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睡懒觉
一位启蒙教师只认得一个“川”字,见学生递上书来,打算找一个“川”字来教他,一连翻了几页都没有,忽然看见个“三”字,就指着它骂道:“我到处寻你不着,我躺在这里睡懒觉!” -
嘲滑稽客
一人留客午饭,其客已啖尽一碗,不见添饭。客欲主人知之,乃佯言曰:“某家有住房一所要卖。”故将碗口向主人曰:“椽子也有这样大。”主人见碗内无饭,急呼童使添之。因问客曰:“他要价值几何?”客曰:“如今有了饭吃,不卖了。” -
想船家
教书先生解馆归,妻偶谈及“喷啑鼻子痒,有人背地讲”。夫曰:“我在学堂内,也常常打啑的。”妻曰:“就是我在家想你了。”及开年,仍赴东家馆。别妻登舟,船家被初出太阳搐鼻,连打数啑。师频足曰:“不好了,我才出得门,这婆娘就在那里看想船家了!” -
一菜足够
先生开馆教书,东家设宴款待。因为是初次请先生,便杀了一只鹅做菜。吃饭时,先生对东家说:“今后叨扰的日子多着呢。以后饭食,务请俭省一些。”未等东家说话,又指着菜盘中的鹅说:“天天只吃这一味就足够了,不必再加很多菜。” -
孝泌怜虱
江泌字士深,办事喜讲孝道。因同族有个人与泌同名,为便于区别二人,所以别人就把他称为“孝泌”。孝泌每逢吃菜总不肯吃菜心,他说:“菜心吃不得,它是可以继续生长的东西,吃了违背孝道。”每到冬季,他的棉衣破絮块块,虱子总喜欢躲在里面生活繁殖。一次,孝泌把生了虱子的棉絮从衣服里掏出来,放到墙壁间。过了一会,又怕虱子会饿死,就重新把藏有虱子的破棉絮放回衣服里去。 -
吹叭喇
乐人夜归,路见偷儿挖一壁洞,戏将叭喇插入吹起。内惊觉追赶,遇贼问云:“你曾见吹叭喇的么?” -
比职
甲乙两同年初中。甲选馆职,乙授县令。甲一日乃骄语之曰:“吾位列清华,身依宸禁,与年兄做有司者,资格悬殊。他不具论,即选拜客用大字帖儿,身分体面,何啻天渊。”乙曰:“你帖上能用几字,岂如我告示中的字,不更大许多?晓谕通衢,百姓无不凛遵烙守,年兄却无用处。”甲曰:“然则金瓜黄盖,显赫炫耀,兄可有否?”乙曰:“弟牌棍清道,列满街衢,何止多兄数倍?”甲曰:“太史图章,名标上苑,年兄能无羡慕乎?”乙曰:“弟有朝廷印信,生杀之权,惟吾操纵,视年兄身居冷曹,图章私刻,谁来怕你?”甲不觉词遁,乃曰:“总之,翰林声价值千金。”乙笑曰:“吾坐堂时,百姓口称青天爷爷,岂仅千金而已耶?” -
吃糟饼
一人家贫而不善饮,每出啖糟饼二枚,便有酣意。适遇友人问曰:“尔晨饮那?”答曰:“非也,吃糟饼耳。”归以语妻,妻曰:“呆子,便说吃酒,也妆些体面。”夫颔之。及出,仍遇此友,问如前,以吃酒对。友诘之:“酒热吃乎?冷吃乎?”答曰:“是熯的。”友笑曰:“仍是糟饼。”既归,而妻知之,咎曰:“汝如何说熯,须云热饮。”夫曰:“我知道了。”再遇此友,不待问即夸云:“我今番的酒,是热吃的?”友问曰:“你吃几何?”其人伸手曰:“两个。” -
胡须像
一画士写真既就,谓主人曰:“请执途人而问之,试看肖否?”主人从之,初见一人问曰:“那一处最像?”其人曰:“方巾最像。”次见一人,又问曰:“那一处最像?”其人曰:“衣服最像。”及见第三人,画士嘱之曰“方巾、衣服都有人说过,不劳再讲,只问形体何如?”其人踌躇半晌,曰:“胡须最像。” -
误解“举烛”
在楚国国都呈地。有人在夜里写信给燕国宰相。因火光不亮,便对擎持蜡烛的家奴说:“举烛。”说完便漫不经心地误写上“举烛”两宇。燕国宰相看到信函后,高兴地说:“举烛,就是要崇尚政治清明。清明,就是要提拔贤才而任用。”还把来信和自己的解释告诉国王。国王很高兴,照此办事,自此燕国得以强盛。但“举烛”并不是写信人的本意啊。 -
以此类推
我国自从《时务报》(维新派学会报刊)出版后,各种报纸闻风诞生。以地方命名报纸的风气普遍推行,听说江西有《新豫章》,直隶(现河北)有《直说》。有人以此类推说:“山东应有《齐论》、《鲁论》,广东应有《广告》,河南应有《豫告》,甘肃应有《甘言》,福建应有《福音》。”《新小说》记者听了急忙争辩道:“《新小说》(梁启超主编的小说月刊)不是新疆人出版的!” -
嘲近视诗
有人作了一首嘲讽近视眼的诗:“笑君双眼太希奇,子立身旁问谁是?日透窗棂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画壁磨伤鼻,为锁书箱夹着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 -
韩信主考
宋壬戌科,秦桧之子熹,侄昌时、昌龄,一榜登第。时人愤恨,追问今岁知贡举为谁。一士答曰:“是韩信。”人争辩其非。士笑曰:“若非韩信主考,如何乃取三秦?”——(明)浮白斋主人撰《雅谑》 -
母猪肉
有卖猪母肉者,嘱其子讳之。已而买肉者至,子即谓曰:“我家并非猪母肉。”其人觉之,不买而去。父曰:“我已吩咐过,如何反先说起!”怒而挞之。少顷,又一买者至,问曰:“此肉皮厚,莫非母猪肉乎?”子曰:“何如!难道这句话,也是我先说起的?”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