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君代酒
一客访客,主人不留饮食,起送出门,谓客曰:“古语云:‘远送当三杯’,待我送君里许。”恐客留滞,急拽其袖而行。客曰:“求从容些,量浅,吃不得这般急酒。”涂嘴或有宴会,座中客贪馋不已,肴使既尽。馆僮愤怒而不敢言,乃以锅煤涂满嘴上,站立傍侧。众人见而讶之,问其嘴间何物。答曰:“相公们只顾自己吃罢了,别人的嘴管他则甚。” -
傻瓜吃柿
一个傻瓜带了妻子去拜见岳父。岳父设家宴款待。桌上放着一盘生柿子。傻了拿了连皮就吃。妻子在里屋看见了,又是埋怨又是叹气,说:“苦啊,苦啊!(含意是我的命苦啊,嫁了这么个人!)”傻子在外面听见了,应声道:“这柿子苦倒不苦,只是有些儿涩。” -
“良知”颜色
一个青年向王阳明求学,开始听到“良知”这一词时,便冒昧地问:“‘良知’是黑色还是白色?”众人大笑,那青年羞得满面通红。王阳明慢慢说道:“‘良知’不是白色也不是黑色,它的颜色是正宗的红色啊!” -
日光献王
宋国有个农民,见识很少,一生只是被着破麻袋片熬冬。有年春天,他到东村干活,独自晒在太阳下,感到非常温暖。回家后便对妻子说:“太阳光晒在背上这样温暖,别人大概还不知道,如果拿去献给国君,一定会得到重大的奖赏。” -
阴沟之物
王黼为北宋末年大臣,他的住宅与一个寺庙紧靠。有个和尚,每日把从王黼家的阴沟中流出的米粒捞出,洗净晒干。过了几年,不觉已积成一囤。靖康二年,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王黼家妻儿断食将饿死。那和尚便用所囤积的米送入王家,王黼家老幼吃得很香,连连称谢,哪知这正是他家的阴沟之物。 -
精明吃亏
宋朝时,李士衡在馆阁任职,一次出使高丽,一名武将担任副使。高丽方面赠送了礼品财物,李士衡并不在意,只是把它交给副使管理。当时船底出现隙缝漏水,副使把李士衡得到的丝绸细绢垫放在船底,然后放上自己的东西以免弄潮。船到大海之中,风浪汹涌,船又太重,很危险,船员要求把装载的东西全部扔悼,否则船翻人亡。副使也很慌张,就急急地把船上的东西抛入大海。大约东西丢了一半,风浪平息,航船稳定了。过后检点一下,丢掉的都是副使的财物,而李上衡所得的物品由于放在船底,只是受了点潮罢了。 -
铁箍
夫妇同饭,妻问曰:“韭蒜有何好处,汝喜吃他?”夫曰:“食之,此物如铁棒一般的。”妻亦连食不已,夫曰:“汝吃何用?”妻曰:“我吃了像铁箍一般的。” -
独眼
兄弟二人,同往河中洗浴。兄之阳物被水蛇咬住,扯之不脱,弟持刀欲砍。兄曰:“仔细看了下刀。两眼的是蛇头,独眼的是屪子。” -
胡须像
一画士写真既就,谓主人曰:“请执途人而问之,试看肖否?”主人从之,初见一人问曰:“那一处最像?”其人曰:“方巾最像。”次见一人,又问曰:“那一处最像?”其人曰:“衣服最像。”及见第三人,画士嘱之曰“方巾、衣服都有人说过,不劳再讲,只问形体何如?”其人踌躇半晌,曰:“胡须最像。” -
善生虱
有善生虱者,自言一年止生十二个虱。诘其故,曰:“我身上的虱,真真一月(捏)一个。” -
死错了人
一个人的亲家母死了,他托一秀才写一篇祭文。秀才从一本文集中抄了一篇给他,他一看,却是一篇祭亲家翁的文章,就对秀才说:“错了。”秀才说:“怎么会错呢,这篇文章是从书上抄下来的,一字不错,是不是他家死错了人?” -
厨师
有厨子在家切肉,匿一快于怀中。妻见之,骂曰:“这是自家的肉,为何如此?”答曰:“啊,我忘了。”——(明)冯梦龙辑《笑府》 -
哭麟
孔子见死麟,哭之不置。弟子谋所以慰之者,乃编钱挂牛体,告曰:“鳞已活矣。”孔子观之曰:“这明明是一只村牛不过多得几个钱耳。” -
白花工钱
雨总是下个不停,迂公的房子到处漏水,床铺一夜搬迁几次,也找不到一块干燥的处所。妻子儿女咒骂起老天爷。迂公忙找来瓦匠修补漏房,所花的劳力和费用很大。修好了房子,老天却放晴了,连续一个月都是云气晴朗。于是,迂公天天早晚躺在床上仰看新修的房顶长叹:“唉!我这命苦的人啊,才修好屋,便不下雨了,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工钱!”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