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做儿子
一个老头形容枯槁,身体衰弱,可是只要说他衰老,他就恼火不已,如果夸他年轻,他就喜欢不尽。一人知道后,便故意讨他便宜道:“您虽然胡须头发都白了,可是容颜娇嫩,不仅可比倒小孩,更同我新生的孩儿皮肤一样鲜嫩。”老头大喜道:“如果容颜能这样鲜嫩,我老夫情愿做你的儿子。” -
贪官
有农夫种茄不活,求计于老圃。老圃曰:“此不难,每茄树下埋钱一文即活。”问其何故,答曰:“有钱者生,无钱者死。” -
趣行酒令
某村有个习俗,在本村娶媳妇宴席的最后要行令。一次,有个秀才、曹吏、医生、巫者在一起行酒令,决定以自己的事务联句。曹吏抢先第一说:“每日排衙次第立。”医生接着说:“药有温凉寒燥湿。”秀才说:“深夜娘子早梳妆。”巫者想来想去,总无妙句,慌急这中突然闪出一句:“太上老君急急急。” -
比较吝啬
一天,某甲、某乙两人为了比较谁比较吝啬聚在一起讨论.甲:"我都把咸蛋切成六块,一餐配一块,可以吃两天."乙:"那算什麽?我都在咸蛋上戳一个洞,要吃饭的时候把筷子往里面沾一下,就可以吃一餐饭了."甲自然认输了.过了几天,甲乙听说另有一高人丙更吝啬就相约一起去请教.走着走着快到啦,突然听到里面大叫:「不孝子,竟然多看一眼!你咸死算啦!!」走近一看,看到丙的家里用一根绳子钓一根咸菜在天花板,看一下得扒一大口饭.那小孩多看了一下就被骂了. -
秀才的故事
一秀才带书童赶考。途中帽子掉了。书童说:帽子落地(第)了。秀才忙说:不准说落地,要说及地。书童帮秀才把帽子捡起来牢牢系在秀才头上,然后说:这次再也不会及地了。这是纪晓岚对太监开的玩笑。另举一例:一老太监在冬天看见纪晓岚穿着皮衣,手执一把扇子(文人的习惯),感到十分好笑,遂遂说: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纪晓岚听老太监南方口音,对到: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
酒娘
人问:“何为叫做酒娘?”答曰:“糯米加酒药成浆便是。”又问:“既有酒娘,为甚没有酒爷?”答曰:“放水下去,就是酒爷。”其人曰:“若如此说,你家的酒,是爷多娘少的了。” -
缺日月柴
某公喜欢夸耀自己富有,说:“我家什么都不缺。”接着伸出两个指头:“缺少的只是太阳和月亮。”话刚完,仆人来报告:“厨房里一点柴草都没有了。”于是,他再伸出一个指头,说:“缺少的是太阳、月亮和柴草。” -
狗衔锭
狗衔一银锭而飞走,人以肉喂他不放,又以衣罩去,复甩脱。人谓狗曰:“畜生,你直恁不舍,既不爱吃,复不好穿,死命要这银子何用?” -
强盗脚
乡民初次入城﹔见有木桶悬于城上,问人曰:“此中何物?”应者曰:“强盗头。”及至县前,见无数木匣钉于谯楼之上,皆前官既去而所留遗爱之靴。乡民不知,乃点首曰:“城上挂的强盗头,此处一定是强盗脚了。” -
徐晞妙答
兵部尚书徐晞是从普通差吏出身而逐级提拔上来的。一天,他与某状元一同走进学宫,某状元指着孔子肖像说:“你认得这位老先生吗?”徐晞说:“怎么不认得?可这位老先生不是科甲(参加科举考试而获取进士功名)出身的。”某状元尴尬得难以对答。 -
精明吃亏
宋朝时,李士衡在馆阁任职,一次出使高丽,一名武将担任副使。高丽方面赠送了礼品财物,李士衡并不在意,只是把它交给副使管理。当时船底出现隙缝漏水,副使把李士衡得到的丝绸细绢垫放在船底,然后放上自己的东西以免弄潮。船到大海之中,风浪汹涌,船又太重,很危险,船员要求把装载的东西全部扔悼,否则船翻人亡。副使也很慌张,就急急地把船上的东西抛入大海。大约东西丢了一半,风浪平息,航船稳定了。过后检点一下,丢掉的都是副使的财物,而李上衡所得的物品由于放在船底,只是受了点潮罢了。 -
“捐躯报国”
1900???????????????????????????????????员又责成州县官吏横征暴敛,百姓渐渐穷困,财物渐渐匮乏。而那些贪官污吏更是巧立名目中饱私囊。一些没有实权的官吏就动足脑筋,向上逐条陈述搜刮之法,希望得到上司重用。如广东就有征收“娼捐”(向妓女收税)的动议。听说已实行,美其名为“花捐”。要知道广东自从开放赌禁、征收赌税以来,百姓都讥笑为“奉旨开赌”,现在又开放娼禁收“娼捐”,那不知要怎么讥笑呢。有人说:“如果实行娼捐,是对妓女的推崇啊!”推崇什么?答道:“捐躯报国。” -
医仆应对
庸医屡次伤害病人,其仆从开始厌恶起主人来,于是只顾玩耍不听使令。医生责骂道:“我教你死!我教你死!”仆人轻松一笑道:“不轻易吃你药,怎会随便死去?” -
凑不起来
一位公子赴考,一篇文章想了好久也没做出来。两个仆人跑到考场门口,见考生们纷纷走出来。天色渐暗,公子还呆呆地坐在考场里。仆人焦急地朝里面张望。甲仆问:“难道少爷肚内连五六百字也没得?”乙仆答:“有是有,只怕他一时凑不到一块儿。”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