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牛
一士善于联句,偶同友人闲步,见有病马二匹卧于城下。友即指而问曰:“闻兄捷才,素善作对,今日欲面领教”士曰:“愿闻。”友出题曰:“城北两只病马。”士即对曰:“江南一个村牛。” -
戏嫂臂
兄患病献神,嫂收祭物,叔将嫂臂暗掐一把。嫂怒云:“看你肥肉吃得几块!”兄在床上听见,叫声:“兄弟没正经,你嫂嫂要留来结识人头的,大家省口出客罢。” -
吃黄雀
两人共席而饮,碗内有黄雀四只,一人贪食其三,谓同席者曰:“兄何不用?”其人曰:“索性放在兄腹中,省得他们拆了对?” -
手木笃
松江妇寒天淘米,似手冷插入腰内。主母疑其偷米,喝曰:“做甚么?”妇答云:“手木(摸)笃(音屄,手冷也)。” -
苏轼《洗儿诗》
东坡频年谪居,尝作 《洗儿诗》,曰∶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河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 -
想妻对联
某童生到郡城去考秀才,偶然想念起妻子来,便戏写一副对联,自寻乐趣:“充无罪之军三百里,守有夫之寡二十天。”同学看见,传为笑话。 -
墙龟
墙上画一乌龟,专禁人屙尿。一人竟撒,主家喝曰:“你看!”其人云:“原来乌龟在此看我撒尿。” -
用枕
有嫁女于他乡者,归宁,母问乡土相同否,答曰:“只有用枕不同。吾乡在头边,彼处用在腰里。” -
银杏淫行
乡里有读书人平时喜欢高雅的谈吐,对凡是涉及淫邪的粗俗话语深恶痛绝。一天,他问邻县一个朋友道:“听说贵县多有银杏,是不是这样?”朋友不予回答,再三询问还是默然不响,旁边的人都掩嘴暗笑。原来“银杏”与“淫行”同音,朋友也是喜欢高雅谈吐的,所以不愿作答。 -
误解蒙学
有个不识字的人,喜欢谈论时事,对人说:“我近来对不识字很为遗憾,急于要读书,不知有什么好书?”别人告诉他:“学识字,当然先读蒙学教科书(启蒙的初级书籍)。”那人叹了口气道:“就算是旧学家,也没听说有学习蒙古语言文字的。我是新学家,你为啥要我降低身份来学习它?” -
出甑馒头
一女人暑天卖馒头,一人进店取一个,拍开一闻,以其荤者,仍合拢不买而去。店主母大骂曰:“掰开屄个天杀的!我家这样初出笼的馒头,香喷喷,粉白肥嫩,不差甚么,你也用得过。为甚走进来拍开一条大缝,嗅了一嗅,竟自去了。” -
田鸡妙答
鸡偶尔在田间小道上行走,碰到一只田鸡(青蛙别称),问道:“你是什么?”答:“田鸡。”鸡大为惊诧,说:“凡是鸡身上都有羽毛,而你没有一片羽毛,怎可称为鸡?”田鸡答:“如果一定要有羽毛才可称之谓鸡,那么上海胡家宅的野鸡(妓女的别称),难道身上都有羽毛吗?” -
惯例
一位太守刚到任,百姓们一连天演戏庆贺,并且有人带头呼喊:“全州百姓齐庆贺,灾星去了福星来!”太守一听把前任太守骂作灾星,却把自己当成福星,高兴极了。忙问:“这两名词写得妙,是那位高手写的?”百姓答道:“这是历年传下来的惯例,新太守上任都得这么喊。等太爷您卸任,新太守上任时,我们还是这么喊的!” -
夫夫
有与小官契厚者,及长,为之娶妻。讲过通家不避。一日,闯入房中,适亲家母在,问女曰:“何亲?”女答曰:“夫夫。”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