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笑林

秀才买柴

  一个秀才要买柴,招呼道:“荷薪者(挑柴的)过来!”卖柴人因听得懂“过来”两字,便挑着柴来到秀才跟前。秀才问道:“其价几何?”(柴的价钱多少)卖柴人因听明白了“价”字,便说了价钱。秀才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这柴草外头硬,里边空,冒烟多,发火少,请减点价钱吧!)这下,卖柴人一点儿也不明白秀才说的是什么,挑起柴担返身就走。

  • 开了药铺

      某人外出,多年后归家,其妻已生得三个儿子。丈夫正在惊讶妻子怎么没夫会怀胎,妻子却先开了口:“您外出这许多年,害得我朝朝想您,夜夜思您,思想至极生得三子,所以我把他们的名字都起得很有深意:长子叫‘远志’,想您远在它乡;次子叫‘当归’,想您归来;小子叫‘茴香’,想您回家乡。”丈夫苦笑说:“我若再做几年他乡客,家里定能开个新药铺了。”
  • 半处子

      有寡妇嫁人而索重聘。媒曰:“再醮与初婚不同,谁肯出次高价。”妇曰:“我还是处子,未曾破身。”媒曰:“眼见嫁过人,今做孤孀,那个肯信?”妇曰:“实不相瞒,先夫阳具渺小,故外面半截,虽则重婚,里边其实是个处子。”
  • 演戏

      有演《琵琶记》者,找戏是《荆钗·逼嫁》,忽有人叹曰:“戏不可不看,极是长学问的。今日方知蔡伯喈的母亲,就是王十朋的丈母。”
  • 烧令尊

      一人远出,嘱其子曰:“有人问你令尊,可对以家父有事出外,请进拜茶。”又以甚呆恐忘也,书纸付之。子置袖中,时时取看。至第三日,无人来问,以纸无用,付之灯火。第四日,忽有客至,问:“令尊呢?”觅袖中纸不得,因对曰:“没了。”客惊曰:“几时没的?”答曰:“昨夜已烧过了。”
  • 怕汪公公

      明朝有个宦官叫汪直,权势很大。皇帝以下的人,个个都怕他。一天,皇帝看戏。演员演完戏,又扮成醉鬼,在街上摇来晃去,大骂朝廷里的一些大官。别人警告他道:“你不要乱来,某王公来了,某阁老来了。”演员理也不理,照旧骂着。有人便喊:“汪太监来了!”这一喊真灵,演员马上恐惧地跪在地上,喃喃说道:“在这世上,我只知有汪公公,别的随便哪个我都不怕。”
  • 医按院

      一按台患病,接医诊视,医惊持畏缩,错看了手背。按院大怒,责而逐之。医曰:“你打便打得好,只是你脉息俱无了。”
  • 咎夫

      一妇临产,腹中痛甚,乃咎其夫曰:“都是你作怪,带累我如此。”怨詈不止。夫呵之曰:“娘子,省得你埋怨,总是此物不好,莫若阉割了,绝此祸根!”遂持刀欲割。妻大呼曰:“活冤家!我痛得死去还魂,这刻才好些,你又来催命了。”
  • 痴婿

      人家有两婿,小者痴呆,不识一字。妻曰:“娣夫读书,我爹爹敬他,你目不识丁,我面上甚不争气。来日我兄弟完姻,诸亲聚会,识认几字,也好在人前卖嘴。我家土库前,写‘此处不许撒尿’六字,你可牢记,人或问起,亦可对答,便不敢欺你了。”呆子唯诺。至日,行至墙边,即指曰:“此处不许撒尿。”岳丈喜曰:“贤婿识字大好。”良久,舅姆出来相见,裙上有销金飞带,绣“长命富贵,金玉满堂”八字,坠于裙之中间。呆子一见,忙指向众人曰:“此处不许撒尿。”
  • 接待者

      古时候宴请宾客,门口有接待者,口齿十分伶俐。第一位客人来了,他问:“先生怎么来的?”客人答道:“骑马来的。”接待者恭维道:“啊!威武得很!”第二位客人来了,说:“坐轿来的。”接待者一脸尊敬的模样:“啊!堂皇得很!”第三位客人来了,说:“乘船来的。”接待者立刻换了一副风雅的面孔:“啊!潇洒得很!”轮到一位听了三次精彩寒暄的客人,他想难一难接待者,大声说道:“我爬来的。”不料接待者不假思索地答道:“啊!稳当得很!”最后一个客人说:“我是滚来的。”接待者毫不犹豫,“啊!周到的很!”
  • 呆鸟不飞

      有个客人久住不走,主人十分讨厌他。一天,引客人到门前闲望,忽见树上有只鸟大如鸡,主人说:“我去取斧砍倒树,捉这鸟给你下饭。”客人说:“只恐怕树倒时鸟飞了。”主人说:“你不知这呆鸟,往往树倒了也不知飞呢!”
  • 臀凑

      一龙阳新婚之夜,以臀凑其妻。妻摸之,讶曰:“你如何没有的?”龙阳亦摸其妻,讶曰:“你如何也没有的?”
  • 稀胡子

      一稀胡子要相面,相士云:“尊相虽不大富,亦不至贫。”胡者云:“何以见得?”相士曰:“看公之须,比上不足,比下有馀。”
  • 袭职

      龙阳生子,人谓之曰:“汝已为人父矣,难道还做这等事?”龙阳指其子曰:“深欲告致,只恨袭职的还小,再过十馀年,使当急流勇退矣。”
  • 忘记端午

      端午节,先生没收到节礼,问学生什么缘故。学生问了父亲,回来说:“我父亲忘了。”先生说:“我出上联与你对,对不好要打。”他出的上联是:“汉有三杰:张良韩信尉迟公。”学生对不出下联,怕打,哭告其父。父亲说:“对子出错了,尉迟公是唐朝人,不是汉朝人。”学生禀告先生。先生笑道:“你父亲几千年前的事都记得很清楚,怎么昨天一个端午节就忘记了?”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世界艺术
法老的女儿
文玩手办
影相集珍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精美青花瓷珍品
  • 雕花银镜精品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
  • 明清雕字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