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 在 弦 上
箭在弦上
已阅 6341 次 |
喜欢 5829 次 ❤
释 义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出 处
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例 句
我觉得以文字结怨于小人,是不值得的。至于我,其实乃是~。★《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
故 事
陈琳很有才学,写得一手好文章。他原是东汉末年北方军阀袁绍的书记官,曾为袁写过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檄文历数曹操罪状,辱骂曹操祖宗三代。在曹操战败袁绍、而陈琳已归顺曹操后,操问陈琳道:“过去你为袁绍撰写檄文,数说我的罪状,骂了我本人,还骂了我祖宗三代,这是为什么?”陈琳答道:“那时是为形势所迫,不得不这样,就象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爱才,看到陈琳把问题已讲清楚了,并承认了自己过去的错误,就既往不咎,并委以官职。 “箭在弦上”,后来就变成了成语,比喻形势十分紧迫,不能不做。
接 龙
- 箭在弦上 ➤
- 上下其手 ➔
- 手无寸铁 ➔
- 铁树开花 ➔
- 花颜月貌 ➔
- 貌合神离 ➔
- 离乡背井 ➔
- 井中视星 ➔
- 星旗电戟 ➔
- 戟指怒目 ➔
- 目瞪口呆 ➔
- 呆头呆脑 ➔
- 脑满肠肥 ➔
- 肥遁鸣高 ➔
- 高山流水 ➔
- 水过鸭背 ➔
- 背水一战 ➔
- 战天斗地 ➔
- 地老天荒 ➔
- 荒诞不经 ➔
- 经久不息 ➔
- 息事宁人 ➔
- 人心所向 ➔
- 向壁虚造 ➔
- 造谣惑众 ➔
- 众所周知 ➔
- 知小谋大 ➔
- 大势所趋 ➔
- 趋炎附势 ➔
- 势如破竹 ➔
- 竹报平安 ➔
- 安富尊荣 ➔
- 荣华富贵 ➔
- 贵而贱目 ➔
- 目不暇接 ➔
- 接二连三 ➔
- 三顾茅庐 ➔
- 庐山面目 ➔
- 目指气使 ➔
- 使羊将狼 ➔
- 狼狈为奸 ➔
- 奸淫掳掠 ➔
- 掠人之美 ➔
- 美人迟暮 ➔
- 暮云春树 ➔
- 树大招风 ➔
- 风雨飘摇 ➔
- 摇唇鼓舌 ➔
- 舌锋如火 ➔
- 火树银花 ➔
- 花说柳说 ➔
- 说三道四 ➔
- 四分五裂 ➔
- 裂土分茅 ➔
- 茅塞顿开 ➔
- 开门揖盗 ➔
- 盗憎主人 ➔
- 人杰地灵 ➔
- 灵机一动 ➔
- 动辄得咎 ➔
- 咎由自取 ➔
- 取长补短 ➔
- 短兵相接 ➔
- 接三连四 ➔
- 四大皆空 ➔
- 空穴来风 ➔
- 风刀霜剑 ➔
- 剑拔弩张 ➔
- 张冠李戴 ➔
- 戴月披星 ➔
- 星移斗转 ➔
- 转祸为福 ➔
- 福无双至 ➔
- 至高无上 ➔
- 上树拔梯 ➔
- 梯山航海 ➔
- 海水群飞 ➔
- 飞鹰走狗 ➔
- 狗眼看人 ➔
- 人心归向 ➔
- 向天而唾 ➔
- 唾面自干 ➔
- 干卿底事 ➔
- 事出有因 ➔
- 因人成事 ➔
- 事倍功半 ➔
- 半吞半吐 ➔
- 吐哺握发 ➔
- 发蒙振落 ➔
- 落井下石 ➔
- 石沉大海 ➔
- 海枯石烂 ➔
- 烂若披锦 ➔
- 锦心绣口 ➔
- 口讲指画 ➔
- 画中有诗 ➔
- 诗中有画 ➔
- 画饼充饥 ➔
- 饥不择食 ➔
- 食指大动 ➔
- 动魄惊心 ➔
- 心术不正 ➔
- 正中下怀 ➔
- 怀璧其罪 ➔
- 罪该万死 ➔
- 死有余辜 ➔
- 辜恩背义 ➔
- 义薄云天 ➔
- 天罗地网 ➔
- 更多接龙 ➤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 和黄朝请 其二
- 赠孙宰雪中招饮
- 句 其四十六
- 钤兵王閤使素芳亭赏梅花
- 昨日辄以鄙句奉谢重辱长篇为贶再藉来韵和答次韵
- 再和
- 采桑子 其二
- 喝火令
- 宿浴日亭因出小浪望海
- 弘教寺三首 其一
- 至正戊戌春季道莆过方遂初县丞翌日至兴化邑访邑长实达道醉中偶作
- 重九呈兄勉翁三首 其一
- 寄邓远游远游书来云新搆书楼高矗云汉索余一律纪之
- 又为刘玉真黄文燕黄玉英三歌姬即席赋 其三
- 梁伯珩持陈太史书过镜园为馀写照赋赠二首 其一
- 琼南 其一
- 和客晏居四咏 芳树
- 前雁字诗十九首 其七
- 望海潮 过钱武肃王祠用秋岳坐黄鹤楼吊孙吴韵
- 咏苏武 其三
- 消寒十咏 柳梢青 其七 烹茶
- 南歌子 雨中望西山有感
- 袁总督电奏有大祸将临语闻而感赋
- 西苑试士
- 解连环 余去杭州,巴陵方湘宾用梦窗赠石帚韵见诒。词意深美,行已六日,始克和此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