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文修史
宋景文与欧阳修一起撰修《新唐书》,宋喜用艰深的词句来修饰浅显平常的道理,欧阳修看了,决定要用一种易使宋景文接受的方法来说服他。一日,他故意在壁上题道:“宵寐匪祯,扎闼洪休。”宋景文见后问:“欧公,您这是在‘夜梦不祥,题门大吉’吧?何必用如此艰深的词句!”欧阳修笑道:“您所作《李靖传》中的:‘震霆不暇掩聪’(意为‘迅雷不及掩耳’)之类,亦是犯了这种毛病啊!”景文很惭愧,从此改正陋习。 -
包活
一医药死人儿,主家诟之曰:“汝好好殡殓我儿罢了,否则讼之于官。”医许以带归处置,因匿儿于药箱中。中途又遇一家邀去,启箱用药,误露儿尸。主家惊问,对曰:“这是别人医杀了,我带去包活的。” -
浇蜡师
人家有一妻一妾,前后半夜分认。上半夜至妻房,妻腾身跨上夫肚行事,夫问:“何为?”曰:“此倒浇蜡烛也。”其妾早在门外窃闻之矣。下半夜乃同妾睡,恣意欢娱,妾快甚,不觉失声曰:“我死也!”妻亦在外潜听之矣。次早量米造饭,妻曰:“今日当减一人饭米?”妾曰:“为何?”妻曰:“昨晚死了一个人。”妾亦微笑曰:“依我看来,今日还该添一人才是。”妻问何故,答曰:“闻得有个浇蜡烛的师父在此。” -
诱骗有方
朱古民擅长开玩笑。一天,他在汤生书房里闲坐,汤生说:“你平素有智谋,多办法,那么我今天坐在屋中,你能把我诱骗到外边去吗?”朱古民便说:“门外寒风凛冽,你一定不肯出去;倘若你先到门外去,我就用屋里的温暖舒服来引诱你,你就会听我的话了。”汤生走到门外,站在那里说:“你想得真美!看你怎么能把我诱进屋里?”朱古民拍手笑道:“哈哈,我已经把你诱骗到门外去啦!” -
白果眼
一女年幼而许嫁一大汉者,姻期将近。母虑其初婚之夜不能承受,“莫若先将鸡子稍用油润,与你先期开破,省得临时吃苦。”女含之。不意油滑突入牧中,不能得出,遂夹蛋过门。夫据腹良久,牝口阻塞难进,乃大叫曰:“媒人误我,娶一石女矣!母不信,向媳曰:“姑媳无碍,把我看看何如?”及看毕,乃骂其子曰:“畜生,亏你在做半世人,一只白果眼也不认得!” -
亲爷
有妻甫受孕而夫出外经商者,一去十载,子已年长,不曾识面。及父归家,突入妻房,其子骤见,乃大喊曰:“一个面生胡子,大胆闯入母亲房里来了!”其母曰:“我儿勿做声,这胡子正是你的亲爷。” -
猪的别号
一天,猴、狗、猪、马商量为自己选取别号,苦于没有学问,一点也想不出。于是便约定各自进城,遇见字,就取为别号。狗首先飞奔入城,见一神庙匾额有“化及冥顽”(冥顽不灵的人受到感化变为好人)四字,狗说:“这就是我的别名。”马进城,低头一看,见一块石碑写着“根深蒂固”四字,就说:“我就拿这个作为自己的名字。”过了一会,猴跳跃而至,抬头望着“无偏无党”(公正无私之意)匾额,便说:“我就命名‘无偏无党’好了。”等了半天,猪才慢吞吞地来到,找遍所有的地方也不见字,狗、马、猴都嘲笑它。猪说:“你们都选定了名字吗?”大家便将名字告诉它。猪笑道:“从来取别号只有两字或三字,怎么会有四个字?”大家给问住了,猪说:“没关系。你们只要各自摘送一个字给我,那么大家都是三个字了。”三个畜牲非常高兴,便商量说:“我们只能摘最末一个字给它。”于是,狗摘“顽’字,马摘“固”字,猴摘“党”字,猪的别号就成了“顽固党”。(暗指清朝末年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劣的封建统治集团。) -
中国民权
有个曾经做过县官的人,一次在上海听到新学家(指改良派)议论“民权自由”道:“西洋各国,莫不尊重民权,唯独中国漠视,所以中国百姓痛苦,国力越来越衰弱。”这个罢官的县令瞪着议论者道:“你们只讲民权,不讲官权,叫你们去做几天官,才知道难处哩!而且,中国何尝没有民权?只怕中国的民权比外国还利害呢。”大家便问:“中国的民权在哪里?”此人答道:“我做知县时,碰到一班抗粮不交的顽劣农民,凭你怎么恐吓镇压,他们总不肯来交纳租税,你说他们的权力大不大?” -
直背
一瞎子,一矮子,一驼子,吃酒争座,各曰:“说得大话的便做头一位”瞎子曰:“我目中无人,该我坐。”矮子曰:“我不比常(音同长)人,该我坐。”驼子曰:“不要争,算来你们都是直背(音同侄辈),自然该让我坐。” -
出甑馒头
一女人暑天卖馒头,一人进店取一个,拍开一闻,以其荤者,仍合拢不买而去。店主母大骂曰:“掰开屄个天杀的!我家这样初出笼的馒头,香喷喷,粉白肥嫩,不差甚么,你也用得过。为甚走进来拍开一条大缝,嗅了一嗅,竟自去了。” -
待诏
一待诏初学剃头,每刀伤一处,则以一指掩之。已而伤多,不胜其掩,乃曰:“原来剃头甚难,须得千手观音来才好。” -
一条横幅
徽州地方有户人家连年同别人打官司,打得又是怨恨又是厌烦。大年夜,父子三人商议道:“明年新年,我们都要说些吉利话,好保佑来年好运气,不惹官司。”儿子们说:“爸爸先说个样子。”父亲便道:“今年好。”大儿子接道:“晦气少。”小儿子也道:“不得打官司。”他们把三句话11个字,请人写了一条横幅,贴在中堂上,叫家人时时朗声念诵,好讨个吉利。年初一清早,女婿来拜年,走到厅堂上抬头见到横幅,便朗声读道:“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父子三人急得顿脚,连声道:“倒霉、倒霉!” -
好酒
父子扛酒一坛,路滑跌翻。其父大怒,子乃伏地痛饮,抬头谓父曰:“决些来么,难道你还要等甚菜?” -
咏物
两夫妇稍通文墨,一生琴瑟调和。及至暮年,精力衰耗,不能畅举,乃对物伤情,各咏一词以志感。妻先咏其牝户曰:“红焰焰,黑焰焰,嫩如出甑馒头解条线。自从嫁过你家来,日也鞈,夜也鞈,如今就像破门扇,东一片,西一片。”夫亦咏塵柄曰:“光溜溜,赤溜溜,硬如檀木匾担挑得豆。自从娶你进门来,朝也凑,暮也凑,如今好似葛布袖,扯便长,不扯皱。”谢媳一翁扒灰,事毕,揖其媳曰:“多谢娘子美情。”媳曰:“爹爹休得如此客气,自己家里,那里谢得许多。”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