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门 弄 斧
班门弄斧
已阅 6223 次 |
喜欢 5769 次 ❤
释 义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出 处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鲁班即公输班,古代巧匠。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同他乱谈。”参见“布鼓雷门”。
例 句
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同他乱谈。★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
故 事
采石江边一堆土, 李白诗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 鲁班门前弄大斧。 采石,系指采石矶这个地方,当涂县牛诸山下,一块突入江中的大石头;鲁班,春秋时候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人,又叫鲁般,姓公输名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有极高的建筑和雕刻艺术,被尊为木工行业的祖师。 诗的大意是:采石矶这个地方有一个坟墓,那里安葬着名垂千古的大诗人李白。多少年来,好些人都到这里来题上一首诗,这不就象在鲁班门前卖弄大斧一样,是自不量力啊! 后来人们就以“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多用来嘲笑自不量力,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妙 语
现实生活中,人们运用“班门弄斧”的时候,往往带有贬义色彩。可是,数学天才陈景润不正是在一代大师华罗庚门前“弄斧”,才有所突破的吗?还有许多文坛上的后起之秀,不正是在文学泰斗门前“弄斧”,才写出一篇篇佳作吗?所以,我们期待更多的人敢于在“鲁班”门前弄几下“大斧”。人们拥有了“班门弄斧”的精神与勇气,天才们才会层出不穷,社会才有创新,并不断进步。
接 龙
- 班门弄斧 ➤
- 斧破斨缺 ➔
- 缺一不可 ➔
- 可心如意 ➔
- 意在言外 ➔
- 外强中干 ➔
- 干卿底事 ➔
- 事不师古 ➔
- 古貌古心 ➔
- 心回意转 ➔
- 转嗔为喜 ➔
- 喜从天降 ➔
- 降格以求 ➔
- 求田问舍 ➔
- 舍生忘死 ➔
- 死而不朽 ➔
- 朽木不雕 ➔
- 雕楹碧槛 ➔
- 槛花笼鹤 ➔
- 鹤立鸡群 ➔
- 群策群力 ➔
- 力不从心 ➔
- 心如死灰 ➔
- 灰心丧气 ➔
- 气壮山河 ➔
- 河伯为患 ➔
- 患得患失 ➔
- 失惊打怪 ➔
- 怪诞不经 ➔
- 经纬万端 ➔
- 端倪可察 ➔
- 察言观色 ➔
- 色授魂与 ➔
- 与世无争 ➔
- 争权夺利 ➔
- 利令智昏 ➔
- 昏天黑地 ➔
- 地上天官 ➔
- 官官相护 ➔
- 护国佑民 ➔
- 民胞物与 ➔
- 与狐谋皮 ➔
- 皮相之见 ➔
- 见仁见智 ➔
- 智圆行方 ➔
- 方寸已乱 ➔
- 乱头粗服 ➔
- 服低做小 ➔
- 小试锋芒 ➔
- 芒刺在背 ➔
- 背城借一 ➔
- 一木难支 ➔
- 支吾其词 ➔
- 词钝意虚 ➔
- 虚情假意 ➔
- 意马心猿 ➔
- 猿猴取月 ➔
- 月晕而风 ➔
- 风卷残云 ➔
- 云兴霞蔚 ➔
- 蔚然成风 ➔
- 风烛残年 ➔
- 年深日久 ➔
- 久安长治 ➔
- 治病救人 ➔
- 人微言轻 ➔
- 轻如鸿毛 ➔
- 毛手毛脚 ➔
- 脚踏实地 ➔
- 地老天荒 ➔
- 荒诞不经 ➔
- 经久不息 ➔
- 息事宁人 ➔
- 人生如寄 ➔
- 寄人篱下 ➔
- 下里巴人 ➔
- 人弃我取 ➔
- 取辖投井 ➔
- 井蛙之见 ➔
- 见多识广 ➔
- 广开言路 ➔
- 路不拾遗 ➔
- 遗大投艰 ➔
- 艰苦朴素 ➔
- 素昧平生 ➔
- 生栋覆屋 ➔
- 屋乌之爱 ➔
- 爱莫能助 ➔
- 助纣为虐 ➔
- 虐老兽心 ➔
- 心慈面软 ➔
- 软红香土 ➔
- 土崩瓦解 ➔
- 解甲归田 ➔
- 田父之功 ➔
- 功德无量 ➔
- 量力而行 ➔
- 行尸走肉 ➔
- 肉眼愚眉 ➔
- 眉飞色舞 ➔
- 舞文弄墨 ➔
- 墨守成规 ➔
- 规重矩叠 ➔
- 叠床架屋 ➔
- 屋如七星 ➔
- 星移斗转 ➔
- 转祸为福 ➔
- 福至心灵 ➔
- 灵机一动 ➔
- 更多接龙 ➤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