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杭同席
苏、杭人同席,杭人单吃枣子,而苏人单食橄榄。杭问苏曰,“橄榄有何好处,而兄爱吃他?”曰:“回味最佳。”杭人曰:“等得你回味好,我已甜过半日了。” -
苦写“万”字
汝州有个地主,非常富有,但几代人都不识字。一年,他请一位先生教儿子认字。先生先教他儿子握笔临帖,写了一划,说:“这是‘一’字。”写两划,说:“这是‘二’字。”写三划,又说:“这是‘三’字。”那孩子便喜孜孜地甩下笔,告诉父亲说:“孩儿全会了,孩儿全会了。不要再麻烦先生,多花学费了,把他辞退吧。”地主高兴地照办。不久,地主打算宴请一位姓万的朋友,就让儿子写请束。可是过了好长时间,也不见他写完,便去催促。谁知孩子气愤地叫道:“天下的姓那么多,为何要姓万!苦得我从早晨写到现在,才写完500划!” -
误而不误
明穆宗时,绍兴岑郡侯(一郡中第三等官)的夫人怀孕将分娩。一日,岑郡侯外出,有个行人闪避不及,冲撞了岑郡侯,被绑缚至府内。岑郡侯问:“你是干什么的?”答:“算命的。”岑郡侯兴致顿来,问:“我夫人有娠,是弄璋呢?还是弄瓦?”(弄璋弄瓦意为生男孩还是生女孩?)卜者不懂弄璋弄瓦是什么意思,便含糊地答道:“璋也弄,瓦也弄。”岑郡侯大怒,痛斥卜者无能。不几天,夫人正巧生下一男一女,卜者从此名声大振,被誉为“神算”。 -
咏眼镜诗
有人写了一首题名《咏眼镜》的诗:“长绳双耳系(古代眼镜用绳子牵攀于耳轮),横桥一鼻跨。”有人看了就接口道:“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刑具)?” -
官躲贼兵
唐时,有一年贼兵犯境,把定州城包围了。州官孙彦高,吓得魂不附体,急急关照手下封闭州衙,躲在家里,前后门都上了栓,遇有紧要公文,只从一个小窗口里递进递出,不几天,贼兵攻上城头,孙彦高闻报,慌忙钻进衣柜里,然后命令管家:“给我牢牢锁上柜门,贼兵若是打进来,你可千万要记住,说什么也别给他钥匙!” -
一只天眼
有些无知无识的女人、孩子,常说什么“天眼”,真是太可笑了。有人问:“天眼究竟在哪里?什么样子?”他们一定会答:“闪电就是天眼。”照这么说,闪电只有一处地方,那么天就只有一只眼睛了?有人笑着解释道:“这就是所谓独具只眼(成语,比喻具有卓越的见解)。” -
屁
明朝翰林陈全一向幽默,有一次他误入禁宫为中贵所获,陈全说:"小人陈全,一时疏忽误入禁宫,请公公开恩."中贵曰:"我久闻你擅长说笑话,今天你且说一字,若能令我发笑,则放你,否则斩."陈全想了想说:"屁."中贵问:"怎麽讲?"陈全回答:"放也由公公,不放也由公公."中贵大笑不止,遂释之. -
吐绿痰
两惧内者,皆以积忧成疾,一吐红痰,一吐绿痰。因赴医家疗治,医者曰:“红痰从肺出,犹可医,绿痰从胆出,不可医,归治后事可也。”其人问由胆出之故,对曰:“惊碎了胆,故吐绿痰,胆既破了,如何医得!” -
老娶
一老人欲娶,妈妈见他须发尽白,不肯嫁他。老者贿嘱媒人曰:“还他夜夜有事,如一夜落空,愿责五下。”妈许之。过门初晚,勉干一度,次夜就不能动弹。妈将老儿推倒,责过五板,老者伏地不起。妈问何故,老者陪笑曰:“求妈妈索性打上整百,往后一起好算帐。” -
事发觉
一人奔走仓惶,友问:“何故而急骤若此?”答曰:“我十八年前干差了一事,今日发觉。”问:“毕竟何事?”乃曰:“小女出嫁。” -
强盗脚
乡民初次入城;见有木桶悬于城上,问人曰:“此中何物?”应者曰:“强盗头。”及至县前,见无数木匣钉于谯楼之上,皆前官既去而所留遗爱之靴。乡民不知,乃点首曰:“城上挂的强盗头,此处一定是强盗脚了。” -
嘲馆膳诗
一个东家十分吝啬,招待私塾先生只用片肉一盘,既薄又少。先生以诗讽嘲道:“主人之刀利且锋,主母之手轻且松,一片切来如纸同,轻轻装来没多重。忽然窗下起微风,飘飘吹入九霄中。急忙使人觅其踪,已过巫山十二峰。” -
开当
有慕开典铺者,谋之人曰:“需本几何?”曰:“大典万金,小者亦须千计。”其人大骇而去。更请一人问之,曰:“百金开一钱当亦可。”又辞去。最后一人曰:“开典如何要本钱,只须店柜一张,当票数纸足矣。”此人乃欣然。择期开典,至日,有持物来当者,验收讫,填空票计之。当者索银,答曰:“省称来称去,费坏许多手脚,待你取赎时,只将利银来交便了。” -
椅桌受用
乡民入城赴席,见椅桌多悬桌围坐褥。归谓人曰:“莫说城里人受用,连城里的椅桌都是极受用的。”人问其故,答曰:“桌子穿了绣花裙,椅子都是穿销金背心的。”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