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偷弟媳
一官到任,众里老参见。官下令曰:“凡偷媳妇者站过西边,不偷者站在东边。”内有一老人慌忙走到西首,忽又跑过东来。官问曰:“这是何说?”老人跪告曰:“未曾蒙老爷吩咐,不知偷弟媳妇的,该立在何处?” -
母猪肉
有卖猪母肉者,嘱其子讳之。已而买肉者至,子即谓曰:“我家并非猪母肉。”其人觉之,不买而去。父曰:“我已吩咐过,如何反先说起!”怒而挞之。少顷,又一买者至,问曰:“此肉皮厚,莫非母猪肉乎?”子曰:“何如!难道这句话,也是我先说起的?” -
屁的家属
官吏坐在堂上办公,手下属员中忽然有人“啪”地放屁。官吏说:“什么发响?捉拿得来!”差役上前禀告道:“老爷,这是捉拿不到的。”官吏生气地说:“你休要徇私舞弊,包庇罪犯!定要替我捉了来!”差役无奈,就用纸去包屎块交差:“正犯已经逃走了,总算擒得家属在此,请老爷审断!” -
有钱夸口
一人迷路,遇一哑子,问之不答,惟以手作钱样,示以得钱,方肯拾引。此人喻其意,即以数钱与之,哑子乃开口指明去路。其人间曰:“为甚无钱装哑?”哑曰:“如今世界,有了钱,便会说话耳!” -
竹诗
王祈有竹诗两句,最为得意,为东坡诵之,曰∶“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条枪。”苏笑曰∶“好则好矣,只是十条竹竿共一片叶也。”□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
戏米元章
米元章居住在镇江的甘露寺时,题住所为“米老庵”。某年甘露寺一场大火,它物尽烧,独剩李卫公塔和米老庵。米元章为这侥幸之存作诗道:“云护卫公塔,天存米老庵。”有个喜欢戏弄的人,就暗中将此诗改成这样:“神护李卫公塔,天留米老娘庵。”元章的母亲见此联后,急急走到内屋直跺脚喊娘,原来,米元章是因为母亲的缘故才被任命为官的。 -
悭吝
一人性最悭吝,忽感痨瘵之疾,医生诊视云:“脉气虚弱,宜用人参培补。”病者惊视曰:“力量绵薄,惟有委命听天可也。”医士曰:“参既不用,须以熟地代之,其价颇贱。”病者摇首曰:“费亦太过,愿死而已。”医知其吝啬,乃诈言曰:“别有一方,用干狗屎调黑糖一二文服之,亦可以补元神。”病者跃然起问曰:“不知狗屎一味,可以秃用否?” -
曲蟮
帮闲者自夸技能曰:“我件件俱精,天下无比。”一人曰:“只有一物最像。”问:“是何物?”答曰:“曲蟮。”问:“何以像他?”曰:“杀之无血,剐之无肉,要长就长,要短就短,又会唱曲,又会呵脬。” -
菩萨心肠
从前,菩萨化身为雀王,慈心济众。有一只吃人的老虎,某次因吃后,骨头嵌在牙齿中间,使它动弹不得,困饿得奄奄一息。雀王见后,大发慈悲,钻进虎口为老虎啄骨,救活了老虎。雀王飞到树上念《佛经》语说:“杀为凶虐,其恶最大!”想以此来劝老虎不要再去伤残人畜。虎听后,勃然大怒,说:“你才离我口,没吃你就已不错了,还敢多言!”雀王仓惶飞逃而去。 -
岂有此理
一次科举考试,有个读书人夸耀自己一定能考中。对人说:“我夜里梦见鼓乐吹吹打打,原来是送报喜的匾额到我家里来。”他的朋友取笑道:“不错,我夜里也梦见有报喜的匾额送到你家。匾额上还有四个字呢。”读书人问:“四个什么字?”朋友答:“岂有此理。” -
喜欢老虎
从前,有个老和尚一心想培养一个虔诚的小和尚。便抱了一个婴儿抚养,从小教他吃斋念佛,不让他接触尘世,以免受到世俗的影响。小和尚这年十六岁了,能背诵各种佛经,老和尚自以为培养了一个虔诚的弟子,十分高兴。这一天,镇上有户人家做佛事,老和尚想锻炼一下小和尚,便带着他下山到镇上去。小和尚从没下过山,从没见过这么多人,更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市场,简直有点眼花缭乱。忽然小和尚停住了脚步,两眼直盯盯的看着一位姑娘。老和尚忙念到:『阿弥陀佛!』拉了一下小和尚。小和尚指着姑娘问:『这是什么?』老和尚骗他说:『是老虎。』回山的路上,他们看到了一只真老虎,小和尚又问:『这是什么?』老和尚说:『是姑娘。』回到庙里,老和尚为了试试小和尚是否真的脱了凡心,就问小和尚:『你今天下了一次山,告诉我,你最喜欢什么?』小和尚说:『喜欢「老虎」。』摘自《中国古代笑话—笑画连篇》,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
海猪变鼋
金陵上清河岸的堤岸,常被海猪拱坍。明太祖朱元璋便问臣子:“这是啥原故?”大臣们知道皇帝最讲忌讳,犯了忌讳是要杀头的,所以悄悄商议:“‘猪’和‘朱’同音,千万说不得。如果说拱坍堤岸的是‘大鼋’,那么大鼋和‘元’同音,皇上听了肯定会高兴。”于是,他们答道:“陛下,拱坍堤岸的是‘大鼋’!”朱元璋便下令将所有的大鼋捉净。不久,大鼋是捉完了,可是海猪还是照样拱坍堤岸。 -
手氏
一人年逾四旬始议婚,自惭太晚,饰言续弦。及娶后,妻察其动静,似为未曾婚者。乃问其前妻何氏,夫骤然不及思,遂答曰:“手氏。” -
偷牛
有失牛而讼于官者,官问曰:“几时偷去的?”答曰:“老爷,明日没有的。”吏在傍不觉失笑,官怒曰:“想就是你偷了!”吏洒两袖口:“任凭老爷搜。”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