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笑林

父亲烧了

  一个人外出前,嘱咐儿子说:“有人问你令尊哪儿去,你就说我有事出远门去了。你要敬茶,好生招待他。”因儿子脑子笨,怕他忘记,就把话写在纸上。儿子把纸条塞在衣袖里,老是取出来看。过了三天,没有人来,以为这纸条没用,就扔进火中烧了。第四天,忽然有客人来,问到他父亲。儿子慌忙从衣袖中掏纸,没有找到,便叫:“没了。”客人大惊道:“几时没的?”(“没了”,又是“死”的别称。)那儿子答道:“昨天夜里烧了。”

  • 臭嘴

      或行酒令,俱要就人身上,说一必不然之事。一人云:“鼻孔亏得向下,若朝上,雨落在内怎么好?”一人云:“脚板亏得在前,若在后,被人踏住怎么好?”一人云:“妇人阴物亏得直生,若横生,菠箕背米菠边嵌进怎么好?”一人云:“屁眼亏得在臀,若在面,臭气触人怎么好?”主令者曰:“此句该罚。屁眼尽有生在面上的,不信,眼前这老兄尊嘴;如何便怎般臭极!”
  • 神仙大足

      女皇武则天爱“吉兆”,喜好话。有年,被关在大理寺里的300多个犯人,唯恐秋分过后受大刑,便用计在监狱的围墙角边,假做一个足有5尺长的大脚印。待半夜时分,一齐叫喊起来。宫内侍卫追问下来,犯人们说:“昨夜有神仙出现,高3丈余,满面金光,对我们说:‘你们都是冤枉,不要害怕。当今皇帝能活万年,准对你们开恩,赦放你们。’”侍卫们听后,再看地上,果然见有个巨大脚印。回宫后即报武则天,女皇当即下旨大赦天下,为纪念神仙的“大脚印”,改年号为“大足元年”。
  • 比职

      甲乙两同年初中。甲选馆职,乙授县令。甲一日乃骄语之曰:“吾位列清华,身依宸禁,与年兄做有司者,资格悬殊。他不具论,即选拜客用大字帖儿,身分体面,何啻天渊。”乙曰:“你帖上能用几字,岂如我告示中的字,不更大许多?晓谕通衢,百姓无不凛遵烙守,年兄却无用处。”甲曰:“然则金瓜黄盖,显赫炫耀,兄可有否?”乙曰:“弟牌棍清道,列满街衢,何止多兄数倍?”甲曰:“太史图章,名标上苑,年兄能无羡慕乎?”乙曰:“弟有朝廷印信,生杀之权,惟吾操纵,视年兄身居冷曹,图章私刻,谁来怕你?”甲不觉词遁,乃曰:“总之,翰林声价值千金。”乙笑曰:“吾坐堂时,百姓口称青天爷爷,岂仅千金而已耶?”
  • 缠住

      一螃蟹与田鸡结为兄弟,各要赌跳过涧,先过者居长。田鸡溜便早跳过来。螃蟹方行,忽被一女子撞见,用草捆住。田鸡见他不来,回转唤云:“缘何还不过来?”蟹曰:“不然几时来了,只因被这歪刺骨缠住在此,所以耽迟来不得。”
  • 聋耳

      一医者耳聋,至一家看病女人。问:“莲心吃得否?”医者曰:“面觔发病,是吃不得的。”病女曰:“是莲肉。”医者曰:“就是盐肉,也要少吃些。”病女曰:“先生耳朵是聋的。”医曰:“若是里股是红的,只怕要生横痃,倒要脱开来,待我看看好用药。”
  • 好乌龟

      时值大比,一人夤缘科举一名,命卜者占龟,颇得佳象,稳许今科公捷。其人大喜,将龟壳谨带随身。至期点名入场,主试出题,旨解茫然,终日不成一字。因抚龟叹息曰:“不信这样一个好乌龟,如何竟不会做文字!”
  • 折不受

      老年人娶妾,其物已屡,因急欲举子,云雨时嘱其妾曰:“请受,请受。”妾曰:“你干净折子,教我受什么!”
  • 两鱼斗嘴

      一次,鲤鱼和鲇鱼斗起嘴来,互比高低。鲤鱼说:“你有啥希奇,我如果有朝一日有所变化,便能飞上天去。我是啊——‘眼里有金星,身上有金鳞。桃花春浪暖,一跳过龙门!”鲇鱼说:“你不要自以为了不起,听着,我是啊——眼里也无星,身上也无鳞。一张大阔口,常会吃别人!”
  • 喜欢老虎

      从前,有个老和尚一心想培养一个虔诚的小和尚。便抱了一个婴儿抚养,从小教他吃斋念佛,不让他接触尘世,以免受到世俗的影响。小和尚这年十六岁了,能背诵各种佛经,老和尚自以为培养了一个虔诚的弟子,十分高兴。这一天,镇上有户人家做佛事,老和尚想锻炼一下小和尚,便带着他下山到镇上去。小和尚从没下过山,从没见过这么多人,更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市场,简直有点眼花缭乱。忽然小和尚停住了脚步,两眼直盯盯的看着一位姑娘。老和尚忙念到:『阿弥陀佛!』拉了一下小和尚。小和尚指着姑娘问:『这是什么?』老和尚骗他说:『是老虎。』回山的路上,他们看到了一只真老虎,小和尚又问:『这是什么?』老和尚说:『是姑娘。』回到庙里,老和尚为了试试小和尚是否真的脱了凡心,就问小和尚:『你今天下了一次山,告诉我,你最喜欢什么?』小和尚说:『喜欢「老虎」。』摘自《中国古代笑话—笑画连篇》,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 胡须像

      一画士写真既就,谓主人曰:“请执途人而问之,试看肖否?”主人从之,初见一人问曰:“那一处最像?”其人曰:“方巾最像。”次见一人,又问曰:“那一处最像?”其人曰:“衣服最像。”及见第三人,画士嘱之曰:“方巾、衣服都有人说过,不劳再讲,只问形体何如?”其人踌躇半晌,曰:“胡须最像。”
  • 婢子

      有婢生子,既长,或问其号。子谦逊久之,乃曰:“贱号小梅。”问:“尊公原号何梅?”答曰:“非也,乃家母名腊梅耳。”
  • 父为子民

      张兰舫治理福建,兼任闽浙总督。他的父亲闲居在家,亲友前去恭贺,张父嗔怪道:“想不到我做了儿子属下的小民,你们为什么要贺喜啊?”众人一时将此传为佳话。
  • 铃声有异

      有个老僧,每次在佛堂上长时间念经,即气短口干,需饮些热酒后才能支撑。但如每次从堂中去房中温酒费时太久.恐人说话,就于堂前悬一铜铃,私下同弟子讲定暗语,每敲“荡荡朗朗铛铛”时让弟子温酒待老僧。弟于遵命,每闻铃声,即温酒。数日之后,弟子为戏剧之声所迷,忘了铃声温酒,老僧责怪弟子说:“你今日在当什么心,铃声也不听?”弟子怕怪罪,就推说:“今日铃声与往日的不一样。”老僧问:“铃声有何区别?”答:“今日铃声,只是冷冷清清,只因有别,所以不温酒。”老僧会意,笑而不再问。
  • 咸蛋

      甲乙两乡人入城,偶吃腌蛋,甲骇曰:“同一蛋也,此味独何以咸?”乙曰:“我知之矣,决定是腌鸭哺的。”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世界艺术
维纳斯的诞生
文玩手办
影相集珍
  • 青铜飞天神兽
  • 鎏金卧犬兽雕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