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坐之效
和尚教一佛教徒专心一意,摒除杂念,闭眼静坐,说:“坚持下去,必有好处。”佛教徒虔诚地接受指示。某夜,他静坐到五更天,忽然想起某日某人借自己一斗麦没有还,忙喊醒床上的妻子,叫道:“法师叫我静坐果有功效!要不,我就被骗去一斗麦了!” -
好色如僧
李屏山同雷希颜、张伯玉聚宴、游玩。李屏山喜欢喝酒,雷希颜喜欢吃菜,于是相互戏笑道:“屏山爱酒如蝇,希颜见肉如鹰,伯玉好色如僧。”说完一起大笑。 -
兄弟认匾
兄弟三人都患近视,某天同去拜会一客。登客堂,看见堂上悬“遗清堂”一匾。大哥忙问二弟:“主人有病吗?为何要写‘遗精堂’呢?”二弟说:“你看错了,主人好道,故题匾叫‘道清堂’。”两人争论不休,最后让三弟给断个是非。三弟瞪眼看了好久说:“二位哥哥都错了,上面哪来的匾啊!” -
望孙出气
一不肖子常殴其父,父抱孙不离手,爱惜愈甚。人间之曰:“令郎不孝,你却钟爱令孙,何也?”答曰:“不为别的,要抱他大来,好替我出气。” -
默默喝酒
酒宴上,某客人行令说:“要沉默地喝,谁违反,谁罚酒!”后来,“啪!”一人放了个屁,令官说:“不沉默。”那人说:“这是屁响,并非说话。”令官说:“看!又不沉默。”席上哄然大笑,令官说:“大家都不沉默,都罚酒一大杯!” -
老人妄语
太上老君说:“诵经千遍,身腾紫云。”某道士十分相信此说,就也诵起经来,诵至999遍,开始沐浴,告别亲友,登上高台,等候腾云,当他虔诚地诵完第1000遍后,合上双眼,分分秒秒地等盼着身子腾起来,哪知到天黑也未能抬起半寸身子。道士指着太上老君的塑像慨叹说,“谁知你这等老大年纪也会说谎。” -
猫逐鼠
一猫捕鼠,鼠甚迫,无处躲避,急匿在竹轿杠中。猫顾之叹云:“看你管(馆)便进得好,这几个节如何过得去!” -
鼻耐性
人患口臭,一友问曰:“别人也罢,亏你自家鼻头如何过了?”旁人代答曰:“做了他的鼻头,随你臭极,也只索耐性跟他。” -
郑国躁人
过去,郑国有个性情急躁的人,射箭不中箭靶,就把箭靶撕碎,下棋下不赢,就咬棋子。有人劝他说:“这并不是箭靶和棋子的过错,何不反过来想一想,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他根本听不进去,终于因为这急躁的毛病死掉了。 -
不识书礼
海滨有个平庸的书生,因家事告状,见县官时冒称是名儒弟子。县官看他礼仪极差,就斥责说:“你既为儒门弟子,为何不识礼?”这人说:“我生长在海滨,岂会连“鲤”都不识?鲤有北斗七星,信奉道教的人忌食。”县官说:“我讲书中之礼,谁问你鲤鱼了!”生气地要鞭打书生。书生又认“书”为“须”,急忙辩解说:“大人搞错了,有须的是鲇鱼,不是鲤鱼啊!” -
治应声虫
杨勋中年时得了一种怪病,每说话应酬时,腹内有小虫跟着应声。不几年,虫应声愈大。有个道士说:“这是应声虫。须得读《本草》之类药典,遇到有虫不应的药方就可服用。”杨照这话做了。当读到“雷丸”一药时,虫忽然不出声了,于是就吃了几粒雷丸,果然治愈。有个乞丐,也患此病,于是有人向乞丐介绍了用杨勋已服之药,乞丐谢道:“我是贫穷之人,没什么别的能耐,向人讨点吃的穿的,只有依靠这应声虫了。” -
木楔止饿
某财主吝啬,总只给仆人吃个半饱。一日要出远门,仆人问:“若半路饿了怎么办?”财主找来一条绳子和一个木楔子,说“路上不能说饿,被人听了要笑话的。你饿了,我自有办法,你只管说:‘肚子有些了’,我便会使你肚子不饿。”出门走了半天,仆人饿得不行,忙照财主的吩咐说话,财主赶忙拿出绳子,勒紧仆人肚子。走不多远,仆人又喊了起来,财主拿出木楔子塞进绳子里,找了块砖头,向着楔子猛敲,说:“这样紧,总不饿了吧!”又走不出几步,仆人喊声更急了,财主勃然大怒,一下解开绳子,木楔落到了地上,说:“你这饿鬼奴才,快去另找人家吧,我有这副好家伙,不愁没人用。” -
慌鼓
一说谎者曰:“敝处某寺中有一鼓,大几十围,声闻百里。”傍又一人曰:“敝地有一牛,头在江南,尾在江北,足重何万馀斤,岂不是奇事?”众人不信。其人曰:“若没有这只大牛,如何得这张大皮,慢得这面大鼓?” -
索烛
有与善啖者同席,见盘中且尽,呼主翁拿烛来。主曰:“得无太早乎?”曰:“我桌上已一些不见了。”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