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笑林

偶得妙句

  唐代诗人周林作诗,在旷野苦苦构思,碰到一个樵夫,周急忙揪住他叫道:“我得到啦!”那樵夫大吃一惊,挣脱手臂就跑,周林却慢慢地说:“妙诗,妙诗!”原来他在构想一首《古墓诗》,正为结尾两句犯难,偶而碰见樵夫,灵感一动,吟道:“子孙何处闲为客,松柏被人伐作薪。”

  • 斋蚊子

      一和尚要用血斋蚊子。当蚊子很多时,和尚痛痒难忍,于是用手左右乱打。在旁的人问:“你要喂蚊子,怎么又动手打它们?”和尚说:“它们吃过了又吃,所以要打它们。”
  • 不能请喝

      宋时,王景文正在江州与友人下棋,突然接到宋明帝的敕令:“赐死。”王景文神色自然,仍认真不苟地下完棋,然后把棋子收敛进盒内。举起一杯毒酒对友人说:“很遗憾,这种酒不能请你们喝了。”说完一饮而尽。
  • 七德

      一家延师,供馔甚薄。一日,宾主同坐,见篱边一鸡,指问主人曰:“鸡有几德?”主曰:“五德。”师曰:“以我看来,鸡有七德。”问:“为何多了二德?”答曰:“我便吃得,你却舍不得。”
  • 放戏左读

      有蒙训者,首教《大学》,至“於戏前王不忘”句,竟如字读之。主曰:“误矣,宜读作呜呼。”师从之。至冬问,读《论语》注“傩虽古礼而近于戏”,乃读作鸣呼主人曰:“又误矣,此乃于戏也。”师大怒,诉其友曰:“这东家甚难理会,只‘於戏’两字,从年头直与我拗到年尾。”
  • 不肯避讳

      宣和年间,徐申讲究忌讳,要别人说话回避自己的名字。他任常州知府时,一个县官向他汇报公务,说:“有件事已经三次申报察署,也没听到回音。”徐申大怒,责备道:“你是县官,难道不知道我的姓名,竟然有意不避讳!”谁知那个县官是个不肯拍马屁的人,干脆大声叫道:“如果这件事申报府署不作处理,我便要申报中央户部,申报尚书台,申报尚书省,申来申去,直到申报死了才罢休。”说完,拱拱手扬长而去。徐申虽然怒火攻心,可也没有借口将他办罪。
  • 谒孔庙

      有以银钱虽缘入泮者,拜谒孔庙,孔子下席答之。士曰:“今日是夫子弟子礼,应坐受。”孔子曰:“岂敢。你是我孔方兄的弟子,断不受拜。”
  • 杀生妙计

      有个行善者,从不肯杀生,就是扫地也要避开蚂蚁,有一回在河边捉到一只甲鱼,听说甲鱼味很鲜美,就想吃它可又不忍自己杀生。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个两全其美之计。大善人烧好一锅开水,在锅上架了一根细竹竿。然后一本正经地说:“可爱的甲鱼,人们都说你会爬竿,比猴子还灵巧,就让我开开眼界吧。如果爬过去,我就放你。”甲鱼明知善人要杀害它,但仍抱着一线希望,因此抖擞精神,使出全身解数,小心地爬了过去。这一来,出乎大善人所料,他急忙改口说:“果然名不虚传!只是我刚才没看清,请你再来一回吧!”
  • 兄弟种田

      有兄弟合种田者,禾既熟。议分。兄谓弟曰:“我取上截,你取下截。”弟讶其不平,兄曰:“不难,待明年你取上,我取下可也。”至次年,弟催兄下谷种,兄曰:“我今年意欲种芋头哩。”
  • 取笑而已

      某媳妇怕婆婆。后来,婆婆死了,她见婆婆的像挂在棺前,为解心头旧恨,握拳对像欲打几下。刚想挥拳,忽风吹像动,媳妇大惊,急缩手说:“我只是开玩笑,并不想怎样!”
  • 三个不要

      有个年老的县令,在县府大门前写了三个大字:“三不要”,下面还作了注释:“一不要钱,二不要官,三不要命。”第二天早上,他出去察看,只见注释下又给人每行添了两字:“一不要钱”下添写了“嫌少”;“二不要官”下添写了“嫌小”;“三不要命”下添写了“嫌老”。老县令恼羞不已。
  • 火症

      一聋子望客,雨中见狗吠不止,乃叹曰:“此犬犯了火症,枯渴得紧,只管开口接水吃哩。”
  • 咽糠

      一闲汉咽糠而出,忽遇大老官留家早饭,答曰:“适间用狗肉过饱,饭是吃不下了,有酒倒饮几杯。”既饮忽吐,而糠出焉。主见,惊问曰:“你说吃了狗肉,为何吐此?”其人睨视良久,曰:“咦,我自吃的狗肉,想必狗曾吃糠来。”
  • 较岁

      一人新育女,有以二岁儿来作媒者,其人怒曰:“我女一岁,汝儿二岁;若吾女十岁,汝儿二十岁矣。安得许此老婿?”妻闻之曰:“汝误矣,吾女今年一岁,明年便与彼儿同庚,如何不许?”——(明)冯梦龙辑《广笑府卷八》
  • 混堂嗽口

      有人在混堂洗浴,掬水人口而嗽之。众各攒眉相向,恶其不洁。此人贮水于手曰:“诸公不要愁,待我嗽完之后,吐出外面去。”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世界艺术
法老的女儿
文玩手办
影相集珍
  • 精品猴面古玉饰
  • 精美青花瓷珍品
  • 母子象尊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
  • 雕花银镜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