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梅 止 渴
望梅止渴
已阅 6409 次 |
喜欢 5819 次 ❤
释 义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例 句
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故 事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妙 语
“望梅止渴”之事表现出曹操的聪明才智,他能在大军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曹操无形中运用到了心理暗示的作用。其实,心理暗示有好有坏,合理利用心理暗示,可以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哦。
接 龙
- 望梅止渴 ➤
- 渴而穿井 ➔
- 井井有条 ➔
- 条三窝四 ➔
- 四面八方 ➔
- 方底圆盖 ➔
- 盖世无双 ➔
- 双宿双飞 ➔
- 飞黄腾达 ➔
- 达权知变 ➔
- 变本加厉 ➔
- 厉兵秣马 ➔
- 马首是瞻 ➔
- 瞻前顾后 ➔
- 后患无穷 ➔
- 穷山恶水 ➔
- 水米无交 ➔
- 交浅言深 ➔
- 深恶痛绝 ➔
- 绝无仅有 ➔
- 有何面目 ➔
- 目无全牛 ➔
- 牛衣对泣 ➔
- 泣下如雨 ➔
- 雨沐风餐 ➔
- 餐风露宿 ➔
- 宿弊一清 ➔
- 清风明月 ➔
- 月旦春秋 ➔
- 秋风过耳 ➔
- 耳食之谈 ➔
- 谈笑封侯 ➔
- 侯门如海 ➔
- 海外奇谈 ➔
- 谈笑自若 ➔
- 若即若离 ➔
- 离乡背井 ➔
- 井中视星 ➔
- 星火燎原 ➔
- 原原本本 ➔
- 本末倒置 ➔
- 置若罔闻 ➔
- 闻一知十 ➔
- 十之八九 ➔
- 九牛一毛 ➔
- 毛羽零落 ➔
- 落花流水 ➔
- 水落石出 ➔
- 出尔反尔 ➔
- 尔虞我诈 ➔
- 诈败佯输 ➔
- 输心服意 ➔
- 意气相投 ➔
- 投鞭断流 ➔
- 流星赶月 ➔
- 月晕而风 ➔
- 风流罪过 ➔
- 过街老鼠 ➔
- 鼠窃狗偷 ➔
- 偷工减料 ➔
- 料事如神 ➔
- 神魂颠倒 ➔
- 倒凤颠鸾 ➔
- 鸾翔凤集 ➔
- 集思广益 ➔
- 益谦亏盈 ➔
- 盈盈一水 ➔
- 水乳交融 ➔
- 融会贯通 ➔
- 通权达变 ➔
- 变化无穷 ➔
- 穷凶极恶 ➔
- 恶醉强酒 ➔
- 酒入舌出 ➔
- 出奇制胜 ➔
- 胜任愉快 ➔
- 快马加鞭 ➔
- 鞭辟入里 ➔
- 里出外进 ➔
- 进退两难 ➔
- 难言之隐 ➔
- 隐忍不言 ➔
- 言犹在耳 ➔
- 耳聪目明 ➔
- 明刑不戮 ➔
- 戮力同心 ➔
- 心手相应 ➔
- 应付裕如 ➔
- 如坐针毡 ➔
- 毡上拖毛 ➔
- 毛手毛脚 ➔
- 脚踏实地 ➔
- 地平天成 ➔
- 成年累月 ➔
- 月盈则食 ➔
- 食肉寝皮 ➔
- 皮相之见 ➔
- 见钱眼开 ➔
- 开路先锋 ➔
- 锋芒所向 ➔
- 向隅而泣 ➔
- 泣不成声 ➔
- 声振林木 ➔
- 木人石心 ➔
- 心灵手巧 ➔
- 巧不可接 ➔
- 接二连三 ➔
- 三牲五鼎 ➔
- 鼎新革故 ➔
- 更多接龙 ➤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