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尘 莫 及
望尘莫及
已阅 6359 次 |
喜欢 6207 次 ❤
释 义
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望见前面人马扬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相差很远。也用于表示自谦。
出 处
《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后汉书·赵咨传》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亦作“望尘不及”。亦作“望尘靡及”。谓远望前面车马飞扬的尘土而追趕不上。亦比喻远远落后。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例 句
闯王确实有许多非凡之处,为当今群雄所~。★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五章
故 事
赵咨,字文楚。东汉东郡燕人。汉灵帝时,曾几度出任敦煌太守。后因病辞官回家,躬率子孙以耕农为养。后又复出做官,任东海相。 去东海赴任的路上,要经过荥阳。当时的敦煌县令曹皓,得知赵咨要经过荥阳,特地专程在路口等候,想与赵咨好好地叙叙旧情。因为他俩相识,而且曹皓曾经受到赵咨的推荐,去参加选拔官吏的考试。所以曹皓自然是十分高兴,想请他在荥阳稍事停留,彼此谈谈。想不到,赵咨到达荥阳后,见了曹皓,连车也没下就走了。曹皓想送他到十里外的长亭,但只看见车马行路扬起的尘土滚滚,他们早已走远了。曹皓对一旁的主簿(文书事务官员)说: “赵咨很有名望,今天路过这里而不作停留,我这当县令的必然被天下人所耻笑。”说着丟下他当官的印绶,追至东海去了。 现在,人们习惯上把“望尘不及”的成语,说成“望尘莫及”。
妙 语
吴庆之将王义恭被害之事揽到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辅佐不力。这种出现问题,不推卸责任的精神确实可嘉。然而,他此后一直生活在过去失败的阴影中,不可自拔。仅仅因为这么一次错误,就彻底否认自己的才能,显得过于消极,不足为取。有道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犯错误在所难免,不足畏惧,怕就怕推卸责任。要知道,能够承担责任的人,才是能够委以重任的人。一个人只有敢于承认错误,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修正自身的缺点,才会取得信任。
接 龙
- 望尘莫及 ➤
- 及瓜而代 ➔
- 代人说项 ➔
- 项背相望 ➔
- 望尘莫及 ➔
- 及瓜而代 ➔
- 代人说项 ➔
- 项庄舞剑 ➔
- 剑戟森森 ➔
- 森罗万象 ➔
- 象箸玉杯 ➔
- 杯水车薪 ➔
- 薪尽火传 ➔
- 传为美谈 ➔
- 谈笑自若 ➔
- 若即若离 ➔
- 离群索居 ➔
- 居官守法 ➔
- 法外施仁 ➔
- 仁言利博 ➔
- 博士买驴 ➔
- 驴鸣犬吠 ➔
- 吠形吠声 ➔
- 声罪致讨 ➔
- 讨价还价 ➔
- 价值连城 ➔
- 城下之盟 ➔
- 盟山誓海 ➔
- 海枯石烂 ➔
- 烂若披锦 ➔
- 锦心绣口 ➔
- 口沸目赤 ➔
- 赤子之心 ➔
- 心如死灰 ➔
- 灰飞烟灭 ➔
- 灭此朝食 ➔
- 食日万钱 ➔
- 钱可通神 ➔
- 神通广大 ➔
- 大度包容 ➔
- 容光焕发 ➔
- 发指眦裂 ➔
- 裂土分茅 ➔
- 茅塞顿开 ➔
- 开路先锋 ➔
- 锋芒所向 ➔
- 向天而唾 ➔
- 唾面自干 ➔
- 干柴烈火 ➔
- 火树银花 ➔
- 花颜月貌 ➔
- 貌似强大 ➔
- 大腹便便 ➔
- 便宜行事 ➔
- 事出有因 ➔
- 因人成事 ➔
- 事不师古 ➔
- 古调单弹 ➔
- 弹尽援绝 ➔
- 绝妙好辞 ➔
- 辞严义正 ➔
- 正理平治 ➔
- 治病救人 ➔
- 人情冷暖 ➔
- 暖衣饱食 ➔
- 食古不化 ➔
- 化整为零 ➔
- 零打碎敲 ➔
- 敲冰求火 ➔
- 火上弄冰 ➔
- 冰炭不投 ➔
- 投畀豺虎 ➔
- 虎步龙行 ➔
- 行不胜衣 ➔
- 衣不完采 ➔
- 采薪之忧 ➔
- 忧国奉公 ➔
- 公诸同好 ➔
- 好好先生 ➔
- 生老病死 ➔
- 死里逃生 ➔
- 生吞活剥 ➔
- 剥肤之痛 ➔
- 痛心疾首 ➔
- 首善之区 ➔
- 区闻陬见 ➔
- 见钱眼开 ➔
- 开宗明义 ➔
- 义无反顾 ➔
- 顾盼自雄 ➔
- 雄才大略 ➔
- 略见一斑 ➔
- 斑驳陆离 ➔
- 离心离德 ➔
- 德高望重 ➔
- 重温旧梦 ➔
- 梦寐以求 ➔
- 求同存异 ➔
- 异端邪说 ➔
- 说长道短 ➔
- 短绠汲深 ➔
- 深入人心 ➔
- 心手相应 ➔
- 应有尽有 ➔
- 有恃无恐 ➔
- 恐遭物议 ➔
- 议事日程 ➔
- 程门立雪 ➔
- 雪窑冰天 ➔
- 更多接龙 ➤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