尚书户部侍郎,累擢太原(今属山西)尹。天宝七年(748年)为河南(今洛阳)尹,迁尚书左丞,后出为冯翊太守。韦济为政有绩,颇为当世称道。
朝代:(唐)
韦夏卿,字云客,京兆万年人。大历中,与弟正卿同举贤良方正高等,授高陵主簿,累迁刑部员外郎,擢给事中,出为常、苏二州刺史。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徐泗行军司马,俄召为吏部侍郎,进检校工部尚书、东都留守,改太子少保。诗三首。
朝代:(唐)
韦皋(746年—805年9月13日),字城武。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唐代中期名臣,韦元礼七世孙,韦贲之子,出身京兆韦氏,排行第二十三。代宗广德元年(763年)为建陵挽郎。大历初任华州参军,后历佐使府。德宗建中四年(783年)以功擢陇州节度使,兴元元年(784年)入为左金吾卫大将军。贞元元年(785年),韦皋出任剑南节度使,在蜀二十一年,和南诏,拒吐蕃,累加至中书令、检校太尉,封南康郡王。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卒,年六十,赠太师,谥忠武。《全唐诗》存其诗三首。
朝代:(唐)
韦渠牟(749--801),唐诗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少慧悟,师李白习古乐府。及长,为道士,自号遗名子,又为僧,法名尘外。贞元二年,为韩滉使府从事。八年,入为四门博士。历秘书郎、右补阙、左谏议大夫、太府卿,官终太常卿。与皎然、颜真卿友善。权德舆称其诗“俪词比事,纤密清巧”(《右谏议大夫韦君集序》)。著有《韦渠牟诗集》、《贞元新集开元后礼》,均佚。《全唐诗》存其诗二二一首、联句一首,《全唐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全唐文》卷五0六权德舆《唐故太常卿韦公墓志铭》、卷四九0权德舆《右谏议大夫韦君集序》,《旧唐书》卷一三五,《新唐书》卷一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