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 摇 直 上
扶摇直上
已阅 6248 次 |
喜欢 6057 次 ❤
释 义
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
出 处
《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语本《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用以形容急剧上升或喻仕途得志。
例 句
大鹏一日同风起,~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诗
故 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北海生活着一种叫鲲的鱼。鲲的体形非常大,可能会有几千里那么长。它还能变化成鸟,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背有几千里宽,驾它飞向天空时,翅膀大得就像能遮住天空的云气。大海上风起云涌的时候,就是鹏准备飞往南海的时候。那南海,就是天池。在一本名为《齐谐》的专门记载各种各样奇异事情的书里,也有关于鲲鹏的记载:“鲲鹏飞往南海时,滑过水面激溅起来的水花有三千里,羽翼拍打旋风就能直上九万里高空。它足足飞了六个月才停歇下来。”鲲鹏之所以能够飞得那么高,是因为风的强度足够大,有足够力量负载鲲鹏巨大的翅腌。鲲鹏高飞九万里的时候,风就在它的下面,它乘着清风,背负苍天,悠然地飞往南海。蝉和斑鸠看见大鲲鹏南飞就嘲笑它说:“我们什么时候愿意飞就能一下子飞起来,如果碰到榆树、枋树就停落在上边休息;万一有时力气不够,飞不到树上,我们落到地上就是了。真不知道你为什么非要飞九万里那样高,去遥远的南海?”小小的蝉和斑鸠又怎么会知道鲲鹏的远大志向呢?这就好比去近郊游玩,我们只带三顿饭,当天回来,还觉得肚子饱饱的呢;但是如果要去遥远的千里之外旅行的话,我们就必须准备够三个月的粮食。这两个安于现状的小生命又怎么能够体会鲲鹏一飞冲天、扶摇直上的快乐呢?蝉和斑鸠不能理解鲲鹏的行为是因为它们不是鲲鹏,它们的生活和鲲鹏的生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不经历一种生活,就不能体会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感受,而只能以自己的经历来揣测他人。比如对于生命的长短,不同的生物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一种一见太阳就会枯死的“朝菌”,它永远不可能感受一整天的时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蟪蛄”,也不会明白一年的时光是多长。传说,楚国的南边有只灵龟,对于它来说五百年的时光才是一个春天,再过五百年它才觉得只过了一个秋天而已;上古时代有一棵大椿树,以八千年为一季,它的春天是八千年,它的秋天也是漫长的八千年;有个叫彭祖的人活了八百年,大家都羡慕他,认为他是个老寿星,比起“朝菌”“蟪蛄”来说这的确是很长的了,但是和灵龟、椿树比起来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庄子·逍遥游》
妙 语
《庄子·逍遥游》描述了蝉、斑鸠、虫与鲲鹏不同的生存方式,表明层次差距太大。高层次的生存方式,低层次者永远也不会懂得。鲲鹏之所以能够扶摇直上、一飞冲天,跟其高远的志向、长时间的蛰伏积累以及孜孜不倦的追求密切相关。对于安于现状的蝉和斑鸠而言,鲲鹏一飞冲天的惬意它们永远体会不到。事实上,也正是基于此,注定了其一生只能在枝头停留,无法在高位盘旋。
接 龙
- 扶摇直上 ➤
- 上援下推 ➔
- 推襟送抱 ➔
- 抱蔓摘瓜 ➔
- 瓜剖豆分 ➔
- 分文不取 ➔
- 取辖投井 ➔
- 井井有条 ➔
- 条三窝四 ➔
- 四衢八街 ➔
- 街头巷尾 ➔
- 尾生之信 ➔
- 信及豚鱼 ➔
- 鱼烂而亡 ➔
- 亡命之徒 ➔
- 徒托空言 ➔
- 言传身教 ➔
- 教学相长 ➔
- 长歌当哭 ➔
- 哭天抹泪 ➔
- 泪干肠断 ➔
- 断发文身 ➔
- 身强力壮 ➔
- 壮志凌云 ➔
- 云过天空 ➔
- 空穴来风 ➔
- 风花雪夜 ➔
- 夜以继日 ➔
- 日就月将 ➔
- 将勤补拙 ➔
- 拙嘴笨舌 ➔
- 舌剑唇枪 ➔
- 枪林弹雨 ➔
- 雨沐风餐 ➔
- 餐风露宿 ➔
- 宿弊一清 ➔
- 清心寡欲 ➔
- 欲盖弥彰 ➔
- 彰善瘅恶 ➔
- 恶醉强酒 ➔
- 酒入舌出 ➔
- 出以公心 ➔
- 心坚石穿 ➔
- 穿云裂石 ➔
- 石沉大海 ➔
- 海阔天空 ➔
- 空谷传声 ➔
- 声罪致讨 ➔
- 讨价还价 ➔
- 价增一顾 ➔
- 顾影自怜 ➔
- 怜香惜玉 ➔
- 玉卮无当 ➔
- 当头棒喝 ➔
- 喝西北风 ➔
- 风行革偃 ➔
- 偃旗息鼓 ➔
- 鼓盆之戚 ➔
- 戚戚具尔 ➔
- 尔虞我诈 ➔
- 诈痴佯呆 ➔
- 呆头呆脑 ➔
- 脑满肠肥 ➔
- 肥遁鸣高 ➔
- 高枕无忧 ➔
- 忧患余生 ➔
- 生拉硬扯 ➔
- 扯篷拉纤 ➔
- 纤芥之疾 ➔
- 疾风迅雷 ➔
- 雷打不动 ➔
- 动如脱兔 ➔
- 兔死狗烹 ➔
- 烹犬藏弓 ➔
- 弓折刀尽 ➔
- 尽人皆知 ➔
- 知人之明 ➔
- 明哲保身 ➔
- 身体力行 ➔
- 行不胜衣 ➔
- 衣架饭囊 ➔
- 囊萤照书 ➔
- 书生之见 ➔
- 见怪不怪 ➔
- 怪诞不经 ➔
- 经纬万端 ➔
- 端倪可察 ➔
- 察言观色 ➔
- 色授魂与 ➔
- 与世无争 ➔
- 争长论短 ➔
- 短兵相接 ➔
- 接二连三 ➔
- 三顾茅庐 ➔
- 庐山真面 ➔
- 面红耳赤 ➔
- 赤壁鏖兵 ➔
- 兵不由将 ➔
- 将信将疑 ➔
- 疑神疑鬼 ➔
- 鬼斧神工 ➔
- 工力悉敌 ➔
- 敌不可假 ➔
- 假门假事 ➔
- 事与愿违 ➔
- 违心之论 ➔
- 论功行赏 ➔
- 赏罚分明 ➔
- 明白了当 ➔
- 更多接龙 ➤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