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银包
有近视新岁出门,拾一爆竹,错认他人遗失银包也,且喜新年发财,遂密藏袖内。至夜,乃就灯启视,药线误被火燃,尔时作响。方在吃惊,傍一聋子抚其背曰:“可惜一个花棒槌,无缘无故,如何就是这样散了。” -
稀胡子
一稀胡子要相面,相士云:“尊相虽不大富,亦不至贫。”胡者云:“何以见得?”相士曰:“看公之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性不饮
一人以酒一瓶、腐一块,献利市神。祭毕,见狗在傍,速命童子收之。童方携酒入内,腐已为狗所啖。主怒曰:“奴才!你当收不收,只应先收了豆腐。岂不晓得狗是从来不吃酒的!” -
田上见鸡
一富人有余田数亩、租与张三者种,每亩索鸡一只。张三将鸡藏于背后,天主遂作吟哦之声曰:“此田不与张三种。”张三忙将鸡献出,田主又吟曰:“不与张三却与谁?”张三曰:“初间不与我,后又与我,何也?”田主曰:“初乃无稽(鸡)之谈,后乃见机(鸡)而作也。” -
蛇贪快乐
蛇喜欢伸懒腰,但它居住的洞穴十分窄,一定要盘屈了身子才能睡。伸腰,身子就要伸出洞外,又怕惊动人。它要找一个能伸腰的洞穴,找了很久也没找到。一天,找到象鼻孔内,因象鼻孔深而长,蛇大喜,便以它为安身的洞穴。它就在象鼻子内大伸懒腰,象忽觉鼻痒,大打喷嚏,将蛇打到10余丈以外,跌得它浑身骨节酸痛,动弹不得。其他蛇经过,知其实情后笑道:“你要贪图过分的快乐幸福,所以才有这番意外的跌扑之苦啊!” -
杨凭查偷
唐代诗人杨凭有个表弟,因偷抄了他的诗而获取功名。杨凭知道后十分愤怒,责问表弟道:“我的‘一一鹤声飞上天’,你有没有偷抄在试卷上?”表弟答道:“知道阿哥最珍爱这一句诗,我不敢偷。”杨凭神情有所缓和,说:“这样还可以宽恕。” -
强盗脚
乡民初次入城﹔见有木桶悬于城上,问人曰:“此中何物?”应者曰:“强盗头。”及至县前,见无数木匣钉于谯楼之上,皆前官既去而所留遗爱之靴。乡民不知,乃点首曰:“城上挂的强盗头,此处一定是强盗脚了。” -
用诗断媒
闽人韩南老考中进士后,便有人来做媒,劝他娶妻。他写了一首六绝诗婉言谢绝:“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品位较低的官服都是青色的)。媒人却问我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
不下剪
缝匠裁衣,反复量,久不肯下剪。徒弟问其故,答曰:“有了他的,便没有了我的。有了我的,又没有了他的。” -
岳母房事
有个女婿根据远方岳父的指示,将岳母房子出典,典赁成交时,赁方所出的房价不足。女婿便写信催促岳丈道:“岳母房事要紧(双关义)要紧!早晚都在盼望您回来救急!” -
苏杭同席
苏、杭人同席,杭人单吃枣子,而苏人单食橄榄。杭问苏曰,“橄榄有何好处,而兄爱吃他?”曰:“回味最佳。”杭人曰:“等得你回味好,我已甜过半日了。” -
制衣奥妙
明朝嘉靖年间,北京有个裁缝,远近闻名,因为他做的衣服,长短宽窄没有不称身的。曾经有个御史叫他裁制圆领衣服,裁缝便跪问御史进入官府的资历,御史说:“做衣服问这个干啥?”裁缝答道:“刚开始担任要职,意气高昂,身体总是微微上仰,衣服就应该前长后短;过了一阵,意气渐渐平稳,衣服就要前后一样;等到任职较长又要升迁时,他心里谦虚自守,身姿就要微微下俯,衣服就应当前短后长。因此,如不晓得做官的资历,做的衣服就不能称身。” -
谢赏
一官坐堂,偶撒一屁,自说“爽利”二字。众吏不知,误听以为“赏吏”,冀得欢心,争跪禀曰:“谢老爷赏。” -
毛氏评诗
萧山毛大可不喜欢苏东坡的诗。汪季用就举出苏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为例,游说道:“这样的诗难道不是妙句吗?”毛大可愤然不平地说:“春天水暖,鹅也先感觉到了,怎么苏东坡只单单说鸭呢?”旁边人听了捧腹大笑。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