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处风凉
盛夏天热,有几位官长在商议公事,闲聊时谈到天气酷暑,什么地方乘凉最好。一个人说:“有个花园的水阁上很风凉。”一人说:“有个寺庙大殿上很风凉。”有个百姓在一旁叫道:“衙门公堂上最风凉!”众官长惊问:“为什么?”百姓笑道:“那里是有天没日头的处所,怎么不风凉呢?” -
纳粟诗
赠纳粟诗曰:“革车买得截的高,周子窗前满腹包。有朝若遇高曾祖,焕乎其有没分毫。” -
是瞎子诗
唐代诗人孟浩然有首著名的五绝:“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有人拍案叫绝,不时摇头晃脑再三吟诵;偏有个人不以为然,说:“这是瞎子诗嘛。”听到此话的人一时哑口无言。 -
家当
一妇有姿色,而穷人欲谋娶之,恐其不许,乃贿托媒人极言其家事富饶。妇许之,及过门,见四壁萧然,家无长物,知堕计中。辄大哭不止,怨恨媒人。穷人以阳物托出,丰伟异常,放在桌上连敲数下,仍收起曰:“不是我夸口说,别人本钱放在家里,我的家当带在身边。如娘子不愿,任从请回。”妇忙掩面试泪曰:“谁说你甚么来。” -
从何开始
齐国有一人力谏齐景公,景公大怒,令把劝谏者支解,威慑说:“再有敢谏者,同样下场!”大夫晏子上前,左手揪住劝谏者的头,右手拿着刀,仰着头问景公:“自古圣主明王众多,支解人是从他们中哪一位开始的。”景公醒悟,遂释放谏者。叹道:“罪在寡人,不在谏者!” -
捉头
按君访察,匡章、陈仲子及齐人,俱被捉。匡自信孝子,陈清客,俱不请托。惟齐人有一妻一妾,馈送显者求解。显者为见按君,按君述三人罪状,都是败坏风俗的头目,所以访之。显者曰:“匡章出妻屏子,仲子离母避兄,老公祖捉得极当。那齐人是叫化子的头,也捉他做甚么?” -
取笑
甲乙同行,甲望见显者冠盖,谓乙曰:“此吾好友,见必下车,我当引避。”不意竟避入显者之家,显者既入门,诧曰:“是何白撞,匿我门内!”呼童挞而逐之。乙问曰:“既是好友,何见殴辱?”答曰:“他从来是这般与我取笑惯的。” -
此副急相
宋世祖对臣子刘德原说:“你如果对我死去的贵妃哭得很悲伤,将得到重重的奖赏。”刘德原立即拍胸顿脚,号陶大哭,眼泪鼻涕一齐流下。皇帝非常高兴,便封他做了豫州刺史。宋世祖又叫医生羊志哭悼贵妃,羊志也哭泣得极为悲伤。不久,有人问羊志:“你怎么会表现出此副悲哭的急相?”丰志说:“我当时是哭悼自己死去的小老婆啊。” -
呵冻笔
一人见春意一册,曰:“此非春画,乃夏画也。不然,何以赤身露体?”又一人曰:“亦非夏画,乃冬画也。”问曰:“何故?”答曰:“你不见每幅上,个个胡子在那里呵冻笔。” -
效法吐酒
鲁国有个叫自喜的人,对长辈非常尊重,常常模仿他们的言行。一次,自喜见他的一位长辈端起酒杯喝酒,他也端起酒杯喝酒,那位长辈不能再喝把酒吐掉,他也把酒吐掉。 -
拿访
一人作客在外,见乡亲问曰:“我家父在家好么?”乡亲曰:“好是好,前日按院访拿十二个扒灰老,尊翁躲在毛厕里,几乎吓杀。” -
肉沉碗底
某人性悭吝,而且很容易发怒。一天,买回四两肉,妻子做好后油脂浮在上面,肉都沉到下面。这人回家一看,以为妻子吃掉了肉,指着妻子骂道:“我与你前世冤家,只有分离才行了!”等到筷子一捞,只见肉都在碗底,这人又大笑起,抚着妻子的背说:“我与你是500年前结合的夫妻,太好了!” -
醋官出对
县官非常宠爱县里的门子(男色,明朝士大夫好男色成风)。一天,他忽然见一个下属同门子说悄悄话,心生醋意。那个下属心慌,就辩白说:“他是我的表弟,我们在讲家事。”县官就出了个对子叫他对道:“‘表弟非表兄表子’,你如能对出就可免罚。”下属对道:“丈人是丈母丈夫”。县官大笑,赏酒给他吃。 -
疑鬼缠身
肖蜀梁生性愚笨而胆小。某晚,独自出门赶路。月光照在他身上,投下一个黑黝黝的影于。他走一步影子也跟着走一步。低头一看,顿时大惊:一定有小鬼紧紧缠上自已了!再接头一看,更是吓得魂不附体:自已的头发飘呀飘的,一定是另一个长鬼的头发啊!于是,拔腿回头就跑。他跑得越快,“小鬼”和“长鬼”也跑得越快。跑呀跑,始终摆脱不了两个鬼魂的纠缠。跑回家,终于力竭气衰而死。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