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阳物
一人客于他乡,见土著者问曰:“贵地之人好大阳物?”土著者甚喜,答曰:“果然,但不知尊客如何知道?”其人曰:“我在贵处嫖了几晚,觉得此处的阴物比别处更宽,所以知道。” -
酒瓮盛米
一穷人积米三四瓮,自谓极富。一日,与同伴行市中,闻路人语曰:“今岁收米不多,止得三千余石。”穷人谓其伴曰:“你听这人说谎,不信他一分人家,有这许多酒瓮。” -
早产之祖
有个女人怀孕七个月就生了个儿子,丈夫担心养不大,碰到朋友就请教抚育之道。朋友说:“不要紧,不要紧,我家祖父也是七个月就出世的。”主人惊诧地问道:“你祖父后来究竟养大了没有?” -
巨卵
一人死后,冥王罚变为驴。其人哀恳,得许复原形,放其还魂。因行急,犹有驴卵未变。既醒,欲再往换,仍复原体。其妻力止之曰:“胡阎王不是好讲话的,只得做我不着,挨些苦罢。” -
错打裁缝
某县令在堂,有老人来禀,其子忤逆不孝。县令一听也很生气,忙问详情,老人说:“我家世传缝纫,今我年老眼花,无法再干,要儿子奉养老年,无奈小子游手好闲,弃我不顾,我将要饿死,求大人明察训子!”官怒道:“不孝罪大!你暂退去,待我传你儿子来责问!”老人退下后络绎不绝地来了许多递呈者,县令情绪不佳,心烦而退堂,忽然想到忤逆一事,便命仆人喊裁缝来。仆人以为县令又将作衣,就匆忙赶去喊平日多次为县令做衣的那个裁缝。裁缝急急赶去,县令却喝令用大杖痛打。打罢,裁缝气息奄奄地问:“小人有何罪哪?”县令说:“你弃父不养,还说无罪!”裁缝说:“我从小父母双亡呀!”县令怒气更足,说:“你这不孝之徒,有父尚不认,来人——”吏役知情,忙跪下禀告县令说:“此人父母实于某年某月病故的,众所共知,请盼明察。”县令大惊道:“刚才那个告状的老人难道是鬼吗?”众吏役说:“这是另一个裁缝的父亲呀!”县令知误,但仍强辩说:“为人子者,仅作缝纫,有辱祖宗,不孝之极!再敢争辩立予重罪!”裁缝忍痛而去。 -
嗔儿
夫妻将举事,因碍两字在旁,未知熟睡不曾。乃各唤一声以试之。两子闻而不应知其欲为此事也。及云雨大作,其母乐极,大呼叫死。一子忽大笑,母惭而哒之。又一子曰:“打得好,打得好,娘死了不哭,倒反笑起来。” -
卖古董
一翁素卖古董为业,屡欲偷觑其媳,媳诉于婆。一日,妪代媳卧,翁往摸之,姬乃夹紧以自掩。翁认为媳,极口赞誉,以为远出婆上。妪骂曰:“臭老贼,一件旧东西也不识,卖甚古董!” -
呆婿傻话
某女婿有呆名,一次到妻舅家去,妻舅指着门首的杨柳树杈问:“这东西有什么用?”呆婿说:“这树大起来,车轮也做得。”妻舅夸奖道:“别人都说你呆,我看他们才呆呢!”不一会儿,又到厨房中,呆婿见了碾酱用的擂盆,说:“这盆大起来,石臼也能做。”妻舅一听,觉得可能是呆,正转念间,刚巧呆婿的岳母放了个屁,呆婿又说:“这屁大起来,霹雳也能做。”妻舅不禁苦笑起来。 -
屁的家属
官吏坐在堂上办公,手下属员中忽然有人“啪”地放屁。官吏说:“什么发响?捉拿得来!”差役上前禀告道:“老爷,这是捉拿不到的。”官吏生气地说:“你休要徇私舞弊,包庇罪犯!定要替我捉了来!”差役无奈,就用纸去包屎块交差:“正犯已经逃走了,总算擒得家属在此,请老爷审断!” -
理旧恨
一怕婆者,婆既死,见婆像悬于柩侧,因理旧恨,以拳拟之。忽风吹轴动,忙缩手大惊曰:“我是取笑作耍。” -
不着
街市失火,延烧百馀户。有星相二家欲移物以避,旁人止之曰:“汝两家包管不着,空费搬移。”星相曰:“火已到矣,如何说这太平话?”曰:“你们从来是不着的,难道今日反会着起来!” -
指甲国籍
有个笨人几乎连冷暖饥饱都分不清。死后晋见阎王,阎王恨他太没用,要罚他来世做畜牲,又转念一想,此人生前并没大错,还是罚他做人身上的东西吧。阎王便询问判官,判官说:“他愚蠢无用,罚他做眉毛、胡须吧?”阎王说:“胡须眉毛关系到人的仪表,还是罚他做指甲吧。”笨人急忙哀求道:“如果叫我来世做指甲,小人愿做中国人的指甲,碰到爱惜的人,可长到数寸,至少也可长到数分,总算有个出头之日;倘若落在外国人手里,他天天用刀剪去,我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
思想自由
有个穷人整天想着发财。心里常这样盘算:中了彩票,便要用若干钱置办产业,用若干钱置办衣服,用若干钱为家人购买金宝,用若干钱日常挥霍。日夜想发财,几乎想得发痴了。有人问他:“你整天想些什么?”穷人老实地告诉他。那人笑道:“发财有命,怎么想想就能得来?我劝你断了这个念头吧。”穷人发怒道:“这是我思想的自由,你怎能干涉我!” -
是瞎子诗
唐代诗人孟浩然有首著名的五绝:“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有人拍案叫绝,不时摇头晃脑再三吟诵;偏有个人不以为然,说:“这是瞎子诗嘛。”听到此话的人一时哑口无言。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