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亏一篑
一天,陆某得到一支笛子,便拿去问朋友:“这笛子好吗?”朋友说:“好是好的,可惜没有获得三种才气,不算宝贝。”陆某问:“怎样才可以获得才气?”朋友教道:“你在黎明爬上屋脊趁太阳出来的时候对着它,擎着笛子,10天后就可以吸收它的精华。”隔了10天朋友又教他道:“天气得到了,还要得到地气。将笛子沉到深井底里7天。至于人气要将笛子放在女人下体内3次。”陆某将笛子放入井底7天后,想到家里有个老太婆比较容易对付,便偷偷走到她床边揭开被把笛子放进去。谁知老太婆发觉后惊叫起来。夫人惊醒起来查问,把笛子拿出来折裂了。陆某皱着眉头叹道:“啊,这是功亏一篑啊!” -
菩萨闭眼
民间迷信风俗,认为阴历七月最后一天是地藏王生日。还说七月如遇大月,有三十日,地藏王要张开眼睛。如逢小月,地藏王就不睁眼。有一年七月正碰上大月,有人问:“地藏王为啥不肯张眼睛?”喜欢说笑话的人答道:“你看世上的人,所作所为的事,哪一件是看得上眼的?所以菩萨他干脆不如闭上眼睛干净。所谓眼不见心不烦,正是如此。” -
无须侍郎
明朝正统年间,有个侍郎官,名叫王估。长得虽漂亮,但就是没长胡须,品质也极差。为讨好太监王振,就拜他为干爹。一天王振问他:“侍郎,你怎么不长胡须呢?”王估肉麻地答道:“爹爹你没有胡须,儿子我怎么敢长胡须呢!” -
烟气难吃
唐朝乾符年间,有个出身豪门的读书人,承袭祖宗因功劳而得的优厚待遇,穿着锦锻衣服,吃着山珍海味。他曾经对和尚圣刚说:“凡是用木炭烧饭,要用火使木炭炼熟,这叫炼炭,然后再烧饭。不然,烟火气是难以吃下去的。”以后,暴动农民攻陷当地,他们兄弟几人同圣刚和尚一起逃窜,潜伏在山上草丛中,三天没吃到食物。农军退兵后,他们步行到小店里买糙米饭吃,觉得比白米鱼肉都可口。圣刚和尚笑道:“这不是炼炭烧的,所以有烟火气。”读书人惭愧而不能对答。 -
煎饼之谜
南北朝时,一天北齐皇帝高祖对几个大臣说:“我出个谜语你们猜猜吧:“卒律葛答!”只有石动甬猜出来:“煎饼。”原来“卒律葛答”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突厥语,译成汉语是“前火食并。”“前火”和“食并”正好组成“煎饼”二字。高祖又让大臣们也出个谜。大伙还没制作出来,石动甬却说:“卒律葛答!”高祖没猜出来,问他是什么?石动甬说:“是煎饼。”高祖说:“这是我刚才出过的谜,你怎么又重复出呢?”石动甬谈谐地说:“我是趁你的煎饼锅还热,就跟着再做了一个。”高祖大笑。 -
请来远神
一个很吝啬的人想向神求福,就喊来了道士请神。道士就替他请了个“两京神道。”主人问:“怎么请这么远的呀?”道士说:“近神都晓得你的脾气,能请来么?” -
嘲恶毒
蜂与蛇结盟,蜂云:“我欲同你上江一游。”蛇曰:“可,你须伏在我背间。”行到江中,蛇已无力,或沉或浮。蜂疑蛇害己,将尾刺钉紧在蛇背上。蛇负疼骂曰:“人说我的口毒,谁知你的肚里更毒!” -
医按院
一按台患病,接医诊视,医惊持畏缩,错看了手背。按院大怒,责而逐之。医曰:“你打便打得好,只是你脉息俱无了。” -
譬字令
众客饮酒,要譬字《四书》一句为令,说不出者,罚一巨斛。首令曰:“譬如为山。”次曰“譬如行远必自迩”,以及“譬之宫墙”等句。落后一人无可说得,乃曰:“能近取譬。”众哗然曰:“不如式该罚。如何譬字说在下面?”其人曰:“屁原该在下,诸兄都从上来,不说自倒出了,反来罚我?” -
着醋
有卖酸酒者,客上店谓主人曰:“肴只腐菜足矣,酒须要好的。”少顷,店主问曰:“菜中可要着醋?”客曰:“醋滴菜心甚好。”又问曰:“腐内可要放些醋?”客曰:“醋烹豆腐也好。”再问曰:“酒内可要着醋否?”客讶曰:“酒中如何着得醋?”店主攒眉曰:“怎么处?已着下去了。” -
上路来
一老翁勉力行房,阳痿不能进。舞弄既久,不觉鼻涕横流,因叹曰:“我说为何这等干涩,原来打从上路出来了。” -
咏钟诗
有四人自负能诗。一日,同游寺中,见殿角悬钟一口,各人诗兴勃然,遂联句一首。其一曰:“寺里一口钟。”次韵云:“本质原是铜。”三曰:“覆转像只碗。”四曰:“敲来嗡嗡嗡。”吟毕,互相赞美不置口,以为诗才敏捷,无出其右。“但天地造化之气,已泄尽无遗,定夺我辈寿算矣。”四人忧疑,相聚环泣。忽有老人自外至,询问何事,众告以故。老者曰:“寿数固无碍,但各要患病四十九日。”众问何病,答曰:“了膀骨痛!” -
问儿
一人从外归,私问儿曰:“母亲曾往何处去来?”答曰:“间壁。”问:“做何事?”儿曰:“想是同外公吃蟹。”又问:“何以知之?”儿曰:“只听见说:‘拍开来,缩缩脚。’娘又叫道:‘勿要慌,我个亲爷。’” -
哭郎中
一人有一妻二妾,死后,妻妾绕尸而哭。妻抚其首,曰:“我的郎头呀!”次捏其足,曰:“我的郎脚呀!”又次者无可哭附,只得握其阳物曰:“我的郎中呀!”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