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笑林

屡屡重复

  熙雍年间,某号称“大诗人”者作《宿山房即事》诗:“一个孤僧独自归(一个与孤、独重复),关门闭户掩柴扉(关门与闭户、掩扉同义)。半夜三更子时分(半夜即三更、子时),杜鹃谢豹子规啼(子规、谢豹为杜鹃别称)。”

  • 酒令讽官

      过去有个县官和县丞贪钱,主簿清廉。一天,三人一同喝酒,喝到酣畅时,县官设下一个酒令,规定每令要包含一句千家诗,下边再用两句俗语阐发诗意。他自己先说道:“旋斫生柴带叶烧,热灶一把,冷灶一把。”县丞接着说:“杖藜扶我过桥东,左也靠着你,右也靠着你。”主簿说的酒令隐含讽谕之意:“梅雪争春未肯降,原告一两三,被告一两三(原告被告都要交纳一两三钱白银)。”
  • 金漆盒

      一近视出门,见街头牛屎一大堆,认为路人遗下的盒子。随用双手去捧,见其烂湿,乃叹曰:“好个盒子,只可惜漆水未干。”
  • 阴痣

      相者云:“妇人阴门有痣,必生贵子。”一人闻而喜曰:“果尔,则家嫂乃贵相也。”问曰:“令嫂有痣,兄何以知之?”答曰:“家父与房下说,房下与学生说。”
  • 甲鱼口渴

      郑县有个叫卜子的人,去市场买了只甲鱼返家。会船渡过颖水时,见甲鱼萎缩的形状,以为它口渴,便放它到河里喝水,结果,甲鱼连招呼也不打,就溜之大吉了。
  • 斋戒库

      一监生姓齐,家资甚富,但不识字。一日,府尊出票,取鸡二只,兔一只。皂亦不识票中字,央齐监生看。生曰:“讨鸡二只,免一只。”皂只买一鸡回话。太守怒曰:“票上取鸡二只,兔一只,为何只缴一鸡?”皂以监生事禀,太守遂拘监生来问。时太守适有公干,暂将监生收入斋戒库内候究。生入库,见碑上“斋戒”二字,认做他父亲“齐成”姓名,张目惊诧,呜咽不止。人问何故,答曰:“先人灵座,何人设建在此?睹物伤情,焉得不哭。”
  • 东方朔

      武帝时,有献不死之酒者,东方朔窃饮之。帝怒,欲杀朔。朔曰∶“臣所饮,不死之酒也。杀臣,臣亦不死;臣死,酒亦不验。”□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 泥高壁

      燕子衔泥做窠,搬取蚯蚓上面土。蚓愤极曰:“你要泥高顶壁,为何把我来悔气?”燕子云:“我专怪你呵人家卵脬。”
  • 狗肚一句

      新官到任,吏跪献鱀鱼一尾,其味佳美,大异寻常。官食后,每思再得,差役遍觅无有。仍向前吏索之,吏禀曰:“此鱼非市中所买。昨偶宰一狗,从狗肚中得者,以为异品,故敢上献。”官曰:“难道只有此鱀了?”吏曰:“狗肚里焉得有第二鱀(句)。”
  • 误而不误

      明穆宗时,绍兴岑郡侯(一郡中第三等官)的夫人怀孕将分娩。一日,岑郡侯外出,有个行人闪避不及,冲撞了岑郡侯,被绑缚至府内。岑郡侯问:“你是干什么的?”答:“算命的。”岑郡侯兴致顿来,问:“我夫人有娠,是弄璋呢?还是弄瓦?”(弄璋弄瓦意为生男孩还是生女孩?)卜者不懂弄璋弄瓦是什么意思,便含糊地答道:“璋也弄,瓦也弄。”岑郡侯大怒,痛斥卜者无能。不几天,夫人正巧生下一男一女,卜者从此名声大振,被誉为“神算”。
  • 歪头

      有素患屡阳之症,娶得新妇到家。初夜行房,苦干厥物不举,舞弄既久,终不能人。妇怒曰:“直恁没用,头都东倒西歪,还想硬挣甚么!”夫乃诡辞以应曰:“你不晓得,我此物生来原是个歪头,少不得弄他进去哩。”
  • 冥王访名医

      冥王遣鬼卒访阳间名医,命之曰:“门前无冤鬼者即是。”鬼卒领旨,来到阳世,每过医门,冤鬼毕集。最后至一家,见门首独鬼傍惶,曰:“此可以当名医矣。”问之,乃昨日新竖药牌者。
  • 空心老官

      各类蔬菜,都是按照季节生长的,一过节令就没有了。只有葱却是四季都有,而且厨房里天天用它,成为必不可少的调味佳品。蔬菜们便聚在一起问它:“你是用什么办法达到如此水平?”葱答道:“我也没用啥法术,主要是虚心吧。”蔬菜们叹息道:“可见虚心者自能立于不败之地,而且到处都能适宜他生存发展。”有棵蔬菜提出异议道:“什么虚心不虚心,不过是个空心老官(对没有学问和才能的人的讽刺称呼)罢了。你们不见世上的空心老官,年年如此,处处有他得意的事吗?”
  • 官贼一样

      福建有个专门从事海盗的人,叫郑广,后来被捉,投降了官府,还补了个官做。一起与他做官的人硬要他作诗,他哪里会作,胡乱拼凑道:“不问文官与武官,总一般。众官是做了官了做贼,郑广是做了贼了做官。”
  • 罚真咒

      一人欲往妾处,诈称:“我要出恭,去去就来。”妻不许,夫即赌咒云:“若他往做狗。”妻将索系其足放去。夫解索,转缚狗脚上,竟往妾房。妻见去久不至,收索到床边,起摸着狗背,乃大骇云:“这死乌龟,我还道是骗我,却原来倒罚了真咒。”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世界艺术
维多利亚女王
文玩手办
影相集珍
  • 青铜飞天神兽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精品猴面古玉饰
  • 明清雕字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